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邦专利>正文

一种祛眼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01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美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祛眼袋注射器,包括针筒、滑轨、第一滑块和支架,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针筒的外侧壁顶部右侧和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的内腔,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壁,所述针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针筒的右侧壁插接有针嘴,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分别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壁开有第四凹槽,该祛眼袋注射器,结构设计合理,避免工作人员受伤,便于回收,降低了安全隐患,具有支撑能力,注射过程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眼袋注射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美器具
,具体为一种祛眼袋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年轻人夜间的娱乐活动的增多,使得年轻人大多数频繁熬夜,而频繁熬夜易引起继发性眼袋,使得年轻人的面容憔悴,而眼袋是由于经常用眼,使眼部肌肉长时间保持眼部睁开的状态,使得眼眶内的脂肪易堆积形成的,而现有的消除眼袋的方法就是使用注射器对眼袋内注射热溶脂药物以消除眼眶内的脂肪。
[0003]目前的,袪眼袋注射器大多数都是一次性用品,使得袪眼袋注射器在使用过后一般都会套上针套然后丢弃至容器中进行集中处理,由于针头和针套之间是进行插接的,导致针头和针套连接并不牢固,使得工作人员在运输装有使用后的袪眼袋注射器的容器时,使针头和针套之间会分离,从而使工作人员会在回收的过程中因此受伤,不便于回收,安全隐患较大,同时在袪眼袋注射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倾斜插入患者的眼袋中,再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手动拉伸患者的眼部皮肤,然后在注射热溶脂药液时需要长时间保持注射姿势进行缓慢注射,由于现有的袪眼袋注射器结构单一,不具有支撑能力,使得注射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祛眼袋注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眼袋注射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不便于回收和注射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祛眼袋注射器,包括针筒、滑轨、第一滑块和支架,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针筒的外侧壁顶部右侧和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的内腔,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壁,所述针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针筒的右侧壁插接有针嘴,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分别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壁开有第四凹槽,所述支架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架的内腔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软胶块,所述支架的右侧壁中间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支架的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架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0006]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左侧壁中间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有防滑纹。
[0007]优选的,所述针筒的外侧壁左侧套接有助力板,所述助力板的右侧壁上下两侧开有第二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内腔底部设有齿纹,所述第三凹槽的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轨的内腔底部啮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腔前后侧壁中间开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壁中间套接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的内腔。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套接在针嘴的右端,所述安装座的右侧壁插接有针头,且所述针头贯穿所述软胶块的左端和所述密封圈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右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后侧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外侧壁套接有缓冲垫。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祛眼袋注射器,首先通过设有的把手打动支架配合第一滑块在滑轨上进行移动,使针头缩入通孔中的密封圈,且通过密封圈和软胶块对针头进行防护使针头在集中处理的过程中无法露出,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受伤,便于回收,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有的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配合缓冲垫对患者的脸部件按压以及,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转动时拉伸患者的脸部皮肤,使得工作人员无需手动进行拉伸,同时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缓冲垫配合支架对注射时的针头和针筒进行支撑,具有支撑能力,使工作人员在注射时减轻注射时的压力,从而使注射过程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针筒;110、活塞;120、推杆;130、按压板;131、第一凹槽;140、助力板;141、第二凹槽;150、针嘴;200、滑轨;300、第一滑块;310、第三凹槽;320、弹性件;330、限位块;340、第四凹槽;400、支架;410、把手;420、套筒;421、软胶块;430、通孔;431、密封圈;440、滑槽;441、限位槽;450、第二滑块;451、限位环;460、第一连接杆;470、安装座;471、针头;480、固定块;490、第二连接杆;491、第三连接杆;49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祛眼袋注射器,便于回收和注射过程省时省力,请参阅图1

5,包括针筒100、滑轨200、第一滑块300和支架400;
[0021]请再次参阅图1

5,针筒10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110,活塞110的左侧壁中间固
定连接有推杆120,针筒100的右侧壁插接有针嘴150,针筒100用于对滑轨200进行支撑,活塞110用于配合针筒100对药物进行密封,推杆120用于对按压板130进行支撑,针嘴150用于对药物进行导出;
[0022]请再次参阅图1

5,滑轨200固定连接在针筒100的外侧壁顶部右侧和外侧壁底部右侧,滑轨200用于对第一滑块300进行横向固定;
[0023]请再次参阅图1

5,第一滑块300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分别开有第三凹槽310,第一滑块300的右侧壁开有第四凹槽340,第一滑块300滑动连接在滑轨200的内腔,第一滑块300用于对支架400进行支撑,第三凹槽310用于对弹性件320进行防护,第四凹槽340用于配合滑槽440对第二滑块450进行限位移动;
[0024]请再次参阅图1

5,支架40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10,支架400的内腔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套筒420,套筒42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软胶块421,支架400的右侧壁中间开有通孔430,通孔43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眼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00)、滑轨(200)、第一滑块(300)和支架(400),所述滑轨(200)固定连接在所述针筒(100)的外侧壁顶部右侧和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第一滑块(300)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00)的内腔,所述支架(40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300)的外侧壁,所述针筒(10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110),所述活塞(110)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推杆(120),所述针筒(100)的右侧壁插接有针嘴(150),所述第一滑块(300)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分别开有第三凹槽(310),所述第一滑块(300)的右侧壁开有第四凹槽(340),所述支架(40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10),所述支架(400)的内腔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套筒(420),所述套筒(42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软胶块(421),所述支架(400)的右侧壁中间开有通孔(430),所述通孔(43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31),所述支架(400)的内腔顶部和内腔底部开有滑槽(440),所述滑槽(44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50),所述第二滑块(450)的内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60),所述支架(40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80),所述固定块(480)的外侧壁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眼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30),所述按压板(130)的左侧壁中间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邦胡秦瑜罗睿来庆民彭亮张锦锦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