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29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在壳体的下部、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的侧面设置蜗轮蜗杆减速单元,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杆与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固连,在壳体的上部设置伸缩推杆单元,伸缩推杆单元的推力输出端位于壳体外、枪械的扳机运动方向后端与扳机接触,曲柄摇杆单元置于壳体内、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与伸缩推杆单元之间,曲柄摇杆单元的曲柄与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轮固连、摇杆与伸缩推杆单元的动力输入端铰接,连接单元置于壳体的上方,连接单元的上端绕接在枪械上、下端与壳体固连。下端与壳体固连。下端与壳体固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枪械自动控制,是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武器系统,具体说是枪械问世至现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配备简易机械瞄具,扣动扳机射击目标;第二个阶段配备了光学瞄准镜,对目标测距、瞄准再扣动扳机射击,提高武器的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第三个阶段配备新式光电瞄准系统,实现昼夜对典型目标进行自动识别、跟踪、测距、自动解算弹道等功能,给出更为精确的瞄准点,扣动扳机击打目标。现有枪械射击过程均由射手扣动扳机击打目标,随着现代军事化武器的不断发展,对于武器设备的自动化不断提高,无人武器、自动武器需求的不断加大,为了克服射击过程中发射时机的延误、射手晃动等问题,实现自动化精准打击,特此专利技术此专利用于实现枪械的自动击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驱动单元、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伸缩推杆单元、曲柄摇杆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在壳体的下部、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的侧面设置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单元,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杆与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固连,在壳体的上部设置所述伸缩推杆单元,伸缩推杆单元的推力输出端位于壳体外、枪械的扳机运动方向后端与扳机接触,以推动扳机运动,所述曲柄摇杆单元置于壳体内、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与伸缩推杆单元之间,曲柄摇杆单元的曲柄与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轮固连、摇杆与伸缩推杆单元的动力输入端铰接,所述连接单元置于壳体的上方,连接单元的上端绕接在枪械上、下端与壳体固连。
[0005]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编码器和电气接插件,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电机置于壳体的下部一侧并固连,所述编码器置于电机侧面并固连,用于采集信号,进行位置控制,所述电气接插件置于壳体上并固连,电气接插件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输出端均分别与电机和编码器连接。
[0006]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单元包括蜗杆、旋转轴、第一滚动轴承、蜗轮和锁紧螺钉,所述蜗杆置于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的侧面,蜗杆与电机动力轴固连,所述旋转轴置于蜗杆的上方、且轴线与蜗杆轴线垂直,旋转轴的一端通过作为支撑套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与壳体固连,所述蜗轮套接在所述旋转轴上、且通过锁紧螺钉固连,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0007]所述伸缩推杆单元包括连接推杆、调节螺钉和推辊,所述连接推杆的第一端设置连接凸台,连接凸台设置铰接孔,铰接孔轴线与连接推杆轴线垂直,所述连接推杆的第二端
设置内孔、同时设置轴向的导向槽,所述调节螺钉头部位于连接推杆外、杆部伸入连接推杆内,所述推辊置于连接推杆的导向槽处、连接推杆外侧,推辊的连接端穿装在导向槽内、端头伸入连接推杆内、套接在调节螺钉上并螺纹连接,推辊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枪械的扳机运动方向后端与扳机接触,以推动扳机运动。
[0008]所述伸缩推杆单元的推辊包括连接轴、主轴、套筒和挡圈,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穿装在导向槽内、端头伸入连接推杆内、套接在调节螺钉上并螺纹连接,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轴固连,所述套筒套接在所述主轴上并间隙配合,所述挡圈置于套筒的侧面、套接在主轴上并固连。
[0009]所述曲柄摇杆单元包括曲柄、摇杆、第二滚动轴承和铰接轴,所述曲柄置于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轮侧面,曲柄的固定端与蜗轮固连,所述摇杆的主动端套接在所述曲柄的传动端上、且通过作为支撑套的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固连,摇杆的从动端位于伸缩推杆单元连接推杆的连接凸台处、且通过所述铰接轴与连接凸台铰接,以传递动力。
[0010]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体和绑带,所述连接体置于壳体上面并固连,所述绑带穿装在连接体内、绕接在枪械的枪身上,绑带的两个端头通过搭扣搭接固连。
[0011]所述连接单元的绑带为金属扎带或金属绑带。
[0012]本专利技术的动作过程是:将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通过绑带固定在枪械上,伸缩推杆单元的推辊与扳机接触,通过驱动单元与外部电源连接,向编码器输入射击诸元,电机转动带动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驱动曲柄摇杆单元的曲柄转动输出动力,由曲柄摇杆单元的摇杆通过铰接轴推动伸缩推杆单元的连接推杆往复移动,连接推杆带动推辊移动,从而推动扳机运动进行击发。通过旋动伸缩推杆单元的调节螺钉,使推辊沿导向槽移动,以调节推辊与扳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扣动扳机的动力。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实现了扳机扣动的全自动化,克服枪械射击过程中发射时机延误,射手晃动问题,实现对目标的自动化精准打击。其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不仅能够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而且能够进行减速运动并起到位置自锁作用,其伸缩推杆单元的调节螺钉,能够使推辊沿导向槽移动,以调节推辊与扳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扣动扳机的动力。具有高灵活度、高精准度、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的拆去电气接插件的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的蜗轮蜗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的伸缩推杆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的初始待击发位置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的击发位置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与枪械连接(扳机在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与枪械连接(扳机在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壳体,2编码器,3驱动单元,4调节螺钉,5伸缩推杆单元,6推辊,7连接推杆,8连接体,9摇杆,10蜗轮,11曲柄,12蜗杆,13电气接插件,14电机,15第一滚动轴承,16旋转轴,17锁紧螺钉,18第二滚动轴承,19压紧螺钉,20内孔,21连接凸台,22连接轴,23主轴,24套筒,25挡圈,26导向槽,27扳机,28搭扣,29绑带,30枪械,31扳机自动击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

11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它包括壳体1、驱动单元3、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伸缩推杆单元5、曲柄摇杆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壳体1的下部一侧设置所述驱动单元3,在壳体1的下部、驱动单元3的电机14动力轴的侧面设置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单元,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杆12与驱动单元3的电机14动力轴固连,在壳体1的上部设置所述伸缩推杆单元5,伸缩推杆单元5的推力输出端位于壳体1外、枪械30的扳机27运动方向后端与扳机27接触,以推动扳机27运动,所述曲柄摇杆单元置于壳体1内、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与伸缩推杆单元5之间,曲柄摇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驱动单元、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伸缩推杆单元、曲柄摇杆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在壳体的下部、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的侧面设置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单元,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杆与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固连,在壳体的上部设置所述伸缩推杆单元,伸缩推杆单元的推力输出端位于壳体外、枪械的扳机运动方向后端与扳机接触,以推动扳机运动,所述曲柄摇杆单元置于壳体内、蜗轮蜗杆减速单元与伸缩推杆单元之间,曲柄摇杆单元的曲柄与蜗轮蜗杆减速单元的蜗轮固连、摇杆与伸缩推杆单元的动力输入端铰接,所述连接单元置于壳体的上方,连接单元的上端绕接在枪械上、下端与壳体固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编码器和电气接插件,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电机置于壳体的下部一侧并固连,所述编码器置于电机侧面并固连,用于采集信号,进行位置控制,所述电气接插件置于壳体上并固连,电气接插件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输出端均分别与电机和编码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单元包括蜗杆、旋转轴、第一滚动轴承、蜗轮和锁紧螺钉,所述蜗杆置于驱动单元的电机动力轴的侧面,蜗杆与电机动力轴固连,所述旋转轴置于蜗杆的上方、且轴线与蜗杆轴线垂直,旋转轴的一端通过作为支撑套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与壳体固连,所述蜗轮套接在所述旋转轴上、且通过锁紧螺钉固连,蜗杆与蜗轮相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动控制的扳机自动击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推杆单元包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焱段桂茹黄小童于运明王汇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江机民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