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41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在外壳的凸缘部的上表面上固定有附接板的固定部。在外壳的筒形保持部中,形成有与凸缘部连续的直径扩大部。在直径扩大部中布置有球轴承。与凸缘部一体形成有装配部,使得装配部与直径扩大部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通过挤压形成的外壳的马达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复印机的尺寸和价格的减少,还需要进一步减少安装 在复印机中的马达的尺寸和价格。下面将参照图19来描述传统马达的结构。图19是传统马达沿其轴 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参照图19,马达1包括与中心轴线Jl同轴布置的轴2、两个轴承 部3,它们彼此轴向间隔开以可旋转地支撑轴2;外壳4,其具有保持相 应的轴承部3的筒形部4a和从筒形部4a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4b;定 子5,其固定于外壳4的筒形部4a的外周面上;定子保持件6,其呈杯 形并固定于轴2;转子磁体7,其固定于转子保持件6的内周面上并径向 面对定子5;以及附接于外壳4的附接板8。外壳4由模具铸造锌合金成 形。附接板8被敛缝而固定于外壳4的凸缘部4b的下表面上。附接板8 形成有用于将马达l安装到另一装置(未示出)的安装部8a。然而,通过模具铸造锌合金成形的外壳4需要昂贵的材料成本和成 形成本,从而不能根据需要实现马达价格的降低。另外,尤其需要减小 马达在从安装部8a的下表面到转子保持件6的上表面的轴向高度的尺 寸。但是,在传统马达l中,附接板8附接于凸缘部4b的下表面上,使 得需要将安装部8a的位置轴向降低对应于附接板8厚度的距离,从而导 致难以减小马达1的尺寸。另外,由于外壳4和附接板8通过敛缝而彼 此固定,因此待敛缝区域4c从附接板8轴向向下伸出。因此,需要进一 步降低安装部8a的位置,从而导致更加难以减小马达1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用作中心轴线的轴;外壳, 该外壳具有筒形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筒形部设有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 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相同的轴心并且沿轴向延伸,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筒 形部一体形成并设有均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附接板,该附 接板具有固定部和多个安装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具有平板形状并设有仅 固定于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下表面,所述多个安装部与所述固定部一 体形成并用于将另一部件固定于其上;以及轴承部,该轴承部被保持在 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上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用作中心轴线的轴;外壳, 该外壳具有筒形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筒形部设有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 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相同的轴心并沿轴向延伸,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筒形 部一体形成并设有均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电枢,该电 枢布置在所述筒形部的径向外侧并具有电枢芯,该电枢芯设有的内周面 与所述筒形部的外周面径向面对。在所述电枢芯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径向 向外凹入的凹口,同时所述筒形部一体形成有待与所述凹口接合的突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用作中心轴线的轴; 外壳,该外壳具有筒形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筒形部设有的内周面和外 周面均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相同的轴心并沿轴向延伸,所述凸缘部与所 述筒形部一体形成并设有均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多个 轴承部,所述轴承部布置成彼此轴向间隔开,并被保持在所述筒形部的 内周面上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所述筒形部设有直径扩大部,该直径 扩大部增加了从所述中心轴线到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的相应径 向距离。在所述直径扩大部的径向内侧布置有用作所述轴承部之一的球 轴承,该球轴承具有由所述轴保持的内环和由所述直径扩大部保持的外 环。在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上保持有确定所述轴承部的轴向位置的定位 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具有与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筒形固定部、以 及从所述筒形固定部径向向外延伸并容纳在所述直径扩大部中的布置 部。所述布置部设有至少与所述球轴承的外环轴向面对的下表面,并且20081在所述布置部与所述球轴承的外环之间轴向设有弹性部件,使得该弹性 部件压縮而插设在它们之间。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将更明白本发 明的其它特征、元件、优点和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 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外壳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 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外壳从上方看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外壳从下方看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旋转禁止突起的放大图。 图6a是从上方看的平面图,示出了在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装配 部的过程中在形成装配部之前的状态。图6b是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在形成装配部之后的状态。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板从下方看的平面图。 图7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接板从侧方看的平面图。 图8是从上方看的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外壳附接于附接板 的状态。图9是沿图8的平面IX-IX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IO是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将外壳附接于附接板的另 一状态。图11是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定子固定于外壳的状态。图12是从上方看的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定子固定于外壳的 状态。图13a是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定子附接于外壳的过程。图13b是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定子附 接于外壳之后的状态。图14是从上方看的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板与定子之间 的位置关系。图15是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与轴承部之间的对准。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 剖视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 剖视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 剖视图。图19是沿轴向剖取的传统马达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19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注意 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中,当将不同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位描述为上/下或 左/右时,是指在附图中的最终位置关系和方位;不是指一旦组装成实际 装置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位。同时,在下面描述中,轴向是指平 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下面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图1 是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沿轴向剖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参照图1,马达10优选地构造有转子20,其具有与中心轴线J1 同轴布置的轴21和与轴21—体旋转的转子磁体22;两个轴承部30,它 们沿轴向彼此间隔开以可旋转地支撑转子20;以及定子40,其具有布置 成径向面对转子磁体22的电枢41。在下面描述中,为简便起见,假设转 子20位于轴向上侧,而定子40位于轴向下侧。但是,该垂直关系并不9一定沿着重力方向。转子20优选地构造有大致柱状的轴21,其沿轴向延伸;固定于 轴21的轴向上端的转子保持件23;以及固定于转子保持件23的转子磁体22。轴21优选地构造有用于固定相应两个轴承部30的轴承固定部211、 以及形成在轴承固定部211的轴向下方的齿轮部212。根据当前优选实施 方式,齿轮部212优选地一体设置有斜齿轮。优选地使齿轮部212的外 径大于轴承固定部211的外径。优选地通过挤压磁金属板而形成转子保持件23。转子保持件23优 选地构造有筒形的轴固定部231,其固定于轴21;内帽部232,其从轴 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关于中心轴线同心布置的轴;外壳,该外壳具有筒形部和凸缘部,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所述中心轴线同心地延伸,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筒形部一体形成并设有均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附接板,该附接板具有固定部和多个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平板形状并设有仅固定于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下表面,所述多个安装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形成并用于将另一部件固定于其上;以及轴承部,该轴承部被保持在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处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5-21 2007-1341661、 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 关于中心轴线同心布置的轴;外壳,该外壳具有筒形部和凸缘部,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 与所述中心轴线同心地延伸,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筒形部一体形成并设有 均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附接板,该附接板具有固定部和多个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平板 形状并设有仅固定于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的下表面,所述多个安装部与 所述固定部一体形成并用于将另一部件固定于其上;以及轴承部,该轴承部被保持在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处以可旋转地支撑 所述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凸缘部的轴向下侧沿 周向布置有多个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均从所述筒形部连续地延伸。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凸缘部包括对应于所述装配部的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布置成沿 周向彼此均匀地间隔开,并分别从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每个开口均从 所述凸缘部的内周缘径向向外延伸,各开口的最大周向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装配部的最大周向宽度,并且各开口的最大径向宽度等于或大于在所述装配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凸 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轴延伸至轴向低于所述装配部,所述轴以一体的方式包括有形成在所述装配部的轴向下方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轴的布置在所述齿轮部的轴向上方 的部分的最大半径,在所述齿轮部的轴向上方布置有连接部,在该连接部处,所述齿轮部的底部延伸到所述轴的所述部分的外周面,并且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装配部的下端面的轴向上方延伸。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该马达还包括多个所述轴承部,其中,所述轴承部布置在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处,并在所述轴承部之间设 有轴向空间,所述轴承部的布置在轴向下侧中的一个轴承部是球轴承,该球轴承 包括由所述轴的外周面支撑的内周面和由所述筒形部的内周面支撑的外 周面,并且所述球轴承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安装部的下 表面的轴向下方。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附接板的轴向上方布置有电路板,在二者之间设有轴向空间,并且所述附接板包括与所述固定部一体形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电路板的电 路板固定部。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附接板的所述固定部在其轴向对应于所述凸缘部的部分处包括 通孔,所述凸缘部包括去毛剌部,该去毛刺部具有延伸部和大致筒形的插 穿部,所述插穿部插入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延伸部的下表面与所述附接 板的固定部的上表面接触。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凸缘部在其外周面处包括外壳侧定位部,在该外壳侧定位部处, 所述外周面径向向内凹入,并且在所述附接板的固定部的对应于所述外壳侧定位部的部分处布置有 附接板侧定位部,该附接板侧定位部与所述外壳侧定位部接合。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仅布置有一个附接板侧定位部。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筒形部包括多个沿周向彼此间隔开的电枢保持部,其中,所述 电枢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昌司永田将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