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07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8
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包括: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催化剂、黑色色浆;所述B组份包括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油5~30份、含氢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抑制剂;所述的第一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粘度为200~100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封胶
,具体涉及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

技术介绍

[0002]灌封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属于液体状,具有流动性,胶液黏度根据产品的材质、性能、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灌封胶完全固化后才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固化后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尘、绝缘、导热、保密、防腐蚀、耐温、防震的作用。电子灌封胶种类非常多,从材质类型来分,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主要为3种,即环氧树脂灌封胶、有机硅树脂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而这三种材质灌封胶又可细分几百种不同的产品。灌封是聚氨脂树脂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已广泛地用于电子器件制造业,是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绝缘材料。
[0003]目前经过检索较为接近的技术有如下四种,1)中国专利CN202011295341.8公布了一种高导热且成本较低的灌封胶,其类型为单组分缩合型硅橡胶,粘度比较高,在固化过程中无法充分消泡,容易造成产品缺陷,且其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不能符合欧盟环保的要求;2)中国专利CN202010788500.1中的灌封胶具有低密度低粘度高导热的特点,但其采用石墨烯、氮化铝不仅成本非常高,而其粉体总量比较少且无高效阻燃剂的情况下,其阻燃性能不能够太理想;
[0004]3)中国专利CN201910409029.8公开了一系列兼具了导热和轻质化的灌封胶,但石墨烯需要进行预处理,工艺复杂,且其本身价格比较高,同时无法兼顾粘度,使得施工流平性能不理想,使用氯铂酸催化剂无法符合环保要求;4)中国专利CN201911425331.9公布的一系列低粘度且拉伸性能较好的灌封胶,粘度范围为4000~5500cps,会存在一定的触变性,粘度降到4000以下会更加理想,且其成本也会高于市场指导价。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更低的成本、更为优良的绝缘、导热、阻燃以及施工性能的液体灌封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粘度、高导热、高绝缘性、阻燃的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
[0006]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包括: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催化剂、色浆;所述B组份包括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抑制剂;所述的第一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粘度为200~1000mpa
·
s,乙烯基在第一乙烯基硅油中质量百分含量为0.1%~1.5%;所述的第二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粘度为20~150mpa
·
s,乙烯基在第二乙烯基硅油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
[0007]乙烯基硅油主要有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端乙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可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粘度和乙烯基含量的产品。含氢硅油与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
油共同构成液体灌封胶的基础胶料。
[0008]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一种粘度在200~1000mpa
·
s的第一乙烯基硅油结合粘度为20~150mpa
·
s的第二乙烯基硅油,利用第二乙烯基硅油的超低粘度性能实现液体灌封胶的高流动性,以达到在电路板等凹凸不平物体上面的灌封胶快速流平性能,第一乙烯基硅油相对较高的粘度实现灌封胶的固化性能。目前一般的灌封胶中是不能使用粘度为20~150mpa
·
s的乙烯基硅油,因为使用后是无法快速固化的。补强填料主要用于提高液体灌封胶的拉伸强度。
[0009]氢氧化铝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无机填料,助燃剂使用。
[0010]所述的A组份各成份的重量份为:第一乙烯基硅油50~150份、第二乙烯基硅油5~30份、补强填料15~200份、氢氧化铝30~300份、催化剂0.03份~2.0份、黑色色浆0.2份~1.5份。
[0011]所述的B组份各成份的重量份为:第一乙烯基硅油50~150份、第二乙烯基硅油5~30份、含氢硅油1.5份~10份、补强填料15~200份、氢氧化铝30~300份、抑制剂0.01份~1.0份。
[0012]所述的补强填料为乙烯基硅树脂、MQ树脂、石英粉、硅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所述的含氢硅油粘度为20~300mpa
·
s,氢在含氢硅油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1.00%
[0014]所述的氢氧化铝粒径为0.5μm~100μm
[0015]所述的催化剂为铂金催化剂,所述的铂金催化剂包括铂~乙烯基硅氧烷络合物或铂~炔烃基络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0016]所述抑制剂为4

乙炔基
‑4‑
环己醇、乙烯基环己醇、多乙烯基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7]所述色浆为黑色色浆,包括色粉和甲基硅油。
[0018]所述的A组份制备方法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9]步骤一:将50~150份第一乙烯基硅油、5~30份第二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色浆在室温下进行高速分散,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3h,边分散边抽真空;
[0020]步骤二:加入铂金催化剂,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边分散边抽真空,制得A组份;
[0021]所述的B组份制备方法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22]步骤一:将50~150份第一乙烯基硅油、5~30份第二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色浆在室温下进行高速分散,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3h,边分散边抽真空;
[0023]步骤二:加入抑制剂,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边分散边抽真空,制得B组份;
[0024]最后将上述A组份、B组份按质量比1:1进行混合制得灌封胶,灌封胶粘度为1500~4000mpa
·
s,导热率为0.5~2.5W/m
·
k,击穿电压大于23kV/mm,阻燃性能为UL94 V0级。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粘度在200~1000mpa
·
s的第一乙烯基硅油结合粘度为20~150mpa
·
s的第二乙烯基硅油利用20~150mpa
·
s的第二乙烯基硅油实现快速流平性能,
200~1000mpa
·
s的第一乙烯基硅油控制灌封胶的粘度以及配合补强填料确保液体灌封胶的拉伸强度以及室温固化流平成型性能。
[0026]本专利技术成份配比优点如下:
[0027]1.所用原料比较普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28]2.粘度1500

4000mpa
·
s,低粘度有利于在形状不规则的电子元器件中进行施工、流平,能够保证产品的绝缘、抗震、缓冲性能;
[0029]3.导热系数0.5

2.5W/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包括: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催化剂、色浆;所述B组份包括第一乙烯基硅油、第二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补强填料、氢氧化铝、抑制剂;所述的第一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粘度为200~1000mpa
·
s,乙烯基在第一乙烯基硅油中质量百分含量为0.1%~1.5%;所述的第二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粘度为20~150mpa
·
s,乙烯基在第二乙烯基硅油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份各成份的重量份为:第一乙烯基硅油50~150份、第二乙烯基硅油5~30份、补强填料15~200份、氢氧化铝30~300份、催化剂0.03份~2.0份、黑色色浆0.2份~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份各成份的重量份为:第一乙烯基硅油50~150份、第二乙烯基硅油5~30份、含氢硅油1.5份~10份、补强填料15~200份、氢氧化铝30~300份、抑制剂0.01份~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填料为乙烯基硅树脂、MQ树脂、石英粉、硅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氢硅油粘度为20~300mpa
·
s,氢在含氢硅油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固化流平成型的液体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铝粒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惠杨海涛王超马洁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商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