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04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包括卸压筒及贯穿所述卸压筒并与之滑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卸压筒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传动杆连接的发力结构,第二承接板和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一承接板通过限位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外侧,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之间安装有与两者固定的锥形弹簧,所述第一承接板通过安装于所述卸压筒上的随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卸压箱,所述卸压箱转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上,本申请通过传动杆所受的力驱使卸压箱的转动角度,从而使传动杆所受的力越大相应的阻力越大,使其在高强度颠簸路段依然有较高的支撑性,实用性非常高。实用性非常高。实用性非常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悬架系统是指车身、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个连接结构系统,而这个结构系统包含了避震器、悬架弹簧、防倾杆、悬吊副梁、下控臂、纵向杆、转向节臂、橡皮衬套和连杆等部件。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因地面的变化而受到震动及冲击,这些冲击的力量其中一部份会由轮胎吸收,但绝大部分是依靠轮胎与车身间的悬架装置来吸收的。
[0003]而现有的悬架在避震/减震上的数值均为而定的,因此在一些颠簸路段会出现支撑力不足或支撑力过大减震效果差的情况,不能更具颠簸程度自适应调节;
[0004]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包括:
[0008]卸压筒及贯穿所述卸压筒并与之滑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卸压筒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传动杆连接的发力结构;
[0009]第二承接板和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一承接板通过限位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外侧,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之间安装有与两者固定的锥形弹簧,所述第一承接板通过安装于所述卸压筒上的随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
[0010]卸压箱,所述卸压箱转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上,所述卸压箱朝向所述卸压筒的一侧依次开设有多个孔径不同的卸压孔,所述卸压筒上开设有与所述卸压孔连通的通孔,所述卸压箱通过安装于所述卸压箱外侧的传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力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外侧并与所述卸压筒内侧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
[0012]所述传动杆外侧开设有螺槽,所述传动杆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螺槽配合并与所述卸压筒内侧固定的传动件,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是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板内侧并与之一体成型的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与对称开设于所述卸压筒两侧的限位槽滑动配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随动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板一侧并与之一体成型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侧安装有与之螺纹配合并转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上的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滑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螺杆上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侧插放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外侧开设有与所述传动槽适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滑杆通过与之转动连接的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
[0016]所述传动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限位滑杆。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端部的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上圆周等距固定有多个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调节件一体成型的倾斜块,所述倾斜块与安装于所述卸压箱外侧的受力结构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受力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卸压箱上的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上圆周等距开设有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所述倾斜块配合。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卸压筒和所述传动杆上均安装有连接件。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车辆的颠簸力传动至传动杆上通过传动杆的竖立下降使得第二承接板和第一承接板相对运动,从而降低压缩锥形弹簧的运动行程,使减震的效率得到提升;
[0021]其次,本申请通过传动杆所受的力驱使卸压箱的转动角度,从而使传动杆所受的力越大相应的阻力越大,使其在高强度颠簸路段依然有较高的支撑性,实用性非常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0024]图3为图1的四分之一剖面图。
[0025]图4为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中卸压孔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7]图中:1、卸压筒;2、第一承接板;3、锥形弹簧;4、限位槽;5、传动杆;6、第二承接板;7、连接板;8、传动带;9、限位滑杆;10、螺杆;11、螺纹套筒;12、卸压箱;13、调节件;14、传动盘;15、活动槽;16、限位凸起;17、承接盘;18、活塞;19、螺槽;20、传动件;21、第二限位槽;22、传动槽;23、卸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0]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包括:
[0031]卸压筒1及贯穿所述卸压筒1并与之滑动连接的传动杆5,所述卸压筒1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传动杆5连接的发力结构;
[0032]所述发力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5外侧并与所述卸压筒1内侧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18;
[0033]所述传动杆5外侧开设有螺槽19,所述传动杆5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螺槽19配合并与所述卸压筒1内侧固定的传动件20,所述传动杆5连接所述传动结构,请参阅图3;
[0034]其中,在所述传动杆5竖立受力下降时通过所述传动件20与所述螺槽19的配合驱使所述传动杆5在下降的同时进行转动,以将转动的力传递至随动的结合,使其工作;
[003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件20内侧对称安装有与所述螺槽19适配的凸起。
[0036]第二承接板6和第一承接板2,所述第二承接板6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5上,所述第一承接板2通过限位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1外侧,所述第一承接板2和所述第二承接板6之间安装有与两者固定的锥形弹簧3,所述第一承接板2通过安装于所述卸压筒1上的随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5;
[0037]其中,在所述传动杆5和所述第二承接板6受力下降带动发力结构工作,以驱使所述传动杆5转动,在所述传动杆5转动时通过随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一承接板2上升,以降低减震所需时间;
[0038]所述限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卸压筒(1)及贯穿所述卸压筒(1)并与之滑动连接的传动杆(5),所述卸压筒(1)内侧安装有与所述传动杆(5)连接的发力结构;第二承接板(6)和第一承接板(2),所述第二承接板(6)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5)上,所述第一承接板(2)通过限位结构滑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1)外侧,所述第一承接板(2)和所述第二承接板(6)之间安装有与两者固定的锥形弹簧(3),所述第一承接板(2)通过安装于所述卸压筒(1)上的随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5);卸压箱(12),所述卸压箱(12)转动安装于所述卸压筒(1)上,所述卸压箱(12)朝向所述卸压筒(1)的一侧依次开设有多个孔径不同的卸压孔(23),所述卸压筒(1)上开设有与所述卸压孔(23)连通的通孔,所述卸压箱(12)通过安装于所述卸压箱(12)外侧的传动结构连接所述传动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力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杆(5)外侧并与所述卸压筒(1)内侧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18);所述传动杆(5)外侧开设有螺槽(19),所述传动杆(5)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螺槽(19)配合并与所述卸压筒(1)内侧固定的传动件(20),所述传动杆(5)连接所述传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锥形弹簧减震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是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承接板(2)内侧并与之一体成型的两个限位凸起(16),两个所述限位凸起(16)与对称开设于所述卸压筒(1)两侧的限位槽(4)滑动配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波李国强肖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