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52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包括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电压缓升电路、RC滤波电路和电流稳定电路;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变压器T1初级线圈,电容C1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电容C2与电容C3串联后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所述电压缓升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3、电容C7和电容C8,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再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压缓升电路、滤波电路,使得电源在任意开与关的情况下,激光器都能够正常工作,而电源都不会因为电流或电压突变而损坏。变而损坏。变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激光器已经成为了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激光器,在科研、工农业、军事和医疗等许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激光电源是激光器装置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伴随着激光器的发展电源的性能也日趋完善。
[0003]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一种高功率密度并且具有极高量子效率的器件,对于电冲击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并且激光输出功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驱动电源的性能有着很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
[0005]这种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包括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电压缓升电路、RC滤波电路和电流稳定电路;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变压器T1初级线圈,电容C1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电容C2与电容C3串联后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所述电压缓升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3、电容C7和电容C8,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再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RC滤波电路一包括电阻R2、电容C5和电容C6,电容C5和电容C6分别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阻R2串联在稳压芯片7805的输出端;RC滤波电路二包括电阻R4、电容C9和电容C10,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9与地连接,运放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10与地连接;所述电流稳定电路包括端稳压块、运放及反馈电阻R12,端稳压块连接至运放正相输入端,反馈电阻R12连接至运放负相输入端;压敏电阻R1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运放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
[0006]作为优选: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连接。
[0007]作为优选:反馈电阻R12与运放LM358负相输入端之间连接电阻R11。
[0008]作为优选: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一个二极管,组成整流电路。
[0009]作为优选:变压器T1初级线圈连接电源AC。
[0010]作为优选: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容C4。
[0011]作为优选:稳压二极管ZD、电容C16与激光二极管LD之间并联,稳压二极管ZD输入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电压缓升电路、滤波电路,使得电源在任意开与关的情况下,激光器都能够正常工作,而电源都不会因为电流或电压突变而损坏;本技术采用过电压保护和噪声滤波的供电方式,能够抵抗电网浪涌冲击;本技术采用电流稳定电路,使得激光器工作电流保持稳定。并且本电源输出呈良好的恒流限压矩
形特性,对负载电压有很好的自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源输出伏安特性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16]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包括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电压缓升电路、RC滤波电路和电流稳定电路;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变压器T1初级线圈,电容C1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电容C2与电容C3串联后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所述电压缓升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3、电容C7和电容C8,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再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RC滤波电路一包括电阻R2、电容C5和电容C6,电容C5和电容C6分别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阻R2串联在稳压芯片7805的输出端;RC滤波电路二包括电阻R4、电容C9和电容C10,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运放LM358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9与地连接,运放LM358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10与地连接;所述电流稳定电路包括端稳压块1403、运放LM358及反馈电阻R12,端稳压块1403连接至运放LM358正相输入端,反馈电阻R12连接至运放LM358负相输入端;压敏电阻R1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运放LM358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
[0017]稳压芯片7805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连接。
[0018]反馈电阻R12与运放LM358负相输入端之间连接电阻R11。
[0019]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一个二极管,组成整流电路。
[0020]变压器T1初级线圈连接电源AC。
[0021]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容C4。
[0022]稳压二极管ZD、电容C16与激光二极管LD之间并联,稳压二极管ZD输入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
[0023]本电源由220伏市电供电,如图1所示,电容C1、C2、C3和变压器T1初级线圈组成电磁干扰滤波电路,抑制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在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以此衰减共模电流,实现滤波。
[0024]电路中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3、电容C7、电容C8构成了电压缓升电路,电源启动后,电流经电阻R3向电容C7和C8充电,直到电容器两端压降大于1.5V后才能使三极管VT1和VT2逐渐导通。电阻R2、电容C5、电容C6与电阻R4、电容C9、电容C10为两个RC滤波电路,C5、C6、C9和C10取值较大,使电源开关关闭时,激光管工作电流能维持2s以上的延时才降落为零。电源开启时,电流逐渐增大,最后稳定到设定的工作电流,整个过程将延迟约2s。采用
以上措施之后,电源在任意开与关的情况下,激光器都能够正常工作,而电源都不会因为电流或电压突变而损坏。
[0025]为了可靠地抵抗电网浪涌冲击,采用过电压保护和噪声滤波的供电方式。图1中R1为470V/1k A压敏电阻,一旦电网电压出现高于470V(峰值)电压的浪涌时,它立即呈短路状态使浪涌被吸收,从而在电源变压器初级难以形成更高的峰值电压。
[0026]要使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稳定,则要求电源的输出电流必须有很好的稳定性。电流稳定电路由端稳压块1403、运放LM358及反馈电阻R12组成。稳压块提供基准电压源,保证运放的同相端的输入为一个稳定的固定电压,当电源电压的波动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使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电流偏离所设定的工作电流时,反馈电阻R12将给出反馈信号,并由运放LM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电压缓升电路、RC滤波电路和电流稳定电路;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变压器T1初级线圈,电容C1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电容C2与电容C3串联后与变压器T1初级线圈并联;所述电压缓升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3、电容C7和电容C8,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再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容C7与电容C8并联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RC滤波电路一包括电阻R2、电容C5和电容C6,电容C5和电容C6分别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并联,电阻R2串联在稳压芯片7805的输出端;RC滤波电路二包括电阻R4、电容C9和电容C10,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9与地连接,运放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10与地连接;所述电流稳定电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