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37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储存器,特别是一种电量储存、AC和DC充电、电量检测、DC升压输出等适用于交流和直流双向均能充电的能量储存器。其包括电芯、充电接口、供电接口,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给电芯充电,电芯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能量储存器中包括AC-DC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充电接口与AC-DC转换单元输入端连接,外界交流电通过AC-DC转换单元转换成直流电后输入给充电管理单元,充电管理单元控制直流电给电芯供电,电信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充电管理单元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多样,极大的方便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能量储存器,特别是一种电量储存、AC和DC充电、 电量检测、DC升压输出等适用于交流和直流双向均能充电的多功能便携式能量 储存器。技术背景目前,公知
中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即POWERBANK)均是采用一 个内置电芯作为能量存储器,电芯经过专用的充电器充电后存储电能,使用时, 电芯输出电能,经过一个升压电路升压后,将输出电压提高到5V对外供电。现 有技术中的能量存储器存在其自身的不足,现有技术中的能量存储器只能用DC 充电方式给其内置的电芯充电,但其配置的充电器发生故障或没有专用的充电 转接头时,可能会发生无法充电的问题,同时使用者外出时,需携带与之配套 的充电器或充电转接头,给携带带来很多不便。现有技术中的能量存储器没有 电量检测功能,使用者在携带外出前不知道其内部电量的多少,给使用带来很 多不便。现有技术中的能量存储器在充电时不能放电,放电时不能充电,而且 不能通过电脑USB接口充电,也不能通过USB接口进行放电,使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只能采用直流电进行充电 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其在输入接口处连接有 降压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稳压电路,可将高压交流市电转化成低压直流电, 并通过稳压电路稳压后给本技术中的电芯充电,以实现交直流两用充电的优点。本技术还在内部控制单元上连接有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本技术 中的电芯内的电量多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便携式能量存储器无法指示电芯内电量多少的问题。本技术还增加了一个输入USB接口与充电管理单元连接, 可通过USB接口给本技术充电;本技术还增加了一个输出USB接口与 供电接口并联连接,可通过USB接口输出供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储 存器,包括电芯、充电接口、供电接口,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给电芯充电, 电芯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能量储存器中包括AC-DC转换单元、控制单元、 充电管理单元,充电接口与AC-DC转换单元输入端连接,外界交流电通过 AC-DC转换单元转换成直流电后输入给充电管理单元,充电管理单元控制直流 电给电芯供电,电信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充电管理单元工 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能量储存器中包括有输入USB接口 ,输入USB接口分别与充电管理 单元电源输入端和供电接口连接。所述的AC-DC转换单元包括降压部分、交直流转换部分、稳压部分,外界 交流电通过降压部分降压后输入交直流转换部分,经交直流转换部分转换成直 流电后输入给稳压部分,输出稳定电压至充电管理单元。所述的降压部分采用阻容降压电路。所述的控制单元数据端上连接有指示电芯电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二 极管。所述的充电接口火线上串联连接有保险管。所述的能量储存器中包括有输出USB接口,输出USB接口与供电接口并联 连接。所述的输入USB接口与供电接口之间、充电管理单元与供电接口之间分别 设有场效应管,各场效应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数据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可利用外接 直流电对本技术进行充电,也可利用外接交流电对本技术进行充电, 还可通过USB接口利用电脑对本技术进行充电,充电方式多样,使用灵活。 本技术内部还设有电量指示灯,能方便的知道本技术内的电芯电量。 本技术内设有电池过放保护、输出过流保护等模块,可有效地保护本实用 新型不被损坏。本技术可以通过供电接口或通过USB接口给外部供电,供 电方式灵活多样。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 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看附图1和附图2,本技术主要包括AC-DC转换单元、控制单元、 充电管理单元、充电接口、供电接口、电芯等几部分构成,充电接口、供电接 口和电芯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电芯作为本技术的储能元件,用来存储电能。本技术采用交流市电进行供电,交流市电通过降压部分降压后输 入给交直流转换部分,本实施例中,降压部分采用阻容降压电路,其中,在零线与火线之间串联连接有电阻RX1和电阻RX2,与串联的电阻RX1和电阻RX2 并联连接有电容CX1,火线上还串联连接有电阻R1和电感L1,本技术中, 通过此电路将交流市电转换成低压交流电,输入给交直流转换部分。为了防止 高压脉冲对本技术造成的损坏,在本实施例中的零线和火线之间串联连接 有压敏电阻MOVl,在电源输入的火线上串联连接有保险管F1,以防止电流过 大而对本技术造成损坏。经降压部分降压后的交流市电通过整流桥转换成 近似低压直流电,输入至AC-DC芯片Ul中,经过AC-DC芯片Ul转换成直流 电后输出给稳压部分。本实施例中,AC-DC芯片Ul采用LD7535芯片。本实施 例中,稳压部分采用光电耦合器U2和可调稳压电源U3组成。光电耦合器U2 内的发光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ZD1串联连接在电源正极和地之间,光电耦合器 U2内的光敏三极管连接在AC-DC芯片Ul中的FB引脚上,AC-DC芯片Ul的 电源输出引脚0UT连接在场效应管Q1的控制端上,场效应管Q1连接在AC-DC 芯片Ul的SENSE引脚和电源正极之间。本实施例中,可调稳压电源U3采用 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L431,可调稳压电源U3的调节控制端上连接有串联的电 阻R31和电阻R32,通过调节电阻R31和电阻R32,可精确的调节和控制可调 稳压电源U3的输出电压大小。可调稳压电源U3输出至充电管理单元,本实施 例中,充电管理单元的核心芯片采用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锂电池充电器电路 U4采用CN3052A芯片。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的正电源输入端通过串联的二极 管D6和场效应管Q2A与电源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2A的控制端连接在电阻 R12和电阻R13之间,电阻R12和电阻R13串联连接,电阻R12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13通过串联连接的二极管D5和电容C19接地,二极管D5的正极与 电阻R13连接,电阻R13与二极管D5的公共端通过场效应管Q3A与电源正极 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的正电源输入端连接,供电接 口的正极通过依次串联连接的稳压二极管ZD5、电阻R14、电阻R15与电源正 极连接,场效应管Q3A的控制端连接在电阻R14和电阻15的公共端上。当供 电接口上没有插接用电设备时,场效应管Q3A不导通,场效应管Q2A导通,正 电源通过场效应管Q2A给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供电;当供电接口上插接有用 电设备时,场效应管Q3A导通,导通的场效应管Q3A将场效应管Q2A的控制 端拉低至低电平,场效应管Q2A不导通,正电源停止给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 供电,直接输出至供电接口。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的BAT端与电芯的正极连 接,给电芯供电,本实施例中,电芯采用锂电池BAT。锂电池充电器电路U4 的使能端CE和充电状态指示端CHAR分别与单片机U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包括电芯、充电接口、供电接口,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给电芯充电,电芯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其特征是:所述的能量储存器中包括AC-DC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充电接口与AC-DC转换单元输入端连接,外界交流电通过AC-DC转换单元转换成直流电后输入给充电管理单元,充电管理单元控制直流电给电芯供电,电芯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充电管理单元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包括电芯、充电接口、供电接口,外接电源通过充电接口给电芯充电,电芯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其特征是所述的能量储存器中包括AC-DC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充电接口与AC-DC转换单元输入端连接,外界交流电通过AC-DC转换单元转换成直流电后输入给充电管理单元,充电管理单元控制直流电给电芯供电,电芯通过供电接口给外部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充电管理单元工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能量 储存器中包括有输入USB接口 ,输入USB接口分别与充电管理单元电源 输入端和供电接口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能量存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 AC-DC转换单元包括降压部分、交直流转换部分、稳压部分,外界交流 电通过降压部分降压后输入交直流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