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7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涉及电子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组件,其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分别安装在底座组件内;正负极铜排,其相互平行设置,从输入端开始呈竖向叠层安装在底座组件内,正负极铜排从输入端依次穿过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的中间位置并延伸至输出端;铜排包塑支架,套在正负极铜排的外侧,并位于正负极铜排与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之间;滤波板组件,安装在底座组件上,其通过取电螺丝与正负极铜排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小杂散电感,减小干扰,提升滤波效能,能适应多种空间结构,同时便于安装与拆解。同时便于安装与拆解。同时便于安装与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器
,具体涉及了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中和环保排放模式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出行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电机控制器在电动汽车中主要起调制及控制电机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部件。电机控制器主要依靠功率半导体器件控制对电机的输出电压,电动汽车对功率半导体材料提出了高压、高频、高功率、高温以及抗辐射等新要求,而宽带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例如: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拥有优秀的开关性能,温度稳定性未来将会被广泛使用,功率半导体器件正在由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向SiC、GaN等宽带隙第三代半导体转变。
[0003]宽带隙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更高的开关频率,故电流变化率di/dt与电压变化率du/dt亦更高,此时会产生电磁干扰(EMI)噪声,进一步会导致电机控制器不能正常运行或其他产品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例如:电机控制器断高压、整车通讯故障等。
[0004]为了减弱电机控制器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通断带来的电磁干扰(EMI)影响,现有解决途径主要依靠屏蔽、滤波、接地,在电源EMI滤波方面,因为无源滤波器比有源滤波器耐压值更高,价格相对便宜,被广泛使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源滤波。现有滤波技术中对高压电源的滤波器设计缺乏直角转弯类结构的低电感、低阻抗、更省料、易测试安装调试的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所述电磁干扰滤波器包括:
[0006]底座组件,其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
[0007]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内;
[0008]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相互平行设置,且从所述输入端开始呈竖向叠层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内,且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从所述输入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的中间位置并延伸至所述输出端;
[0009]铜排包塑支架,套设在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与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之间;
[0010]滤波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其通过取电螺丝与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电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磁环安装槽和第二磁环安装槽,所述第一级磁环安装在所述第一磁环安装槽里,所述第二级磁环安装在所述第二磁环安装槽里。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环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磁环安装槽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倒钩在所述第一级磁环和所述第二级磁环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一级磁环和所述第二级磁环固定在所述第一磁环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磁环安装槽
内。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磁环包括第一级磁环下瓣和第一级磁环上瓣,所述第一级磁环下瓣和所述第一级磁环上瓣之间通过导磁粘结剂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包裹在中间。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磁环包括第二级磁环下瓣和第二级磁环上瓣,所述第二级磁环下瓣和所述第二级磁环上瓣之间通过导磁粘结剂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包裹在中间。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为直线形状或在其之间设置有存在一折弯处。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取电脚,且两个所述取电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级磁环的两侧。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电螺丝穿过所述滤波板组件并连接至所述取电脚内。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板上形成有两级差模滤波电路和两级共模滤波电路。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板设置有接地点,两级共模滤波电路共同连接至所述接地点接地。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能够低杂散电感,通过平行叠层铜排的结构形式,让磁场的互相抵消,降低杂散电感,并且通过竖向铜排的设计结构让PN输入时最大程度的叠层,进一步减小杂散电感,减小干扰,提升滤波效能。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能实现低接地阻抗,通过多点并联接地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共模接地线路的长度,从而减小接地阻抗,提升滤波效能。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平行叠层竖放结构更加节省铜排材料,降低了成本,另外,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为直线形状或在其之间设置有存在一折弯处,使得该结构可适配锐角至平角的多种空间结构,灵活性高。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在铜排平行叠层竖放结构基础上,在铜排上设置取电脚,通过采用螺丝与取电脚连接,以实现滤波板组件的锁付取电,使得其便于安装与拆解,并简化了组装拆卸工艺,节省了人工成本、工艺成本。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在滤波板组件上还预留了共模贴片电容Y9~Y16,差模贴片电容X5~X8,可根据激励的不同,选择是否使用此滤波电容,以实现灵活调配电器参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中底座组件与铜排的装配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中铜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电路拓扑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中差模滤波的等效电路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于一实施例中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中共模滤波的等效电路图。
[0033]标号说明:
[0034]电磁干扰滤波器100;底座组件10;输入端11;输出端12;第一磁环安装槽101;第二磁环安装槽102;卡扣结构103;连接柱104;正极铜排21;负极铜排22;铜排包塑支架23;取电脚24;第一级磁环31;第一级磁环下瓣311;第一级磁环上瓣312;第二级磁环32;第二级磁环下瓣321;第二级磁环上瓣322;滤波板组件40;接地点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其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内;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相互平行设置,且从所述输入端开始呈竖向叠层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内,且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从所述输入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的中间位置并延伸至所述输出端;铜排包塑支架,套设在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正极铜排和所述负极铜排与第一级磁环和第二级磁环之间;滤波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其通过取电螺丝与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内设置有第一磁环安装槽和第二磁环安装槽,所述第一级磁环安装在所述第一磁环安装槽里,所述第二级磁环安装在所述第二磁环安装槽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环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磁环安装槽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倒钩在所述第一级磁环和所述第二级磁环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一级磁环和所述第二级磁环固定在所述第一磁环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磁环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磁干扰滤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晓强钟鹏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