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7638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1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其包括主进气模块、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连通主进气模块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一输气管、连通主进气模块和第二吸附塔的第二输气管、微热输气模块、第一控制转换模块、再生冷却模块、第二控制转换模块和出气模块,微热输气模块、第一控制转换模块、再生冷却模块、第二控制转换模块相配合进一步连通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主进气模块,对压缩气体加热以对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并吸附干燥;本申请通过上述模块、吸附塔及管路配合,能够构成循环流通的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对吸附剂进行无热再生和有热再生,将再生气耗降到最小,实现零再生气耗,达到了最佳的节能效果,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压缩空气处理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压缩空气是指经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做机械功缩小了自身体积、压力提高后的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主要可分为动力用压缩空气和仪表用压缩空气;其中,仪表用压缩空气对压缩空气的露点要求较高,通常要达到

40℃,故需要配置空气后处理系统对压缩机出口空气进行干燥处理,使压缩空气露点达标后送仪表空气管网。
[0003]压缩空气的后处理系统通常采用冷干机、吸干机或冷冻吸附组合式干燥机(组合式干燥机)三种设备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处理,其中,组合式干燥机是实用冷干机和吸干机组合而成,一般有冷冻式+无热再生吸附式组合干燥机、冷冻式+微热再生吸附式组合干燥机以及冷冻式+鼓风外加热再生吸附式组合干燥机三种,其中:1、冷冻式+无热再生吸附式组合干燥机无法避免低温再生,且成品气耗量较大;2、冷冻式+微热再生吸附式组合干燥机运行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成品气;3、冷冻式+鼓风外加热再生吸附式组合干燥机吸附再生阶段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气模块(1)、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处理的第一吸附塔(2)和第二吸附塔(3),所述主进气模块(1)用于将压缩气体分配至第一吸附塔(2)和第二吸附塔(3);所述主进气模块(1)和第一吸附塔(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主进气模块(1)的出气端和第一吸附塔(2)的进气端的第一输气管(4),所述主进气模块(1)和第二吸附塔(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主进气模块(1)的出气端和第二吸附塔(3)的进气端的第二输气管(5),所述主进气模块(1)和第一吸附塔(2)及第二吸附塔(3)之间还设置有同时连通主进气模块(1)和第一吸附塔(2)、主进气模块(1)和第二吸附塔(3)的微热输气模块(6),所述微热输气模块(6)用于对压缩气体加热以对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所述微热输气模块(6)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一控制转换模块(7),所述第一控制转换模块(7)用于控制微热输气模块(6)输出的压缩气体传输至第一吸附塔(2)或第二吸附塔(3);所述第一吸附塔(2)和第二吸附塔(3)的出气端同时连通有再生冷却模块(8),且所述再生冷却模块(8)的输气端与第一输气管(4)的进气端和第二输气管(5)的进气端同时连接;所述再生冷却模块(8)用于对第一吸附塔(2)输出的微热再生后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并将冷却降温后的压缩气体与主进气模块(1)分配至第二吸附塔(3)的压缩气体汇流流入第二吸附塔(3)进行干燥处理,或用于对第二吸附塔(3)输出的微热再生后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并将冷却降温后的压缩气体与主进气模块(1)分配至第一吸附塔(2)的压缩气体汇流流入第一吸附塔(2)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第一吸附塔(2)和第二吸附塔(3)的出气端还同时连通有第二控制转换模块(9),所述第二控制转换模块(9)用于将第一吸附塔(2)或第二吸附塔(3)输出的压缩气体流入再生冷却模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模块(1)包括主进气管(11)和依次设置于主进气管(11)上的第一气体分配器(12)、主冷却器(13)和第一气水分离器(15),所述微热输气模块(6)的进气端连通于第一气体分配器(12)和主冷却器(13)之间的主进气管(11)上,所述第一输气管(4)和第二输气管(5)的进气端均连通于主进气管(11)上第一气水分离器(15)的下游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热输气模块(6)包括第三输气管(61)和依次设置于第三输气管(61)上的电加热器(62)和第三输气阀(63),所述电加热器(62)用于将第三输气管(61)内的压缩气体加热至18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余热再生空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昕刘汉兵彭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