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通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0003]顶推杆作为模具需要进行切割,而切割后的顶推杆需要整理堆放,放入顶推杆堆放箱内,而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完成mst模板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动作单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因此需要研发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劳动强大大、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包括: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输送部(2)、升降部(3)、第二输送带(4)、第三输送带(5)和承载部(6),所述第一输送部(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端,所述升降部(3)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部(2)的一侧,所述升降部(3)适于顶升承载部(6);所述承载部(6)呈中空矩形,所述承载部(6)适于堆叠工件;所述第二输送带(4)和所述第三输送带(5)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部(3)远离所述第一输送部(2)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输送带(5)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4)的上方;其中第一输送部(2)推动工件向升降部(3)移动并将工件插入承载部(6)内;所述升降部(3)向下逐步移动承载部(6)至承载部(6)移动到第二输送带(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6)包括:第二支撑架(61)、两夹紧板(62)、两固定板(63)、传动组件(64)和若干第一定位杆(65),所述第二支撑架(61)为矩形框架结构,两固定板(63)相对设置,两所述固定板(6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61)的内侧壁;所述夹紧板(62)呈矩形,两夹紧板(62)相对设置,一个夹紧板(62)固定在一个固定板(63)的内侧壁,另一个夹紧板(62)可滑动的设置在两固定板(63)之间;若干所述第一定位杆(65)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63)侧壁,且第一定位杆(65)与另一个夹紧板(62)联动;所述传动组件(64)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板(63)外侧壁,且所述传动组件(64)与所述第一定位杆(65)联动;其中转到所述传动组件(64)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65)轴向转动,以驱动两夹紧板(62)相离或相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4)包括:驱动轮(641)、传动带(642)和若干从动轮(643),所述驱动轮(641)可转到的设置在固定板(63)外侧壁;一个从动轮(643)对应套定在一个第一定位杆(65)外壁,所述传动带(642)依次环绕驱动轮(641)和若干从动轮(643);所述第一定位杆(65)为滚珠丝杆;其中转动所述驱动轮(641)能够驱动所述从动轮(643)同步轴向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MT自动插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2)包括:驱动电机(21)、从动轴(22)、滑动杆(23)、两支撑块(24)和顶推组件(25),所述驱动电机(2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内侧壁,所述从动轴(2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内壁,且所述从动轴(22)与所述驱动电机(21)联动;所述滑动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内壁,两支撑块(24)与所述滑动杆(23)互相垂直,一个支撑块(24)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内侧壁,另一个支撑块(24)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支撑架(1)外壁,且另一个支撑块(24)端部套设在所述从动轴(22)外壁;所述顶推组件(25)可滑动的设置在两支撑块(2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协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