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81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含有4个碳原子的单体的只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共聚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有4个碳原子的单体的只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共聚物
,具体涉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是一种链状结构的结晶性聚合物,由乙烯基链段和乙烯醇基链段构成(“EVOH的性能及制备要点”,李娟娟,印刷技术,2011年第2期,第46页左栏第1段第1-4行,公开日2011年4月29日)。
[0003]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应用中通常采用熔融加工方式进行生产。然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耐热性能不佳:常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00℃左右,加工过程中的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和故障停机处理后的高温熔融均受分解温度的影响,易造成产品高温黄变,并产生热分解产物,影响产品质量。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10562316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含乙烯及乙烯醇结构单元共聚物组合物,其包括组分A(含乙烯及乙烯醇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组分B(酸,选自无机酸或有机羧酸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有机羧酸选自碳数为2-20的多元羧酸)、组分C(有机酚类或胺类化合物)和组分D(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其中,B组分和D组分的质量含量为0.1%-4.0%,C组分的质量含量为0.01%-1.8%,均以A组分质量为100%计。该方案提高了含乙烯及乙烯醇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其组合物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初始分解温度(T0)分别为211-291℃和236-243℃,最大分解温度(Td)分别为275-377℃和311-315℃。然而,该方案对于含乙烯及乙烯醇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的提高程度有限,无法适应更高加工温度的工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
[0006]除特别说明外,本专利技术所述份数为质量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含羧基的物质、钾盐和钠盐,所述含羧基的物质包括醋酸和含碳碳双键的羧酸。
[0009]进一步,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采用含有一个或两个羧基的化合物。
[0010]进一步,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包括山梨酸、2-己烯酸、3-己烯酸、丁烯二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醇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所述醋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50-2000ppm,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2000ppm。
[0012]进一步,所述钾盐包括碳酸钾、碳酸氢钾、磷酸钾、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钾。
[0013]进一步,钾盐和钠盐的总量为钾盐和钠盐中含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总量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0-3000ppm,且钠盐中含有的钠离子与钾盐中含有的钾离子的
质量比为0.1:1-1:1。
[0014]进一步,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醋酸、含羧基的物质、钾盐和钠盐,所述含羧基的物质包括山梨酸、2-己烯酸、3-己烯酸、丁烯二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醇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醋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50-2000ppm,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2000ppm,钾盐和钠盐的总量为钾盐和钠盐中含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总量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0-3000ppm,且钠盐中含有的钠离子与钾盐中含有的钾离子的质量比为0.1:1-1:1。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保护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聚合得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用氢氧化钠醇解后成型造粒,然后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添加醋酸和含碳碳双键的羧酸进行洗涤,再加入钾盐。
[0017]进一步,所述聚合采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等方法。
[0018]进一步,所述聚合采用溶液聚合。
[0019]进一步,聚合反应采用的溶剂包括醇类溶剂。
[0020]进一步,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碳原子数1-4的醇类,如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正丁醇和叔丁醇等,也可以是上述两种醇类的混合溶剂,或者以上述醇类作为主要成份而含有其他少量成份。
[0021]进一步,聚合所采用的引发剂包括偶氮类引发剂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0022]进一步,偶氮类引发剂包括油溶性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偶氮二环已基甲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等。
[0023]进一步,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包括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异丁酰、过氧化新癸酸特戊酯、过氧化二碳酸双(4-特丁基环己酯)、过氧化特戊酸特戊酯、过氧化醋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等)或无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等)。
[0024]进一步,所述引发剂包括有机过氧类引发剂。
[0025]进一步,以质量份计,配比关系为:溶剂10-40份,醋酸乙烯酯单体60-100份、引发剂0.005-0.3份和乙烯单体5-60份。
[0026]进一步,以质量份计,配比关系为:溶剂10-35份,醋酸乙烯酯单体65-90份、引发剂0.008-0.2份和乙烯单体20-40份。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醇解可采用任意一种方法。
[0028]进一步,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含有一个或两个羧基。
[0029]进一步,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包括山梨酸、2-己烯酸、3-己烯酸、丁烯二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醇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进一步,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2000ppm。
[0031]进一步,清洗过程中添加醋酸和含碳碳双键的羧酸进行洗涤,使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钠离子含量相对于EVOH降低至200-2000ppm,再加入钾盐,控制钠离子与钾盐中含有的钾离子的总量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0-2000ppm且钠离子与钾盐中含有的钾离子的质量比为0.1:1-1:1。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能够进一步提高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耐热性能,起始分解温度可提高至350-370℃,最大分解温度看提高至400-420℃,使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能够适应更高加工温度的工艺需要。
[0034]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能够进一步改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耐热黄变性能。
[003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组合物,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含羧基的物质、钾盐和钠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羧基的物质包括醋酸和含碳碳双键的羧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采用含有一个或两个羧基的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包括山梨酸、2-己烯酸、3-己烯酸、丁烯二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醇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50-2000ppm,所述含碳碳双键的羧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2000pp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钾盐和钠盐的总量为钾盐和钠盐中含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总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质量的200-3000ppm,且钠盐中含有的钠离子与钾盐中含有的钾离子的质量比为0.1:1-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含羧基的物质、钾盐和钠盐,所述含羧基的物质包括醋酸和含碳碳双键的羧酸,其中含碳碳双键的羧酸包括山梨酸、2-己烯酸、3-己烯酸、丁烯二酸、乙烯基乙酸、乙烯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醇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醋酸的含量为相对于乙烯-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玉芹黎园汪清泉何灵芝范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川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