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39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插接在穿刺器护套内的穿刺器管体,还包括穿刺器护套下端依次穿设有固定装置、气囊装置,其中固定装置通过橡胶套滑动、固定,橡胶套上方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气囊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管路,第二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滑动、固定的方式,防止穿刺器滑落,实现腹腔穿刺到位,增强可视性,手术操作更精准,能适应于更多人群。能适应于更多人群。能适应于更多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开放式的腹腔手术逐步被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所取代。目前在腹部微创手术中需要用到穿刺器,穿刺器是一种刺穿腹壁并为其他手术器械提供进入体腔通道的手术器械。穿刺器通常包括穿刺套筒和穿刺杆。为了穿透皮肤,先用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然后通过穿刺杆连同穿刺套筒穿透皮肤进入体腔;然后抽出穿刺杆,穿刺套筒作为其他手术器械进入体腔的通道装置。穿刺套筒设有注气通道,通过注气建立气腹使腹壁在器官的上方。
[0003]目前市场上的穿刺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多人协作进行操作,在手术过程中,穿刺器套管容易发生滑动,对手术产生影响,腹腔穿刺器可视度性差,给医生手术操作造成难度,更不利于患者手术等。
[0004]基于此,如何有效固定穿刺装置,防止滑动,增强可视性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通过使用滑动、固定的方式,防止穿刺器滑落,实现腹腔穿刺固定,同时增强可视性,能适应于更多人群。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包括穿刺器护套和插接于穿刺器护套内的穿刺器管体,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穿刺器护套的固定装置和气囊装置5
[0008]进一步的,固定装置一部2通过一部橡胶套25固定在所述穿刺器外套外壁上,所述一部橡胶套25上方连接有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与第一松紧按扣23、第二松紧按扣24连接,固定环21卡接在所述连接柱22上方,所述第一松紧按扣23上还设有压紧片231、第一卡扣232,所述固定环21设有与所述压紧片231相对应的卡接槽211,所述第一卡扣232与所述连接柱22上的第二卡扣221扣合。
[0009]依据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松紧按扣23与所述第二松紧按扣24分别通过第一导向柱233与第二导向柱241连接在所述连接柱22上方的长圆孔中。
[0010]进一步的,固定装置二部3包括卡接柱31、二部橡胶套32,卡接开关33,所述卡接柱31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卡接槽311与第二环形卡接槽312,所述二部橡胶套32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接槽312;所述卡接开关33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接槽311,并与所述穿刺器护套上的卡接部啮合。
[0011]进一步的,固定装置三部4包括三部橡胶套41、固定柱42及螺丝43,所述三部橡胶套41套设于所述固定柱42,所述固定柱42外壁与所述螺丝43螺纹连接。
[0012]依据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气囊装置5包括通过管路52贯通的单向充气气囊51、定位气囊53。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管路52安置于贯穿所述穿刺器护套外壁的连接部内,所述定位气囊53套设于所述穿刺器护套外壁下方的环形凹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条型或管道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
[0016]1.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
[0017]2.通过设计的固定装置代替人工操作固定,省时省力;
[0018]3.气囊可视性的设置使得医生更容易手术操作、处理病灶,减少对病人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附图1 本技术腹腔穿刺器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 本技术腹腔穿刺器实施例一护套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 本技术固定装置实施例一的装置爆炸及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4 本技术实施例一导柱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5 本技术实施例一固定装置扣合状态示意图。
[0025]附图6 本技术腹腔穿刺器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7 本技术腹腔穿刺器实施例二护套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8 本技术定位装置实施例二装置爆炸及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9 本技术腹腔穿刺器实施例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10 本技术腹腔穿刺器实施例三护套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 11本技术定位装置实施例三装置爆炸及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12 本技术穿刺管体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13本技术气囊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1为实施例一穿刺器护套,2为实施例一的固定装置一部,21为固定环,22连接柱,为221第二卡扣,23为第一松紧按扣,231为压紧片,232为第一卡扣,233为第一导向柱,24为第二松紧按扣,241为第二导向柱,25为一部橡胶套,3为实施例二的固定装置二部,31为卡接柱,311为第一卡接槽,312为第二环形卡接槽,32为二部橡胶套,33为卡接开关,4为实施例三的固定装置三部,41为三部橡胶套,42为固定柱, 43为螺丝,5为气囊装置,51为单向充气气囊,52为管路,53为定位气囊,6为穿刺器管体,7为实施例二的穿刺器护套,8为实施例三的穿刺器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图12至图13所示,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具体包括穿刺器护套1和插接于穿刺器护套1内的穿刺器管体6,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穿刺器护套1的固定装置一部2和气囊装置5。
[003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固定装置一部2通过一部橡胶套25固定在所述穿刺器外套1外壁上,所述一部橡胶套25上方连接有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与第一松紧按扣23、第二松紧按扣24连接,固定环21卡接在所述连接柱22上方,所述第一松紧按扣23上还设有压紧片231、第一卡扣232,所述固定环21设有与所述压紧片231相对应的卡接槽211,所述第一卡扣232与所述连接柱22上的第二卡扣221相扣合。
[003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松紧按扣23与所述第二松紧按扣24分别通过第一导向柱233与第二导向柱241连接在所述连接柱22上方的长圆孔中。
[00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气囊装置5包括通过管路52贯通的单向充气气囊51、定位气囊5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腹腔穿刺器,包括穿刺器护套和插接于穿刺器护套内的穿刺器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穿刺器护套的固定装置和气囊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可以是固定装置一部(2)、固定装置二部(3)、固定装置三部(4)中的任一种;所述固定装置一部(2)通过一部橡胶套(25)固定在所述穿刺器外套外壁上,所述一部橡胶套(25)上方连接有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与第一松紧按扣(23)、第二松紧按扣(24)连接,固定环(21)卡接在所述连接柱(22)上方,所述第一松紧按扣(23)上还设有压紧片(231)、第一卡扣(232),所述固定环(21)设有与所述压紧片(231)相对应的卡接槽(211),所述第一卡扣(232)与所述连接柱(22)上的第二卡扣(221)扣合;所述固定装置二部(3)包括卡接柱(31)、二部橡胶套(32),卡接开关(33),所述卡接柱(31)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卡接槽(311)与第二环形卡接槽(312),所述二部橡胶套(32)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晨男李勇赵静桑飞王强李伟李照森闫可可李轶颖邵玺王增辉李孝虔郭国红李正阳刘广来史文振赵景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驼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