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精密研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磁流变抛光作为一门新兴的柔性抛光技术,因其具有可控的柔性,越来越受到抛光行业专家们的青睐,但仍存在较多的不足,尤其是针对圆盘类工件抛光。对于磁场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抛光间隙实现,但由于圆盘类工件抛光时其线速度存在梯度,根据传统的Preston去除公式计算可知,其去除量MRR也会存在梯度变化,因此抛光后的圆盘类工件表面很容易出现工件表面材料去除不均匀现象,抛光精度不理想。
[000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抛光装置或方法以解决工件表面材料去除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工件表面材料去除不均匀的问题,进而提高抛光精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包括:纺锤式抛光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纺锤式抛光头、气动旋转三爪卡盘、工作台、机器人底座、机器人本体、L型连接板、主轴电机固定座、主轴电机、压电泵、导管、导管固定夹、同步轮、同步带、挡板、传动轴以及回转顶针;所述机器人本体安装于所述机器人底座上;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末端通过L型连接板与主轴电机固定座连接;所述主轴电机安装在所述主轴电机固定座上;所述主轴电机用于提供抛光动力;所述主轴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所述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纺锤形抛光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纺锤形抛光头的另一端与回转顶针连接;所述挡板安装在纺锤形抛光头的斜上方;所述挡板用于遮挡抛光时甩出的磁流变抛光液;所述压电泵安装在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且安装在所述主轴电机的下方;所述压电泵的进口和出口均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用于输送磁流变抛光液;所述导管固定架用于将所述压电泵出口的导管的中间段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导管的末端设置在所述纺锤式抛光头和圆盘类工件之间;所述气动旋转三爪卡盘安装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气动旋转三爪卡盘用于夹持圆盘类工件,并在气源作用下实现圆盘类工件的旋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锤式抛光头的材料为永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分别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回转顶针连接。4.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纺锤式抛光头的机器人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抛光方法包括:获取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表面形貌特征参数;所述表面形貌特征参数包括: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根据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表面形貌特征参数以及成品工件的表面形貌特征参数确定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表面各点对应的去除深度和去除量;根据纺锤式抛光头的影响参数、磁流变抛光液的参数、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基本参数以及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表面各点对应的去除深度和去除量确定抛光间隙和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角速度;所述影响参数包括:梯度磁场强度以及纺锤形抛光头半径;所述基本参数包括:磨程、去除面积以及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硬度;所述磁流变抛光液的参数包括:剪切应力、屈服应力、磁流变抛光液中磁性微粒的体积比浓度、真空磁导率、基液的磁导率以及磁性微粒的磁导率;根据纺锤式抛光头的磁场强度,将纺锤式抛光头的梯度磁场最强的区域对准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圆心;将纺锤式抛光头梯度磁场最弱的区域对准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最外沿区域;沿待抛光的圆盘类工件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鄂世举,周崇秋,贺新升,高春甫,李林峰,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