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20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和系统,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采样电路;注入电路;以及控制器,分别与采样电路和注入电路电连接,其中,采样电路将采集的机壳与控制器接地端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共模干扰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触发注入电路向机壳注入调节信号,以抑制共模干扰信号。通过采样电路、控制器和注入电路相互配合,向机壳注入调节信号,能够减少共模干扰,提高了设备的电磁性能。电磁性能。电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力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例如,已经大范围使用在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家电领域。
[0003]开关功率变换器由于重量小、体积轻、效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在电源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其高频开、关工作特性,会产生大量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严重污染周围电磁环境和电源系统,这不仅会使变换电路自身的可靠性降低,而且使电网及邻近设备运行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和系统,能够提高设备电磁性能。
[0005]根据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包括:采样电路;注入电路;以及控制器,分别与采样电路和注入电路电连接,其中,采样电路将采集的机壳与控制器接地端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共模干扰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触发注入电路向机壳注入调节信号,以抑制共模干扰信号。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共模干扰信号为负信号的情况下,调节信号为正电压信号;以及在共模干扰信号为正信号的情况下,调节信号为小于共模干扰信号的电压信号。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机壳连接;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模数转换接口连接;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控制器接地端连接;以及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器接地端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入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机壳连接;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电压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第三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三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开关,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第四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与控制器接地端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共模干扰信号为负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触发第二开关导通,触发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关断;以及在共模干扰信号为正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触发第二开关关断,触发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导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系统,包括:上述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机壳,分别与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中的采样电路和注入电路连接;以及功率电路,一端通过寄生电容与机壳连接,另外一端与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中的控制器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滤波器,与功率电路连接。
[0015]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样电路、控制器和注入电路相互配合,向机壳注入调节信号,能够减少共模干扰,提高了设备的电磁性能。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7]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8]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0026]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7]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8]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为了保证良好的电磁环境,世界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电磁兼容的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限额和电气设备的电磁抗扰度。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电磁兼容机构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设立的电磁兼容技术委员会(TC77)和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世界各国或地区设立的电磁兼容标准,均是在这两个机构制定的标准上结合本国或本地区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而来。例如欧盟标准EN55022,美国的FCC15标准,以及我国的GB9254标准等等。
[0032]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对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加以抑制,将电磁干扰值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对于如何减小功率变换器的EMI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种抑制措施本质上都是从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即干扰源、耦合途径、或敏感设备入手。例如从干扰源出发的软开关技术,从噪声耦合途径出发的屏蔽技术,除此之外,还包括反相消除技术,以及在工程上应用频繁的抖频技术等等。
[0033]本技术从抑制干扰源入手,提供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方案,能够减少共模干扰信号,提高设备电磁性能,降低设备噪声,提高用户体验,减小设备体积,降低电路成本。
[0034]图1为本技术的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的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电路;注入电路;以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采样电路和所述注入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采样电路将采集的机壳与控制器接地端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共模干扰信号输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注入电路向所述机壳注入调节信号,以抑制所述共模干扰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模干扰信号为负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调节信号为正电压信号;以及在所述共模干扰信号为正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调节信号为小于所述共模干扰信号的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机壳连接;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模数转换接口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接地端连接;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接地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电路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机壳连接;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小林杨帆赵浩郑嘉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