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522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结构上包括厚度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复合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子器件的发展呈现高密度化、高集成度的发展趋势。在低温寒冷地区使用电子设备时,既要解决因温度过低,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电器性能、稳定性能,甚至导致电子元器件工作异常或者失效等问题,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薄膜能够保证器件在适宜温度下运行;同时,要尽量减少不同电子元器件间的电磁干扰,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薄膜能够保证其正常工作,因此光热转换与电磁屏蔽一体化的功能薄膜的开发对寒冷地区的设备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0003]目前光热薄膜和屏蔽薄膜分别有报道,但集成两种性能的复合薄膜尚未见报道。现有的能集成光热转换和电磁屏蔽性能的薄膜技术方案包括,向薄膜中加入贵金属颗粒,如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等,或向薄膜中加入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但贵金属复合薄膜制造成本高,碳基复合薄膜工艺复杂,而且这两种方案都无法满足当下柔性电子的发展趋势,在形变后相关性能都会发生下降。液态金属作为一种新兴材料,能够通过物理与化学方法与聚合物基体结合,赋予复合材料不同功能特性。中国专利文献CN111070833A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向聚合物基体中加入片状导热填料和液态金属填料,赋予聚合物导热及电磁屏蔽性能,但该专利技术方案无法赋予复合材料光热转化性能,且屏蔽性能在拉伸后不会或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能够在低温地区使用的,具备良好的集成光热转换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且屏蔽性能在拉伸后会进一步上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包括厚度80

120μm的聚合物高分子层,在所述聚合物高分子层的其中一个面至距离该表面20

40μm的厚度层内镶嵌有多个呈液滴状的液态金属,液滴状的粒径为500nm

2μm,所述液态金属在复合薄膜中的含量为30

60wt%。
[0006]作为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进一步的改进:
[0007]优选的,所述聚合物高分子层的材质为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0008]优选的,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将液态金属和液态金属表面改性剂加入到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中并进行分散,制成1wt%

5wt%的液态金属分散液;
[0011]S2、通过制膜方式将液态金属分散液制成薄膜,然后将薄膜在25℃

100℃下蒸发8h

24h,固化后制得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
[0012]作为上述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改进:
[0013]优选的,所述液态金属表面改性剂为海藻酸盐、硅烷偶联剂、单层石墨烯、单层氮化硼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0014]优选的,所述液态金属和液态金属表面改性剂通过超声进行分散,超声分散的功率为5GHz

8GHz,时间为3min

6min。
[0015]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制膜方式为喷涂、旋涂、平板流延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与传统光热材料对比,液态金属用作填料比贵金属纳米颗粒填料拥有成本更低的优势;而与碳材料相比,液态金属复合薄膜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通过超声或者其他分散方式可以一步制得表面改性的液态金属

高分子溶液或表面改性的液态金属

高分子前驱体溶液,液态金属填料在分散后以液滴形式存在于复合薄膜中,液态金属表面改性剂与液态金属配位形成核壳结构,帮助液态金属在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中分散,同时提高复合薄膜光热性能。制备工艺成本低,方法简单,功能可调,有利于批量生产。
[0018](2)与传统电磁屏蔽材料相比,本专利技术分层结构的设计,一侧致密的高分子层赋予薄膜更好的力学性能,一侧液态金属

高分子复合层则发挥了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的优势,即在一定拉伸比范围内拉伸后屏蔽性能上升,应变范围为1%

150%,解决了单层液态金属高分子复合薄膜力学性能差、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能够满足当下柔性电子发展对材料灵活性的需求。
[0019](3)通过控制超声功率与超声时间精准控制液态金属液滴的粒径分布,赋予功能薄膜优异的光热性能与屏蔽性能,同时能够保证功能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为10dB以上,透明度为50%

75%,在实际使用时能实时监控电子设备工作状态,满足多功能集成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3制得的功能薄膜的扫描电镜(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3]对比例
[0024]一种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25](1)称取5g聚乙烯醇粉末,加入盛有1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95℃油浴加热2h,制得聚乙烯醇水溶液;
[0026](2)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导入准备好的50mm
×
50mm
×
4mm的模具中,在平板流延后,
室温25℃下溶剂蒸发24h,固化后制得聚乙烯醇薄膜。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29](1)称取5g聚乙烯醇粉末,0.2g海藻酸钠作为表面改性剂,加入盛有1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95℃油浴加热2h,制得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水溶液。
[0030](2)称取3g镓铟合金,加入制得的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水溶液,在6KHz下超声5min,形成海藻酸钠包裹的液态金属液滴,获得液态金属

聚乙烯醇溶液。
[0031](3)将液态金属

聚乙烯醇溶液导入准备好的50mm
×
50mm
×
4mm的模具中,在平板流延后,室温25℃下溶剂蒸发24h,固化后制得液态金属功能薄膜1。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的液态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80

120μm的聚合物高分子层,在所述聚合物高分子层的其中一个面至距离该表面20

40μm的厚度层内镶嵌有多个呈液滴状的液态金属,液滴状的粒径为500nm

2μm,所述液态金属在复合薄膜中的含量为30

60wt%。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高分子层的材质为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4.依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将液态金属和液态金属表面改性剂加入到聚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杜宇航丁欣肖超王艳艳郑康刘香兰田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