一体化检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350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检测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内部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的主管以及设置在主管中的副管,副管将主管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副管上方的上腔体和位于副管下方的下腔体,上腔体与主管共用一个上开口,下腔体与主管共用一个下开口,主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和下盖,且上腔体和下腔体形成各自封闭空间;下盖的中部设有向上凸出且置于主管的下腔体中的穿刺部,下盖与主管活动连接且相对主管具有向上活动的穿刺状态,以带动穿刺部向上刺破副管,下腔体中还安装有检测装置,下盖与主管之间还设有防脱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保存检测液,而且在管体内部就能对检测液进行检测,不需要反复启闭检测管,可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检测管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特别为一种一体化检测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病毒检测大多由多个步骤组成,首先通过拭子获取检测液,然后将检测液保存在检测管中,最后提取检测管中的检测液滴设在检测条上用于显示检测结果。上述步骤繁杂,而且检测管需要反复启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一体化检测管,该检测管不但能保存检测液,而且在管体内部就能对检测液进行检测,不需要反复启闭检测管,可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部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的主管以及设置在主管中的副管,所述副管将主管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副管上方的上腔体和位于副管下方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主管共用一个上开口,所述下腔体与主管共用一个下开口,所述主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和下盖,且上腔体和下腔体形成各自封闭空间;
[0005]所述下盖的中部设有向上凸出且置于主管的下腔体中的穿刺部,所述下盖与主管活动连接且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内部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的主管(11)以及设置在主管(11)中的副管(12),所述副管(12)将主管(11)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副管(12)上方的上腔体(a1)和位于副管(12)下方的下腔体(a2),所述上腔体(a1)与主管(11)共用一个上开口,所述下腔体(a2)与主管(11)共用一个下开口,所述主管(1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盖(2)和下盖(3),且上腔体(a1)和下腔体(a2)形成各自封闭空间;所述下盖(3)的中部设有向上凸出且置于主管(11)的下腔体(a2)中的穿刺部(31),所述下盖(3)与主管(11)活动连接且相对主管(11)具有向上活动的穿刺状态,以带动穿刺部(31)向上刺破副管(12),所述下腔体(a2)中还安装有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由上腔体(a1)经过穿插处流入下腔体(a2)中的检测液,所述下盖(3)与主管(11)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下盖(3)相对主管(11)向下脱出的防脱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5)包括一个以上设置在主管(11)下端外周且向外凸出的限位凸缘(51)以及设置在下盖(3)盖沿(32)的内周壁上且向下盖(3)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凸出的且与限位凸缘(51)相配合卡接的卡扣(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缘(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设置,所述下盖(3)的卡扣(52)卡接在下层的限位凸缘(51)上时为穿刺部(31)未刺破副管(12)的初始状态,其中穿刺部(31)由初始状态进入穿刺状态时,所述下盖(3)的卡扣(52)卡接在上层的限位凸缘(5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滨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涵江华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