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54474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将钙源与水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再加入铝源进行晶化,从而得到了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其中钙源包括硬脂酸钙和氧化钙,或者包括硬脂酸钙和氢氧化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自身的碱性和对二氧化碳的强吸收能力,为钙铝水滑石的合成提供必要的碱性和碳酸根离子,再利用硬脂酸钙中的硬脂酸根具有的结构诱导作用,使其中的羧基与钙铝水滑石纳米片中的羟基发生键合作用,使得钙铝水滑石纳米片发生自组装行为,进而得到了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且无副产物生成。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钙铝水滑石具有3D结构,对镉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以上。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材料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工业“三废”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污水灌溉和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以及矿业的发展,严重污染了土壤、水质和大气。
[0003]与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膜过滤、电化学等方法相比,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等优势而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吸附过程中,吸附效率主要受制于吸附材料,如在吸附过程中,带有电荷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因而吸附材料所带电荷的种类和电荷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吸附能力的高低。再者,一些重金属污染物还可通过与吸附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形成化学键从而吸附在吸附材料的表面,因此吸附材料表面所带官能团的种类及数量在吸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吸附材料比表面积的大小与吸附位点数量的多少直接相关,进而决定了吸附性能的高低;同时,材料的孔径大小及孔径分布也是决定吸附材料吸附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然而,大部分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沸石、粘土矿物等,与重金属离子间的结合力较弱,导致吸附效率较低。部分材料如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碳纳米管等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但其价格高昂,制备过程复杂,难以大范围应用。此外,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式多样且常与其它物质共存,极易对吸附剂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研制具有多元修复方式、选择性高的吸附材料是提高吸附效率的关键。
[0004]钙铝水滑石是一类典型的无机层状插层材料,其独特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使得钙铝水滑石在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已实现应用,效果不错。但目前所报道的钙铝水滑石基本为二维片状结构,导致其比表面积低、与重金属离子的接触面积小,进而导致去除效率不高。并且,目前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中多数采用盐碱共沉淀方法,该类方法在制备钙铝水滑石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碱,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常见的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或硫酸铵等,而根据我国现行的环保要求,这些含盐废水是不可能直接排放的,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如此就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设计重金属离子去除率高且无副产物生成的钙铝水滑石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钙铝水滑石具有3D结构,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高,且制备过程无副产物生成。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钙源与水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悬浮液;所述钙源包括硬脂酸钙和氧化钙,或者包括硬脂酸钙和氢氧化钙;
[0009](2)向所述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铝源进行晶化,得到具有3D 结构的钙铝水滑石。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钙源中硬脂酸钙的物质的量的占比为 0.005~0.02。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钙源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2~3)g:100mL。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25~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30min。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铝源包括氧化铝粉和/或铝粉。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悬浮液中钙元素与铝源中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铝源在悬浮液中的浓度为0.01~0.4mol/L。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晶化的温度为25~60℃,晶化的时间为3~8h。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所述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尺寸为孔径为10nm~100μm。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在去除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钙源与水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悬浮液;所述钙源包括硬脂酸钙和氧化钙,或者包括硬脂酸钙和或氢氧化钙;(2)向所述步骤(1) 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铝源进行晶化,得到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本专利技术利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自身的碱性和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强吸收能力,为钙铝水滑石的合成提供必要的碱性和碳酸根离子,再利用硬脂酸钙中的硬脂酸根具有的结构诱导作用,使其结构中的羧基

COOH与钙铝水滑石纳米片中的羟基

OH发生键合作用,从而使得二维的钙铝水滑石纳米片发生自组装行为,进而形成具有丰富孔道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并且,在合成过程中,所有原料均进入所合成的钙铝水滑石中,无副产物生成,避免了废物的处理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的原料完全进入钙铝水滑石中,所以水中无杂质存在,因而用于配制反应溶液的水可循环使用,不仅节省了原料成本,而且避免了水的排放,显著降低了环保压力。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钙铝水滑石具有3D结构,孔径为10~50nm,比表面积为135m2/g,对Cd
2+
的去除量可达700mg/g,去除率可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XRD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SEM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SEM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孔径分布图;
[0024]图5为对比例1制备的钙铝水滑石的TEM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例1中Cd
2+
的去除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将钙源与水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悬浮液;所述钙源包括硬脂酸钙和氧化钙,或者包括硬脂酸钙和氢氧化钙;
[0028](2)向所述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铝源进行晶化,得到具有3D 结构的钙铝水滑石。
[0029]本专利技术将钙源与水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悬浮液。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钙源包括硬脂酸钙和氧化钙,或者包括硬脂酸钙和氢氧化钙,优选为硬脂酸钙和氢氧化钙。本专利技术利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自身的碱性和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强吸收能力,为钙铝水滑石的合成提供必要的碱性和碳酸根离子;利用硬脂酸钙中的硬脂酸根具有的结构诱导作用,使其结构中的羧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钙源与水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悬浮液;所述钙源包括硬脂酸钙和氧化钙,或者包括硬脂酸钙和氢氧化钙;(2)向所述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铝源进行晶化,得到具有3D结构的钙铝水滑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钙源中硬脂酸钙的物质的量的占比为0.005~0.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钙源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2~3)g:100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25~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3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贵刘婷婷段昊泓段雪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