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7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其中,包括:滤波电路、隔离电路、驱动电路、放电电路和电容;驱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放电信号经过滤波电路经过依次经过滤波电路和隔离电路处理后,给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驱动电路的第一供电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驱动电路的第二接地端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放电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放电电路控制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中主动放电电路控制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中主动放电电路控制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电子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车的高压安全是整车功能安全工程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电机控制器自身必须在非紧急和紧急状态下实现直流母线支撑电容的放电,电机控制器中由于有薄膜电容等储能装置,整车VCU将主继电器断开后,母线支撑电容仍存在高压。
[0003]为防止人员伤害,电机控制器需将电容电压降低到A级电压以下。其中,在《GB/T 18384.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中定义电气元件或电路的电压等级为A级是指最大直流工作电压的有效值小于或等于30V,或者最大交流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60V。并且在《GB/T 18488.1

2015》中关于主动放电有如下定义:当驱动电机控制器被切断电源,切入专门的放电回路后,控制器支撑电容快速放电的过程,并且驱动电机控制器支撑电容放电时间应不超过3s。
[0004]如上所述,现有放电过程为主动放电过程且放电控制过程复杂,主动放电电路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放电电路控制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其中,包括:滤波电路、隔离电路、驱动电路、放电电路和电容;
[0007]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隔离电路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一接地端,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0008]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放电信号,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接地端电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放电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并分别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
[0009]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滤波电路对接收到的放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隔离电路将低压控制侧与高压侧进行隔离,如此保证控制电路可靠稳定运行,驱动电路中的
第一三极管对输入信号进行取反,再通过第二三极管产生与放电信号相同电平的放电驱动信号,给到放电回路,放电回路根据放电驱动信号控制电容放电,如此,采用滤波电路、隔离电路、驱动电路中的两个三极管和放电电路来实现对电容的主动放电,具有控制电路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滤波电路1、隔离电路2、驱动电路3、放电电路4和电容5;滤波电路1包括第一输入端X11、第一输出端Y11和第二输出端Y12,隔离电路2至少包括第一输端X21、第一输出端Y21和第一接地端G21,驱动电路3至少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滤波电路1的第一输入端X11用于接收放电信号,滤波电路1的第一输出端Y11与隔离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X21电连接,滤波电路1的第二输出端Y12与隔离电路2的第一接地端G21电连接;隔离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Y21与驱动电路3中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与驱动电路3的第一供电端VS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与驱动电路3的第二接地端G31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放电电路4的控制端X41电连接;放电电路4的第一输出端Y41与电容5的第一端电连接,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Y42与电容5的第二端电连接并分别与第三接地端G41电连接。
[0016]其中,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具体类型,例如可以是NPN三极管,也可以是PNP三极管,本技术实施例不做特殊限定。
[0017]电容5为电机控制器中的母线电容,电容5的最大电压可达到500V,在本实施例中,电容5放电前的具体电压值可以为大于60V且小于或等于500V的任意值,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0018]具体的,如图1所示,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单片机(图中未示出)发出的放电信号,依次通过滤波电路1、隔离电路2、驱动电路3和放电电路4来控制电容的放电,其中放电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不放电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如此,滤波电路1对接收到的电容放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防止输入信号中存在高频干扰信号,影响到控制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单片机工作电压较低,电容侧的电压较高,为避免高压侧的高电压串入低
压侧,对低压侧器件造成损坏,通过隔离电路2将整个电路的高压侧和低压侧进行隔离,如此,放电信号经过隔离电路2输出后,给到驱动电路3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平进行取反的作用。如果隔离电路2输出放电信号的电平为高电平,则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接地端G31同电位,因此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相反的,如果隔离电路2输出放电信号的电平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关断,由于第一供电端VS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则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进一步的,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根据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的电平驱动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或者关断,当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关断,此时由于第一供电端VS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则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即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如此,放电电路4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控制电容放电。相反的,当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电路、隔离电路、驱动电路、放电电路和电容;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隔离电路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一接地端,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放电信号,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接地端电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放电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并分别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包括第一偏置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第二偏置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的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植万湖王勉何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脉创智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