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连接结构、线圈连接方法、导体组以及电动机技术

技术编号:3356424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需设置用于进行导电填料的新的端子的电动机,还可以使用导电填料机器进行的工作更加便利。一种电动机线圈连接结构,其通过导电填料将导体连接到功率输入部件和线圈的引线端子,并电连接功率输入部件和线圈的引线端子。各导体的一端形成终端型部分,一个线圈引线端子配合在该终端型部分内以便被临时保持在其中。该线圈的引线端子配合在导体的终端型部分内并临时保持在其中,并通过导电填料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其中的线圏如定子绕组(stator(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组装容易的电动机、电动机中的连接结构、连接方 法和用于电动机中的导体组。技术背景在具有将盘绕在定子周围的线圈的端部连接到功率输出部件(连接器)或 端子板(terminalblock)的结构的电动机中,通常如图8中所示,将线圈的端部 2从连接器底座(connector mountomg)l中拉出、除去表层并直接焊接到连接 器3上。此外,如图9中所示的已知技术中,固定安装在绝缘子5上的导体6预 先安装在功率输入单元(连接器)4上,导体6和线圈引线端子8穿过环形 部件7并通过导电填料(conductive caulking)连接(JP2004-343831A )。此外, 公开号为JP2006-31986A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功率输入部件(连接器)和导体 之间的连接容易的技术,公开号为JP2002-343528A的专利中提出一种涉及导 电填料的方法的技术。但是,公开号为JP2004-343 831A的专利中描述的专利技术在以下方面具有缺 点将导体和线圈的引线端子穿过端子所需要的工时(man-hours)方面,以及 为了将整体组件设置在导电填料机器上而在预定位置上固定地安装端子的需 要方面。此外,将支架(housing)放在连接器单元上直到完成安装所需要的操 作工时也成为一个问题。而且,在导体部件固定地安装在绝缘子上的情况下, 部件的数量、操作工时增加以及结构也变得复杂,这也增加了电动机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机,其中线圈例如定子绕组的引线端子和用于输入电 力的功率输入部件(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容易组装,还提供一种电动机内的连接结构、连接方法以及用于电动机的导体组。本专利技术的线圈连接结构用于向电动机的线圏提供电力。该线圈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输入电力的功率输入部件;导体组,各导体一端连接到功率输入 部件,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线圏引线端子,该另一端形成终端型部分 (terminal-shaped sortion), —个线圈引线端子配合在该终端型部分内以便被 临时保持在其中,其中被临时保持的线圈的引线端子通过导电填料分別固定 到终端型部分。终端型部分可以是U型、弧型或具有压缩部(constricted part)。 终端型部分可以在由线圈的端面和电动机机架壁之间形成的角度内的方向上延伸,以使在线圈的引线端子由导电填料固定到终端型部分时,导电填料机器的末端不与线圈的端面和机架壁干涉。线圈连接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于同时覆盖该导体组的多个终端型部分的盖部件。线圏连接结构还可以包括与该导体组浇铸(mold)成一体的绝缘子。 一种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线圈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用于输入 电力的功率输入部件、导体组和绝缘子安装在机架上,各导体一端连接到功 率输入部件,另 一端形成终端型部分(terminal-shaped sortion), —个线圈亏1 线端子配合在该终端型部分内以便被临时保持在其中;将具有功率输入部件、 导体组和绝缘子的机架安装到定子上;将线圏的引线端子分别插入导体的终 端型部分以便临时保持在其中;通过导电填料分别将临时保持的线圈的引线 端子固定到导体的终端型部分。线端子,各导体具有将一个线圈引线端子临时保持在各导体一端的终端型部 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U包括用于输入电力的功率输入部件;具有引线端 子的线圈;用于电连^l姿功率输入部件和线圏的引线端子的导体组,各导体的 一端形成终端型部分,用于临时保持一个线圈引线端子,其中线圈的引线端 子通过导电填料分别固定到导体的终端型部分。固定地安装在连接器或端子板(terminal block)上的导体由导电的可填隙材料如铜制成。作为终端型部分,各导体的尖端形成端子的形状,线圈的引线端子设置在终端型部分。因此,不需设置进行(carryout)导电填料的新的端 子,因此,整个组件能在导电填料机器上容易地进行设置。另外,通过在终端型部分设置线圈的引线端子的插入部,线圈的引线端 子能容易地设置在终端型部分,面不必在穿过环形部分或孔的方向上穿过线 圈的引线端子。而且,通过压缩(constrict)终端型部分的端部而在终端型部分 上形成压缩部,可防止线圈的引线端子容易地从终端型部分10出来,减少在 以后的阶段例如导电填料阶段中产生制造缺陷。设置这样的角度,在该角度,终端型部分相对于线圈端部在水平和垂直 方向之间延伸到预定角度,这样可以避免在终端型部分处于水平时终端型部 分变得过于接近线圈的端面和在终端型部分处于垂直时终端型部分防碍导电 填料而难于将线圈的引线端子连接到终端型部分的问题。导电填填料完成后,使用可同时覆盖多个端子的端子盖可分别地去除保 护各端子的负担。而且,将绝缘子和固定地安装在连接器上的导体形成一个 整体而作为一个单个部件时,可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在机架里安装连接器、 导体和绝缘子,仅通过将机架安装在定子上,而使导体的终端型部分连接到 线圈的引线端子。 附图说明图la-lc为连接结构的示例图,其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体的一 端为端子的形d犬(is in the shape of a terminal);图2a-2c为形成于导体上的端形部分的示例图;图3a-3c为导体U型端子(terminal)的弯曲部分压缩后的示例图;图4是导体的端子(terminal)延伸的方向为能进行导电填料的方向的示例图;图5a和5b为多个被导电填料的端子(terminal)被绝缘或覆盖的示例图; 图6a和6b为导体和绝缘子形成为单个部件的示例图; 图7a和7b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示例图,其中线圈的端子被去除表层并且直接焊接到 连接器上;并且图9为现有技术的示例图,其中导体一端和线圈的引线端子穿过环形装置而连才妻。具体实施方式图la-lc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线圈连接结构的示例。导体11由导 电的可填隙材料例如铜制成。各导体11的一端形成端子的形状作为终端型部 分IO,其另一端安装在功率输入部件(连接器)12上。导体ll形成与定子 线圈的线圈端部形状相符的形状并保持该形状,因此,导体ll不会突出到电 ^;才几^l夕卜iS;。图2a-2c为形成于导体11 一端的终端型部分10的放大图。终端型部分 10的形状仅需要能容纳线圏的引线端子并将它们临时保持在位置上,图2a 表示终端型部分10为U型端子14。图2b表示终端型部分10为U弧型端子 15。图2b表示弧型端子15的前视图,图2c表示弧型端子15的侧视图。如 图2a和图2c所示,U型端子14和弧型端子15相对于导体11的底部以预定 的角度倾斜,以使导体ll组装到电动机内时,相对于线圏的端面,它们获得 一预定角度。在弧型端子15的尖端16内设置有足够使线圈的引线端子19 插入其中的间隙(gap)。图3a-3c表示图2中所示的导体11的U型端子14的端部,通过轻微压 缩U型端14的端部形成压缩部17。压缩部17是一个部分,其将线圏的引线 端子19插入其中的插入开口 18减少为比引线端子19的直径小。线圈的引线 端子19不从插入开口 18的方向上露出,但终端型部分IO具有如悬臂弹簧 般的弹性,因此在线圈的引线端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为电动机的线圈提供电力的线圈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输入电力的功率输入部件,和导体组,各导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功率输入部件,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线圈引线端子,所述另一端形成终端型部分,一个线圈引线端子配合在该终端型部分内以便被临时保持在其中,其特征在于,被临时保持的线圈的引线端子通过导电填料分别固定到终端型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5-24 2007-1383221. 一种为电动机的线圈提供电力的线圈连接结构,包括 用于输入电力的功率输入部件,和导体组,各导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功率输入部件,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线 圏引线端子,所述另一端形成终端型部分, 一个线圏引线端子配合在该终端 型部分内以便^t临时保持在其中,其特征在于,被临时保持的线圏的引线端子通过导电填料分别固定到终 端型部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端型部分为U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端型部分为弧型。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端型部分具有 压缩部。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型部分 在形成于线圈端面和电动机机架壁之间的角度内的方向上延伸,使得线圈的 引线端子通过导电填料固定到终端型部分时,导电填料机器的末端不与线圈 的端面和机架壁干涉。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连接结构,还包括同时覆盖导体组的多个 终端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致良植松秀俊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