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46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包括中部缆芯与包覆于中部缆芯的隔绝层、屏蔽层Ⅱ、Ⅲ、护套层,中部缆芯由多根缆芯Ⅰ绞合而成,缆芯Ⅰ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导线设有绝缘层,绝缘层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烧结而成,中部缆芯外依次包覆隔绝层、屏蔽层Ⅱ、Ⅲ、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载流量大,导体采用镀银多芯绞合且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进行绕包,大大提升导线的载流量;屏蔽性能好,导线外面采用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屏蔽,大大减少缆芯之间的相互串扰、整体缆芯外再使用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屏蔽和镀银铜扁带编织屏蔽的组合屏蔽,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的屏蔽性能。的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当今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布线系统的传输速率在稳步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干扰的脆弱性,传输信息的频率越高,信号的敏感性增加,同时它们的能量越来越弱,越容易受到干扰,此外布线系统中布线空间的约束,导致不能增加导线的截面积来满足大载流量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屏蔽、高绝缘性、高抗震性的电力电缆(公开号CN 109448894A),支撑圈内部设置有导引芯,导引芯与支撑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三,支撑叉适应支撑连接电缆芯,电缆芯由里向外依次围绕电缆芯设置有色带层、屏蔽层三、绝缘层二和屏蔽层二,色带层为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混合不同颜色的色素分别涂设到各个电缆芯表面,电缆芯、支撑架之间均填充有填充层。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电缆强度,保证电缆的屏蔽效果和绝缘效果,提高电缆抗震性能,方便工人分辨电缆芯的高屏蔽、高绝缘性、高抗震性的电力电缆,通过在电缆芯上包覆屏蔽层二、绝缘层二、屏蔽层三,并增加绝缘层、屏蔽层的厚度,在缆芯外设置绝缘层三,加强整体绝缘屏蔽效果,但是降低了电缆的柔软度,工人布置电缆时,在需要弯折防止电缆时,影响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载流量、屏蔽性能优越的特种控制电缆。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包括中部缆芯与包覆于中部缆芯的隔绝层、屏蔽层Ⅱ、屏蔽层Ⅲ、护套层,所述中部缆芯由多根缆芯Ⅰ绞合而成,缆芯Ⅰ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导线设有绝缘层,绝缘层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烧结而成,所述中部缆芯外依次包覆隔绝层、屏蔽层Ⅱ、屏蔽层Ⅲ、护套层。
[0007]进一步,缆芯Ⅰ内导线Ⅰ、导线Ⅱ互相绞合,外部包覆屏蔽层Ⅰ,屏蔽层Ⅰ由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而成,形成组合屏蔽,有效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
[0008]进一步,导线内的导体为镀银铜绞线,由19根芯线绞合而成,每根芯线的线径为Ф0.203,导体外包覆绝缘层。导体为多芯导体,散热好,抗趋服性好,载流量比单根导体大。
[0009]进一步,导线的外径为1.30

1.40mm。
[0010]进一步,缆芯Ⅰ设置四根,四根缆芯Ⅰ互相绞合组成缆芯,缆芯外部包覆隔绝层,隔绝层由无纺布绕包而成。
[0011]进一步,屏蔽层Ⅱ由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而成,屏蔽层Ⅲ由镀银铜扁带编织而成,编织密度大于90%,护套层由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熔融挤包而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载流量大,导体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进行绕包,其耐温等级高、机械强度高,能满足导线温度过高给绝缘
层带来的破坏,大大提升了导线的载流量;
[0013]2、屏蔽性能好,导线外面采用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屏蔽,铝箔屏蔽可以100%覆盖电缆,大大减少缆芯之间的相互串扰,且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
[0014]3、导线内的导体为多芯导体,散热好,抗趋服性好,载流量比单根导体大,且外表面镀银,增加了导电性能,从而增加载流量;
[0015]4、整体缆芯外再使用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屏蔽和镀银铜扁带编织屏蔽的组合屏蔽,屏蔽层Ⅲ编织密度大于90%,编织屏蔽具有较低的临界电阻,抵抗电磁干扰最有效,而铝箔屏蔽抵抗射频干扰最有效,两者组合能有效面对高低频混合干扰场,有效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缆芯Ⅰ;2、屏蔽层Ⅰ;3、隔绝层;4、屏蔽层Ⅱ;5、屏蔽层Ⅲ;6、护套层;7、导线Ⅰ;8、导线Ⅱ;9、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包括中部缆芯与包覆于中部缆芯的隔绝层3、屏蔽层Ⅱ4、屏蔽层Ⅲ5、护套层6,中部缆芯由多根缆芯Ⅰ1绞合而成,缆芯Ⅰ1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导线设有绝缘层9,绝缘层9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烧结而成,中部缆芯外依次包覆隔绝层3、屏蔽层Ⅱ4、屏蔽层Ⅲ5、护套层6。导体采用镀银多芯绞合且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进行绕包,其耐温等级高、机械强度高,能满足导线温度过高给绝缘层带来的破坏,大大提升了导线的载流量。
[0020]缆芯Ⅰ1内导线Ⅰ7、导线Ⅱ8互相绞合,外部包覆屏蔽层Ⅰ2,屏蔽层Ⅰ2由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而成。导线内的导体为镀银铜绞线,由19根芯线绞合而成,每根芯线的线径为Ф0.203,导体外包覆绝缘层9。导线的外径为1.30

1.40mm。电缆屏蔽性能好,导线外面采用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屏蔽,铝箔屏蔽可以100%覆盖电缆,大大减少缆芯之间的相互串扰,且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导线内的导体为多芯导体,散热好,抗趋服性好,载流量比单根导体大,且外表面镀银,增加了导电性能,从而增加载流量。
[0021]缆芯Ⅰ1设置四根,四根缆芯Ⅰ1互相绞合组成缆芯,缆芯外部包覆隔绝层3,隔绝层3由无纺布绕包而成。屏蔽层Ⅱ4由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而成,屏蔽层Ⅲ5由镀银铜扁带编织而成,护套层6由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熔融挤包而成。整体缆芯外再使用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屏蔽和镀银铜扁带编织屏蔽的组合屏蔽,屏蔽层Ⅲ5编织密度大于90%,编织屏蔽具有较低的临界电阻,抵抗电磁干扰最有效,而铝箔屏蔽抵抗射频干扰最有效,两者组合能有效面对高低频混合干扰场,有效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护套层6耐温等级可以达到200℃。既可以起到耐高温的要求,同时也是阻燃材料,保证了产品的耐火阻燃性。
[00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包括中部缆芯与包覆于中部缆芯的隔绝层、屏蔽层Ⅱ、屏蔽层Ⅲ、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缆芯由多根缆芯Ⅰ绞合而成,缆芯Ⅰ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导线设有绝缘层,绝缘层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烧结而成,所述中部缆芯外依次包覆隔绝层、屏蔽层Ⅱ、屏蔽层Ⅲ、护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Ⅰ内导线Ⅰ、导线Ⅱ互相绞合,外部包覆屏蔽层Ⅰ,屏蔽层Ⅰ由聚酰亚胺/铝箔复合带绕包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流量高屏蔽特种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内的导体为镀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冬冬顾天宇张仁杰吴丹甄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