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52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移动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绕线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收线装置的收卷辊都是固定的,不能把电缆线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上的问题,达到了在收卷辊上均匀缠绕电缆线的目的。了在收卷辊上均匀缠绕电缆线的目的。了在收卷辊上均匀缠绕电缆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辅助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加工完成后,为了运输和使用方便,需要将生产出来的电缆收卷在收线盘上,缠绕成捆后才能出厂销售。目前通常采用电缆收线机将电缆收卷到收线盘上,电缆收线机是一种可以将电缆缠绕在收线盘上的机械设备,是电缆出厂前必备的设备之一。
[0003]但是,传统在对电缆线进行收卷时,收卷辊都是固定在某个固定位置的,这样电缆线只能缠绕在收卷辊的某个固定位置,使得收卷辊在收卷电缆线时不能均匀缠绕在收卷辊的每一处。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收线装置的收卷辊都是固定的,不能把电缆线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传统的收线装置的收卷辊都是固定的,不能把电缆线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上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绕线装置。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底板的下端,工作时,在支撑腿的作用下使得整体装置可以更加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主动轮、从动轮、第二电机和皮带,位于前端所述往复丝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位于后端所述往复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底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出轴端与位于前端所述往复丝杆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开启第二电机,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位于前端的往复丝杆转动,位于前端的往复丝杆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带动位于后端的往复丝杆转动,这样位于前端和后端的往复丝杆可以同时转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滚轮设置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底板
的上端,工作时,在第一轴承座和滚轮的作用下使得在移动板进行移动时,会直接与滚轮相接触而不会直接与底板相接触,这样减小了移动板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绕线装置包括转轴、滑动座、收卷辊、挤压盘、第一支撑板和第一电机,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座,位于左端所述滑动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位于左端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盘,位于左端所述滑动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出轴端与位于左端所述转轴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右端所述滑动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位于右端所述转轴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挤压盘,位于左端所述挤压盘和位于右端所述挤压盘之间夹持有收卷辊,工作时,当收卷辊在两挤压盘之间被挤压固定住时,可以开启第一电机,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位于左端的转轴转动,位于左端的转轴转动带动位于左端的挤压盘转动,这样位于左端的挤压盘结合着位于右端的挤压盘使得收卷辊发生转动,这样收卷辊就可以对电缆进行收卷了。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螺纹杆与滑动座之间的螺纹形状为三角形,工作时,由于三角螺纹具有自锁性,使得在双向螺纹杆不发生转动时,滑动座可以牢牢的固定在双向螺纹杆的圆周面上。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滑动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对称分布在双向螺纹杆的前后两端,工作时,在导向杆的作用下使得滑动座可以稳定的进行移动。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诉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手柄、转动杆、第二轴承座、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移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转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工作时,转动手柄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双向螺纹杆发生转动。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中,通过挤压盘、第一电机、移动板、第二支撑板、主动轮、从动轮、第二电机、皮带,往复丝杆、滑动块,移动座和收卷辊的配合下,当开始收卷电缆线时,把收卷辊固定在两挤压盘之间,然后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使得收卷辊发生转动,收卷辊转动可以对电缆箱进行缠绕,同时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位于前端的往复丝杆转动,位于前端的往复丝杆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带动位于后端的往复丝杆转动,这样位于前端和后端的往复丝杆可以同时转动,往复丝杆转动带动滑动块进行往复运动,滑块往复运动带动移动板往复运动,在移动板的作用下使得收卷辊往复运动,这样就可以把电缆线缠绕在收卷辊的不同位置,使得电缆线在收卷辊上缠绕的更加均匀,解决了传统的收线装置的收卷辊都是固定的,不能把电缆线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上的问题,达到了在收卷辊上均匀缠绕电缆线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主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二主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图4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支撑腿;3、滚轮;4、滑动座;5、第一滑动槽;6、双向螺纹杆;7、手柄;8、导向杆;9、挤压盘;10、收卷辊;11、第一支撑板;12、第一电机;13、滑动块;14、第二滑动槽;15、第一轴承座;16、往复丝杆;17、主动轮;18、皮带;19、第二电机;20、第二支撑板;21、从动轮;22、转轴;23、第二轴承座;24、转动杆;25、第一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7、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4),所述第二滑动槽(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6),所述往复丝杆(16)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7),所述移动板(2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移动板(27)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所述第一滑动槽(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6),所述双向螺纹杆(6)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绕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设置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底板(1)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20)、主动轮(17)、从动轮(21)、第二电机(19)和皮带(18),位于前端所述往复丝杆(16)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7),位于后端所述往复丝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1),所述主动轮(17)和从动轮(21)之间通过皮带(18)连接,所述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0),所述第二支撑板(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的出轴端与位于前端所述往复丝杆(16)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15),所述第一轴承座(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3),所述第一轴承座(15)和滚轮(3)设置有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底板(1)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万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