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式的继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6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9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调式的继动阀,目的在于防止车辆在满载时制动力不足和在空载时制动力过大的问题。该继动阀的特征在于,活塞在其下部包括内操作段、外环形段和中间环形段,内操作段能够可操作地作用于进排气组件,通过进排气组件能够将进气腔与第一环形腔连通或断开;在下壳体的调压腔中设置调压组件,调压腔分别与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连通,该调压组件能够借助触发装置而将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连通或断开。该继动阀能够根据车辆的空载或满载状态借助触发装置和调压组件自动地调节继动阀的输出口和控制口的压力变化比,从而防止车辆在满载时制动力不足和在空载时制动力过大。力过大。力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调式的继动阀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自调式的继动阀。

技术介绍

[0002]继动阀通常可以设置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尤其是在商用车的制动系统中,继动阀可以起缩短充、排气时间的作用。在此,继动阀的进气口与储气筒连接,输出口与制动气室连接。当踩下制动踏板时,脚制动阀的输出气压作为继动阀的控制压力输入继动阀的控制口,在控制压力作用下,进气阀可被推开,从而使压缩空气由储气筒直接通过进气口进入制动气室,而不用流经制动阀,这大大缩短了制动气室的充气管路,加速了制动气室的充气过程。当解除制动时,制动阀的输出气压为零,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制动气室气压经输出口和排气口迅速排入大气,起快放作用,从而加速了制动气室的排气过程。
[0003]对于常规的继动阀而言,其输出口的输出压力通常随控制口的控制压力线性上升,并且在车辆的空载和满载之间不可调节。如果顾及空载的制动需求,就可能产生满载时制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如果顾及满载的制动需求,就可能产生空载时制动力过大的问题。尤其是,如果继动阀安装于车辆的后桥上且空载时由于该继动阀而使后桥制动力过大,则可导致制动器异常磨损,从而增加成本。
[0004]因此,存在使继动阀兼顾空满载的制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调式的继动阀,其能够防止车辆在满载时制动力不足和在空载时制动力过大的问题。
[0006]为此,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自调式的继动阀,其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具有控制口的上壳体和具有进气口、输出口和排气口的下壳体;在上壳体中限定控制腔,活塞可相对于上壳体密封地且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该控制腔中并将该控制腔分为位于活塞上方的上腔和位于活塞下方的下腔,控制口与上腔连通;在下壳体中限定下壳体腔,进排气组件可相对于下壳体密封地并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下壳体的下壳体腔中,并且将该下壳体腔分为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和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腔;其中,活塞在其下部包括向下壳体突出的内操作段、外环形段和位于内操作段与外环形段之间的中间环形段,从而由内操作段和中间环形段限定第一环形腔,由中间环形段和外环形段限定的第二环形腔,并且由外环形段和上壳体的限定控制腔的内壁限定第三环形腔;输出口与第一环形腔连通,中间环形段相对于下壳体密封,从而在已组装的情况下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不直接连通;内操作段能够可操作地作用于进排气组件,当内操作段作用于进排气组件时,进气腔与第一环形腔连通,当内操作段未作用于进排气组件时,进气腔与第一环形腔断开;在下壳体的调压腔中设置调压组件,调压腔分别与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连通,该调压组件能够借助触发装置而将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连通或断开。
[0007]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继动阀能够根据车辆的空载或满载状态借助触发装置和调压
组件自动地调节继动阀的输出口和控制口的压力变化比,也就是,能够自动调节其输出压力随控制压力的变化曲线。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继动阀可在车辆空载和满载之间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实现继动阀的自调节功能,由此防止车辆在满载时制动力不足和在空载时制动力过大。
[0008]优选地,所述调压组件可包括位于下壳体的调压腔中的阀杆,阀杆能够借助触发装置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阀杆将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中阀杆将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断开。因此,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调压组件。
[0009]优选地,调压腔可具有与第一环形腔连通的第一通道口和与第二环形腔连通的第二通道口;阀杆可借助阀杆密封件相对于调压腔密封,阀杆密封件位于第一通道口与第二通道口之间,阀杆包括直径减小部,直径减小部的外径小于阀杆密封件的内径;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直径减小部与阀杆密封件相对置并且因此阀杆不再相对于调压腔密封,从而调压腔的在第一通道口与第二通道口之间的通道未被阻断并且因此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直径减小部不与阀杆密封件相对置并因此阀杆相对于调压腔密封,从而调压腔的在第一通道口与第二通道口之间的通道被阻断并且因此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断开。因此,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调压组件。
[0010]优选地,阀杆可包括能够与触发装置相互作用的触发段,触发段延伸穿过调压腔的敞开的第一端并延伸到下壳体之外。因此,可简单地将触发装置与调压组件相关联。
[0011]优选地,阀杆还可借助第一附加密封件相对于调压腔密封,第一附加密封件设置在第一通道口与调压腔的第一端之间的区域中。由此可防止进入第一通道口的气体泄漏。
[0012]优选地,调压腔可具有与排气腔连通的第三通道口,第三通道口设置在调压腔的封闭的第二端的区域中;阀杆还可借助第二附加密封件相对于调压腔密封,第二附加密封件设置在第二通道口与第三通道口之间的区域中;阀杆还可包括附加直径减小部,附加直径减小部位于阀杆的面向封闭的第二端的自由端与直径减小部之间,附加直径减小部的外径小于第二附加密封件的内径,并且直径减小部和附加直径减小部之间的间距小于阀杆密封件与第二附加密封件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附加直径减小部不与第二附加密封件相对置,而在所述第二位置中,附加直径减小部与第二附加密封件相对置。由此可防止进入第二通道口的气体泄漏。
[0013]优选地,阀杆还可具有直径扩大部,直径扩大部在直径减小部与附加直径减小部之间且邻接附加直径减小部。由此可确保阀杆的正确定位。
[0014]优选地,所述触发装置可根据车轴与位于车轴上方的车架之间的竖直距离的变化而触发调压组件的阀杆移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因此,触发元件能够根据车架与车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触发该继动阀的调压组件进行自动切换,从而使该继动阀的调压组件可对该继动阀的输出压力随控制压力的变化曲线进行自动调节。
[0015]在此优选地,所述触发装置构成为拉索或拉杆,或构成为摆杆。尤其是,可在常规的继动阀的基础上,将继动阀安装在车辆后桥上方的车架上,并且设有与所述车轴连接的弹性臂,通过拉索或拉杆将继动阀与弹性臂连接。由此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在车辆空载和满载时车架与车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控制继动阀进行切换,从而实现继动阀的自动调节功能。
[0016]优选地,活塞的外环形段通过第一密封件相对于下壳体密封,或者上壳体通过第二密封件相对于下壳体密封。以此方式可改变密封件的位置,从而可改变继动阀的输出压力的可调节范围。因此,继动阀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其输出的制动力的可调节范围。
[0017]优选地,活塞上表面的在上腔中的面积与活塞下表面的在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中以及在内操作段和中间环形段上的面积之比在 1.3:1至1.6:1之间。
[0018]优选地,活塞上表面的在上腔中的面积与活塞下表面的在第一环形腔中以及在内操作段和中间环形段上的面积之比在2:1至4:1之间。
[0019]优选地,活塞上表面的在上腔中的面积与活塞下表面的在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和第三环形腔中以及在内操作段、中间环形段和外环形段上的面积之比在1:1至1.2:1之间。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式的继动阀,包括壳体(100),该壳体包括具有控制口(40)的上壳体(110)和具有进气口(10)、输出口(20)和排气口(30)的下壳体(120);在上壳体(110)中限定控制腔,活塞(200)相对于上壳体(110)密封地且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该控制腔中并将该控制腔分为位于活塞(200)上方的上腔(111)和位于活塞(200)下方的下腔(112),控制口(40)与上腔(111)连通;在下壳体(120)中限定下壳体腔,进排气组件(300)相对于下壳体(120)密封地并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下壳体(120)的下壳体腔中,并且将该下壳体腔分为与进气口(10)连通的进气腔(121)和与排气口(30)连通的排气腔(122);其特征在于,活塞(200)在其下部包括向下壳体(120)突出的内操作段(210)、外环形段(220)和位于内操作段(210)与外环形段(220)之间的中间环形段(230),从而由内操作段(210)和中间环形段(230)限定第一环形腔(A),由中间环形段(230)和外环形段(220)限定的第二环形腔(B),并且由外环形段(220)和上壳体(110)的限定控制腔的内壁限定第三环形腔(C);输出口(20)与第一环形腔(A)连通,中间环形段(230)相对于下壳体(120)密封,从而在已组装的情况下第一环形腔(A)和第二环形腔(B)不直接连通;内操作段(210)能够可操作地作用于进排气组件(300),当内操作段(210)作用于进排气组件(300)时,进气腔(121)与第一环形腔(A)连通,当内操作段(210)未作用于进排气组件(300)时,进气腔(121)与第一环形腔(A)断开;在下壳体(120)的调压腔(123)中设置调压组件(400),调压腔(123)分别与第一环形腔(A)和第二环形腔(B)连通,该调压组件(400)能够借助触发装置(600)而将第一环形腔(A)与第二环形腔(B)连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400)包括位于下壳体(120)的调压腔(123)中的阀杆(410),阀杆(410)能够借助触发装置(600)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阀杆(410)将第一环形腔(A)与第二环形腔(B)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中阀杆(410)将第一环形腔(A)与第二环形腔(B)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调压腔(123)具有与第一环形腔(A)连通的第一通道口(1231)和与第二环形腔(B)连通的第二通道口(1232);阀杆(410)借助阀杆密封件(401)相对于调压腔(123)密封,阀杆密封件(401)位于第一通道口(1231)与第二通道口(1232)之间,阀杆(410)包括直径减小部(411),直径减小部(411)的外径小于阀杆密封件(401)的内径;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直径减小部(411)与阀杆密封件(401)相对置并且因此阀杆(410)不再相对于调压腔(123)密封,从而调压腔(123)的在第一通道口(1231)与第二通道口(1232)之间的通道未被阻断并且因此第一环形腔(A)与第二环形腔(B)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直径减小部(411)不与阀杆密封件(401)相对置并因此阀杆(410)相对于调压腔(123)密封,从而调压腔(123)的在第一通道口(1231)与第二通道口(123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光辉张飞陈洪刚杨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克诺尔商用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