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件以及电子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71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2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件以及电子雾化器。上述的发热件包括发热体、粘结体及陶瓷体,粘结体分别与发热体及陶瓷体相粘结。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粘结体将发热体固定在陶瓷体上,省去了发热体的缠绕,降低了发热件的安装难度;2、由于发热体与陶瓷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粘结体实现的,有效地降低了陶瓷体上的掉粉问题;3、在形成发热件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粘结体将发热体粘结在陶瓷体的表面上,使得发热件在制作工艺上简单,降低了发热件的制作工艺难度,而且,无需采用特定的模具制作出该发热体,省去了模具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发热件的制作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件以及电子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件以及电子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香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主要是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电子烟又是一种非燃烧的烟类替代型产品,他与普通香烟的某些特点相似,能够提神、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和多年养成的使用习惯。但又与普通香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电子烟不燃烧、不含焦油、不含普通烟燃烧时产生的会导致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460余种化学物质,从而去除了普通烟中的致癌物质,也不会对他人产生“二手烟”的危害及污染环境。传统的电子烟的关键部件为电子雾化器,而传统的电子雾化器是借助于其中的发热件产生热量,以便于对待雾化介质进行加热。
[0003]传统的发热件的形成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1、导油棉直接采用导电金属丝缠绕;2、对于烟支类的发热件,模具成型出微孔陶瓷,然后将导电浆料涂覆在陶瓷的预定表面,通过焊接或采用类似顶针式结构与固化后的导热浆料层电连接;3、采用模具内注塑成型的方式,将陶瓷发热体与导电金属丝在模具内一次性注塑形成。
[0004]然而,上述传统的发热件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导电金属丝缠绕的发热件,导电金属丝容易发生局部过热,而且,导油棉的导热性能较差,使得发热件的整体雾化效果不佳;2、由于导油棉为棉花质地,其自身形变量较大,即导油棉定性效果较差,使得尺寸精度不好控制,只能通过人工方式将导电金属丝缠绕在导油棉上,增大了安装难度,从而增加了人工成本;3、对于采用微孔陶瓷的发热件,虽然导电发热浆料外部会包覆有保护胶,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微孔陶瓷与烟支或者导电金属丝摩擦,容易发生磨损问题,导致浆料与烟支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微孔陶瓷出现掉粉问题,进而导致发热件的导热性能不佳,严重地容易导致发热件上的电流通路发生断路的情况;4、对于模内注塑成型的发热件,对于不同的导电金属丝以及待雾化介质,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具,而且,模内注塑工艺相对于另外两种方式较为复杂,更何况,发热件的尺寸较小,使得模具的精度要求提高,从而使得模具的成本上升,进而使得模内注塑成型的发热件的生产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热件以及电子雾化器。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发热件,包括:发热体、粘结体及陶瓷体,所述粘结体分别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陶瓷体相粘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接部及发热部,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浸包于所述粘结体内,所述外接部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还包括限流部,所述限流部分别与所述外接部以及所述发热部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与所述陶瓷体的端面抵持。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具有平面螺旋结构,所述平面螺旋结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陶瓷体的端面相互平行设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瓷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粘结面及雾化介质接触面,所述粘结体分别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粘结面相粘结,所述雾化介质接触面用于与待雾化介质抵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瓷体具有平面薄片结构,所述陶瓷体的各位置的厚度相等。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瓷体的厚度为0.1mm至0.5mm。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体的厚度为1mm至3mm。
[0016]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热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通过粘结体将发热体固定在陶瓷体上,省去了发热体的缠绕,即无需将发热体缠绕在陶瓷体上,在确保陶瓷体的发热均匀时,准确且快速地将发热体安装在陶瓷体上,降低了发热件的安装难度;
[0019]2、由于发热体与陶瓷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粘结体实现的,使得粘结体有效地将发热体与陶瓷体的接触面积降低,减少了发热体与陶瓷体之间的摩擦接触面积,有效地降低了陶瓷体上的掉粉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发热件的整体发热效率;
[0020]3、在形成发热件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粘结体将发热体粘结在陶瓷体的表面上,在粘结体的导热下,发热体上的热量导向陶瓷体,实现对陶瓷体的加热,使得发热件在制作工艺上简单,降低了发热件的制作工艺难度,而且,无需采用特定的模具制作出该发热体,省去了模具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发热件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一实施例中发热件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发热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体、粘结体及陶瓷体,所述粘结体分别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陶瓷体相粘结。1、通过粘结体将发热体固定在陶瓷体上,省去了发热体的缠绕,即无需将发热体缠绕在陶瓷体上,在确保陶瓷体的发热均匀时,准确且快速地将发热体安装在陶瓷体上,降低了发热件的安装难度;2、由于发热体与陶瓷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粘结体实现的,使得粘结体有效地将发热体与陶瓷体的接触面积降低,减少了发热体与陶瓷体之间的摩擦接触面积,有效地降低了陶瓷体上的掉粉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发热件的整体发热效率;3、在形成发热件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粘结体将发热体粘结在陶瓷体的表面上,在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粘结体及陶瓷体,所述粘结体分别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陶瓷体相粘结;所述发热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接部及发热部,所述发热部至少部分浸包于所述粘结体内,所述外接部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发热部具有平面螺旋结构,所述平面螺旋结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陶瓷体的端面相互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限流部,所述限流部分别与所述外接部以及所述发热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与所述陶瓷体的端面抵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