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跃旦专利>正文

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9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包括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与切向进风口,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上、下部分,第一节分离器与壳体上的切向进风口相连通,第二节分离器为多个并联设置,与壳体出风口相通,其进风口与第一节分离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分离器的顶部与相对应的支架相连,第一节分离器的外围设置环形罩,环形罩下半部的进风口其位置低于壳体进风口,它的底部连接隔离罩。所述分离器由上端开有切向进风口的筒体,位于筒体中心的出风短管,设置于短管下方的筒体内壁的锥形筒体和固定于锥形筒体下端的隔离环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离器上下分段设置,集尘容量大,灰尘分离效果好,结构紧凑。集尘腔底部的底盖板和隔板与壳体活动扣接,清洗十分便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二节三次旋风分离的吸尘器尘杯。
技术介绍
由于吸尘器尘杯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吸尘器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了达到较好的灰尘分离效果,研制开发新一代的高效吸尘器尘杯,是摆在该领域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现有技术中,吸尘器的二次分离尘杯其效果和性能远比次分离的尘杯好。如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510094505.X”,“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上游的第一旋风分离器,位于下游的多个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二旋风分离器并联设置,其气流出口汇合后与气流输出通道导管内腔连通。该装置较传统的二次分离效果有所好转,但由于位于下游多个分离器经旋风分离出的细尘下积存于底部,占用了第一集尘腔的空间,使吸尘器的尘腔容量相对减少,吸尘器使用时间稍长,随着集尘腔积聚的灰尘增多,会直接影响它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吸尘器制造行业提供一种灰尘分离效果好,聚尘容量大,易清洗的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该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它包括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和切向进风口,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它包括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和切向进风口,隔板壳体内腔分为上、下部分,第一节分离器与壳体上的切向进风口相连通,第二节分离器为多个并联设置,与壳体出风口相通,第二节分离器的进风口与第一节分离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二节分离器的顶部与相对应的支架相连,第一节分离器的外围设置环形罩,该环形罩下半部的进风口其位置低于壳体进风口,环形罩的底部连接隔离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它包括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和切向进风口,隔板壳体内腔分为上、下部分,第一节分离器与壳体上的切向进风口相连通,第二节分离器为多个并联设置,与壳体出风口相通,第二节分离器的进风口与第一节分离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一、二节分离器的顶部与相对应的支架相连,第一节分离器的外围设置环形罩,该环形罩下半部的进风口其位置低于壳体进风口,环形罩的底部连接隔离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由上端开有切向进风口的筒体,位于筒体中心的出风短管,设置于短管下方的筒体内壁口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维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跃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