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及起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及起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在交通、安防、林业、电力、石油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如何才能实现无人机的长距离、大范围、高频次作业普查、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无人机控制技术的不断提升,如何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参与,节省人工成本,实现无人机自主执行任务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为保证无人机能快速到达指定地点作业,不少用户将无人机起降装置安放于车辆、船舶等移动载体,当车辆、船舶等载体移动时,由于地面及海平面易受地势、海浪等复杂环境影响,现有的无人机起降装置通过姿态传感器感知载体姿态变化,大部分通过气缸进行起降装置水平调整,实时调整速度较慢,导致无人机起降过程较为复杂;同时,在无人机起飞过程中,由于无人机机头朝向与航线第一目标点并不重合,因此空中需要不断调整无人机机头,进行转弯飞向第一目标点,飞行距离增大的同时会损耗一定电量;在无人机降落时,需要根据移动载体对无人机机头进行实时调整,在不断调整无人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安装在载体基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姿态调整机构(1)、以及设置在姿态调整机构(1)上的停机坪(2),姿态调整机构(1)设置在载体基座上,用于动态调整停机坪(2)的位姿状态,停机坪(2)内设有用于存放无人机的停机位;姿态调整机构(1)和停机坪(2)均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起飞前接收无人机任务航线第一目标点信息,并计算目标角度值,根据计算的目标角度值调整姿态调整机构(1)以使停机坪(2)实时指向第一目标点,保证机头始终朝向第一目标点;所述控制器用于降落前接收无人机航向信息,并计算姿态调整机构(1)方位指向角度,根据计算的方位指向角度调整姿态调整机构(1)以使停机坪(2)进行水平调整,保证停机坪(2)朝向与机头始终保持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姿态调整机构(1)包括方位转台(11)、俯仰转台(12)和横滚转台(13);方位转台(11)设置在载体基座上,方位转台(11)用于调节停机坪(2)的水平旋转角度,俯仰转台(12)转动设置在方位转台(11)的顶部,俯仰转台(12)为U形结构,俯仰转台(12)用于调节停机坪(2)的俯仰角度,横滚转台(13)转动安装在俯仰转台(12)上,停机坪(2)固定设置在横滚转台(13)上,横滚状态用于调节停机坪(2)的横滚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方位转台(11)包括固定基座(111)和方位转盘(112),固定基座(111)上设有多组固定孔,固定基座(1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载体基座上,固定基座(111)与方位转盘(112)之间装配安装有齿轮一(113),方位转盘(112)上固定设置有方位电机(114),方位电机(114)的输出轴端安装有齿轮二(115),齿轮二(115)与齿轮一(113)相啮合,方位转盘(112)上还固定设置有方位编码器(116),方位编码器(116)的主轴端安装有齿轮三(117),齿轮三(117)也与齿轮一(113)相啮合;俯仰转台(12)包括支撑架(121)和转向架(122),支撑架(121)固定设置在方位转盘(112)上,支撑架(121)的侧板上固定设置有俯仰电机(123),俯仰电机(123)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齿轮四(124),支撑架(121)的两侧板内壁上设有多组对应的滚轮(125),两侧滚轮(125)之间设有用于安装转向架(122)的安置位,转向架(122)为U形结构,转向架(122)的底端设有与齿轮四(124)啮合的弧形齿条一(126),转向架(122)的两侧外壁上固设有与滚轮(125)配合的弧形凸起部(127),支撑架(121)的另一侧板上设有记录转向架(122)转向角度的俯仰编码器(128);横滚转台(13)包括角度调节板(131)、横滚电机(132)和横滚编码器(133),角度调节板(13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角度调节板(131)对应转动安装在转向架(122)的两端,两组角度调节板(131)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停机坪(2)的空隙,两组角度调节板(131)的底端均设有弧形齿条二(134),横滚电机(132)和横滚编码器(133)通过固定板(135)安装在转向架(122)上,横滚电机(132)的输出轴端固定设置有齿轮五(136),齿轮五(136)与其中一组角度调节板(131)上设有的弧形齿条二(134)相啮合,横滚编码器(133)的主轴端安装有齿轮六(137),齿轮六(137)与另一组角度调节板(131)上设有的弧形齿条二(134)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停机坪(2)包括上舱体(21)和下舱体(22),上舱体(21)的顶端设有开合的舱门(212),上舱体(21)内设有对无人机自动归位居中的归位机构(23),下舱体(22)内设有升降机构(24)和充电机构(25),上舱
体(21)的底板中心位置设有供升降机构(24)上下升降的通孔,升降机构(24)的升降平台上设有与充电机构(25)的充电电极对应的贯穿孔,升降机构(24)控制归位后的无人机与充电机构(25)的充电电极精准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动态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方位转台(11)的固定基座(111)上,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集成配置有伺服控制模块,伺服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向宇,张冬,李雪玲,赵利娟,黄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