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97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串联后连接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第一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充电桩的正输出端,第一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触点连接充电桩的负输出端;第二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触点连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触点,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触点连接充电桩的正输出端;第一续流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第二续流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降低冲击电流,保护开关器件。保护开关器件。保护开关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乘用车的充电电压将从500V升级到800V,充电功率需要达到350kW。充电桩需要支持未来乘用车更大的充电功率和更高的充电电压。充电模组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高频开关电源,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电池充电。后续电动车充电对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调节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V

1000V),即充电桩的输出电压范围较宽,从而可以实现向前向后兼容。
[0003]目前,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模块通常包括两部分:ACDC变换器和DCDC变换器。对于DCDC变换器,实现更宽电压范围的输出,可以使用两个或者更多个DCDC变换器,通过改变输出端的串并联方式,实现200V

1000V的输出电压范围。
[0004]但是,在充电过程中,随着电池电压的逐渐上升,充电模块往往需要从并联模式切换到串联模式,在这切换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需要做到快速切换,例如1s~2s内完成整个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ACD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还包括: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第一续流模块和第二续流模块;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串联后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桩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触点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触点连接所述充电桩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一续流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二续流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块和第二续流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IGBT、MOS、SCR或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块为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续流模块为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静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并联的开关和电阻;所述保护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一龙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