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45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包括磨筒、端盖和磨辊,磨筒为两个,磨辊安装在磨筒的内部,所述磨筒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磨筒转动,所述端盖与磨筒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磨辊的后端设置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底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磨筒的后端开设有长孔,所述磨辊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磨筒后端的长孔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磨筒、两个磨辊和一套驱动装置,当电机、链条和齿轮带动磨筒转动,且磨辊在磨筒的内部保持静止,并且磨辊可以下降,从而当磨筒转动的时候,可以和磨辊的外壁相互挤压,从而达到对矿石进行磨碎的效果,且效率高。且效率高。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装置
,具体为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石磨粉机既高压悬辊磨粉机(又称超压磨粉机)适用于粉碎各种矿石化工原料等非金属原料的磨粉加工,如:铁矿石、煤粉石、高炉水渣、电厂脱硫剂、锅炉喷吹煤、白灰、长石、石英、石膏、重晶石、石灰石、陶瓷、矿渣等莫氏硬度不大于9.3级,湿度在6%以下的非易燃易爆的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280多种物料的高细制粉加工,成品粒度在80

425目范围调节(最细1000目)。高压中速磨粉机可通过添加特殊装置,可生产出30

80目的粗粉。工作原理高压悬辊磨粉机主机内,磨辊吊架上紧固有1000

1500公斤压力的高压弹簧。开始工作后磨辊围绕主轴旋转,并在高压弹簧与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磨环滚动,其滚动压力比同等动力条件下的雷蒙粉机高1.2倍,故产量大为提高。现有技术的矿石磨粉机一般为单筒结构,效率较低,且不能对不同粗细的矿石进行分级,无法对较粗颗粒的矿石进行重新研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包括可自转的磨筒,所述磨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磨筒的轴线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磨筒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磨筒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磨筒的内部安装有磨辊,两个所述磨辊的端面设置有压紧组件;
[0007]所述研磨装置还包括分级机、降尘罩、风机、添料管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通过添料管与所述端盖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风机安装在降尘罩上,所述降尘罩的进料口与所述分级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分级机的抽料口和回料口分别对应与所述端盖上的出料口和进料口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链条和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磨筒的外壁安装有大齿轮,所述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驱动链轮转动,所述链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转动柱、连接板和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压紧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压紧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一根所述转动柱;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竖直布置的长孔,所述转动柱穿过所述长孔与所述磨辊的端面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转动柱、连接板和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
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压紧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压紧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所述转动柱;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竖直布置的长孔,所述转动柱穿过所述长孔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磨辊的端面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转动柱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长孔的密封片。
[0012]优选地,所述密封片的形状为长圆形,所述密封片的一侧与端盖紧密接触。
[0013]优选地,所述密封片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
[0014]优选地,所述分级机的回料口和抽料口分别对应连接有回料管和抽料管,所述回料管和抽料管的底端分别与端盖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回料管的中部与所述添料管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两个所述磨筒等高布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磨筒、两个磨辊和一套驱动装置,当电机、链条和齿轮带动磨筒转动,且磨辊在磨筒的内部保持静止,并且磨辊可以下降,从而当磨筒转动的时候,可以和磨辊的外壁相互挤压,从而达到对矿石进行磨碎的效果且,效率高。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磨筒的上方设置分级机、降尘罩和风机,从而通过分级机可以对较大颗粒的矿石重新进行磨碎,进而提高了磨碎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磨辊与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长孔与压紧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磨筒101、端盖102、大齿轮103、磨辊104、压紧杆105、液压杆106、长孔107、密封片108、转动柱109、电机201、链条202、齿轮203、链轮204、分级机205、抽料管206、降尘罩207、风机208、回料管209、添料管210、进料斗2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

5:
[0027]实施例一:
[0028]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包括磨筒101、端盖102和磨辊104,磨辊104的外壁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制,磨辊104安装在磨筒101的内部;
[0029]磨筒10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磨筒101转动;
[0030]端盖102与磨筒101的两端转动连接;
[0031]磨辊104的两端设置有压紧杆105,端盖102上开设有竖直布置的长孔107,磨辊104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09,转动柱109贯穿长孔107,通过在端盖102上开设长孔107,从而让磨辊104可以上下移动,从而让磨辊104的底部与磨筒101的内壁发生挤压碾磨。
[0032]压紧杆105的两端与转动柱109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柱10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片108,两个压紧杆105的中间连接有连接板110,液压杆106的顶部与连接板110
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密封片108从而让外部的灰尘和磨筒101内部的原料不会遗漏。
[0033]密封片108的形状为长圆形,密封片108的一侧与磨筒101的两端紧密接触,密封片108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密封片108大于长孔107的孔径。
[0034]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01、链条202和齿轮203,磨筒1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大齿轮103,齿轮203与大齿轮103啮合,当齿轮203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大齿轮103转动,然后让磨筒101转动,从而带动磨筒101转动,当磨筒101转动的时候,与磨辊103的外壁接触,从而对矿石进行研磨,达到磨碎的效果。
[0035]电机201的输出端与链条202的中部连接,两个齿轮20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链轮204,链条202的两端与链轮204啮合,电机201带动齿轮203和大齿轮103转动。
[0036]实施例二:
[0037]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包括磨筒101、端盖102和磨辊104,磨辊104的外壁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制,磨辊104安装在磨筒101的内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包括可自转的磨筒(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筒(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磨筒(101)的轴线平行布置,两个所述磨筒(101)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磨筒(10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端盖(102),所述端盖(102)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磨筒(101)的内部安装有磨辊(104),两个所述磨辊(104)的端面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研磨装置还包括分级机(205)、降尘罩(207)、风机(208)、添料管(210)和进料斗(211),所述进料斗(211)的出料口通过添料管(210)与所述端盖(10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风机(208)安装在降尘罩(207)上,所述降尘罩(207)的进料口与所述分级机(205)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分级机(205)的抽料口和回料口分别对应与所述端盖(102)上的出料口和进料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01)、链条(202)和齿轮(203),两个所述齿轮(203)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204),所述磨筒(101)的外壁安装有大齿轮(103),所述齿轮(203)与大齿轮(103)啮合,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链条(202)驱动链轮(204)转动,所述链轮(204)带动齿轮(203)转动,齿轮(203)带动大齿轮(10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磨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105)、转动柱(109)、连接板(110)和液压杆(106),所述液压杆(106)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板(110)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板(11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压紧杆(105)的中部连接,所述压紧杆(105)的两端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晶毫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