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66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包括:检测组件、与检测组件相邻的采样组件、以及设置在检测组件和采样组件之间的封闭组件;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壳体、纵向设置在检测壳体内的真空管,真空管内设置有检测试纸,检测壳体上设置有与真空管对应的密封透明面板;封闭组件包括贯穿检测壳体并与真空管连通的连接管、与采样组件的采样管连接并与连接管活动连接的活动管,连接管内设置有密封塞,活动管内设置有与采样管连通的刺塞针头,驱动活动管使刺塞针头刺破密封塞并使得连接管与活动管连通。通过采样组件、检测组件,加快了检测速度,简化了检测步骤;通过封闭组件,减少了交叉感染以及接触感染等情况。交叉感染以及接触感染等情况。交叉感染以及接触感染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毒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由于冷链生鲜食品或相关环境中存在病毒载量较低,常规采样和检测方法存在漏检的风险,且常规的核酸检测方法(如PCR法)存在对环境要求高、检测时间较长、操作难度大,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做到完全封闭,且容出现易交叉感染以及传染给接触者的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以解决现有新冠病毒检测卡无法完全封闭从而导致出现交叉感染和传染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包括:检测组件、与检测组件相邻的采样组件、以及设置在检测组件和采样组件之间的封闭组件;
[0007]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壳体、纵向设置在检测壳体内的真空管,真空管内设置有检测试纸,检测壳体上设置有与真空管对应的密封透明面板;
[0008]封闭组件包括贯穿检测壳体并与真空管连通的连接管、与采样组件的采样管连接并与连接管活动连接的活动管,连接管内设置有密封塞,活动管内设置有与采样管连通的刺塞针头,驱动活动管使刺塞针头刺破密封塞并使得连接管与活动管连通。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封闭组件,在未使用检测卡时,通过连接管内的密封塞使得采样组件与检测组件处于未连通的状态。当使用检测卡进行检测时,采样组件进行采样并进行反应,然后驱使活动管绕连接管旋转或者按压活动管,并使得活动管与连接管之间产生轴向位移,刺塞针头随之产生轴向位移,从而刺破贯穿密封塞并伸入至连接管内,此时连接管与活动管连通,在真空管的作用下将采样组件中的反应溶液吸入至真空管内并与检测试纸进行接触,若采样组件中采样的样本存在新冠病毒,检测试纸发生反应并进行显色,检测人员根据密封透明面板观察检测试纸是否显色,从而判断是否携带新冠病毒,加快了检测速度,简化了检测步骤,且检测组件采用封闭式的,减少了检测人员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几率。
[0010]进一步地,采样组件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采样管端部的密封盖、以及设置在密封盖内侧的采样拭子,采样管内设置有反应层,采样拭子沿采样管轴向设置并伸入至反应层中。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样拭子通过擦拭待测样本并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后的采样拭子放入到采样管中,采样管中的反应层对采样拭子上的样本进行反应处理,并得到核酸溶液,通过采样组件简化了检测步骤,加快了后续检测速度,操作简单方便。
[0012]进一步地,密封盖与采样管螺纹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密封盖的拆卸和安装。
[0014]进一步地,密封盖的内侧设置有与采样管的内径匹配的弹性密封塞,采样拭子贯穿弹性密封塞并与密封盖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弹性密封塞用于保证采样管内的裂解层渗漏,保证了采样管的密封性。
[0016]进一步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活动管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管的外壁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活动管与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实现转动,结构简单,且转动时不易脱落,通过活动管的转动,带动采样组件整体转动,并使得刺塞针头通过转动刺破密封塞而伸入至连接管内,此时采样组件中采样并经过反应后的反应层,在检测组件的真空管的作用下,反应层被吸入至真空管内进一步与检测试纸接触,通过检测壳体上的密封透明面板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真空管内检测试纸上的显色情况,检测人员根据壳体的可视区贯穿检测试纸是否显色,从而判断是否携带新冠病毒。
[0018]进一步地,活动管远离采样管的端部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环。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密封环用于保证活动管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
[0020]进一步地,检测壳体的外壁与活动管远离采样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保险环。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保险环用于在未使用本检测卡时,使活动管与检测壳体的外壁固定,保证了活动管与连接管之间不会发生转动和移动;当需要使用检测卡进行检测时,先使用采样拭子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后的拭子伸入至反应层中进行反应,然后再拆卸下保险环并驱使活动管绕连接管旋转或者按压活动管使其与连接管产生轴向位移,活动管内的刺塞针头随之向连接管移动并刺破密封塞伸入至连接管内,在检测组件的真空管的作用下,反应层被吸入至真空管内进一步与检测试纸接触。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样组件、检测组件,加快了检测速度,简化了检测步骤;通过封闭组件,减少了采样样本的暴露几率,同时也减少了检测人员接触的几率,从而减少了感染的几率。
[0024]2.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卡可以适用于新冠病毒的检测,同时也可以适用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等,只需替换与之对应的反应层和检测试纸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整个检测过程处于封闭状态,不会产生交叉感染以及接触感染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检测卡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检测卡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封闭组件与采样管的具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8]图4为刺塞针头刺破密封塞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检测组件、11

检测壳体、12

真空管、13

检测试纸、14

密封透明面板、2

采样组件、21

采样管、22

密封盖、221

弹性密封塞、23

采样拭子、24

反应层、3

封闭组件、31

连接管、32

活动管、33

密封塞、34
‑ꢀ
刺塞针头、4

保险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包括:检测组件1、与检测组件1相邻的采样组件2、以及设置在检测组件1和采样组件2之间的封闭组件3;采样组件2用于采集样本,检测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件(1)、与所述检测组件(1)相邻的采样组件(2)、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1)和所述采样组件(2)之间的封闭组件(3);所述检测组件(1)包括检测壳体(11)、纵向设置在所述检测壳体(11)内的真空管(12),所述真空管(12)内设置有检测试纸(13),所述检测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管(12)对应的密封透明面板(14);所述封闭组件(3)包括贯穿所述检测壳体(11)并与所述真空管(12)连通的连接管(31)、与所述采样组件(2)的采样管(21)连接并与所述连接管(31)活动连接的活动管(32),所述连接管(31)内设置有密封塞(33),所述活动管(32)内设置有与所述采样管(21)连通的刺塞针头(34),驱动所述活动管(32)使所述刺塞针头(34)刺破所述密封塞(33)并使得所述连接管(31)与所述活动管(3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封闭式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组件(2)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采样管(21)端部的密封盖(22)、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盖(22)内侧的采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肖艳张婧杨苗陈世界严玉宝田绿波郑晶谢礼安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