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溶液中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35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溶液中精制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先将原料液通过多效精馏技术脱除水分,物料脱水后进入异喹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溶液中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产品纯化
,涉及一种从溶液中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异喹啉、乙酸的混合尾气,由于DMAC和乙酸会形成最高共沸物,常规精馏手段难以将两者分离,故现有技术难以从尾气中回收具有经济效益的N,N二甲基乙酰胺组分。国际上该尾气的主流处理技术为燃烧法,该技术的生产成本高昂,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着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资源浪费。如果在前者共沸物的分离技术上有所突破,将产生良好的环保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0003]中国专利CN101838215A公开了一种N,N二甲基乙酰胺恒沸物中分离乙酸的工艺,首先采用弱碱树脂吸附乙酸:在N,N二甲基乙酰胺和乙酸共沸物中加入吸附树脂N,N二甲基乙酰胺洗脱水,稀释至含水5~90%的物料,然后注入装有弱碱树脂的柱状容器吸附其中的乙酸;随时检测混合物中乙酸的含量,去酸95%(相对原共沸物)以上者送去蒸馏塔精制回收,其余的再次进行吸附去酸;根据弱碱树脂的基团不同,可采用不同方法再生,后循环使用。
[0004]林瑞榕等发表了离子液萃取精馏分离乙酸

N,N

二甲基乙酰胺的论文,乙酸

N,N

二甲基乙酰胺
‑1‑
丁基
‑3‑
甲基

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BMIM][Tf2N])三元体系汽液平衡实验表明,[BMIM][Tf2N]作为萃取剂能够打破乙酸

N,N

二甲基乙酰胺的共沸点。在优化条件下,乙酸、N,N

二甲基乙酰胺以及离子液体萃取剂纯度均达到99.3%以上,精馏塔塔顶乙酸的回收率及溶剂回收塔塔顶N,N

二甲基乙酰胺的回收率均达到99.3%以上。因此离子液体[BMIM][Tf2N]作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与N,N

二甲基乙酰胺是可行的。
[0005]但是,现有技术方法中存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浪费、原料消耗、分离过程复杂、反应固体难处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流程简单、节能环保的新方法,从而达到在混合溶液中精制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从混合溶液中精制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流程简单,不加入第三种介质,不产生固废,节能环保,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对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溶液中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所述溶液的组分包括异喹啉、乙酸、DMAC、水和重组分杂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溶液原料泵入一效脱水塔中部,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气相水,经冷凝得到液相
水,30%

45%wt回流至塔顶,55%

70%wt采出至系统外回收;塔釜得到浓缩混合液1;
[0010](2)二效脱水塔对步骤(1)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混合液1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水冷凝后得到的液相水全部采出至系统外回收;塔釜得到脱水后的浓缩混合液2;
[0011](3)分离塔对步骤(2)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混合液2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凝后得到液相的DMAC、乙酸混合物,将该混合物30%

45%wt回流至塔顶,55%

70%wt进入精制塔2;塔釜得到浓缩液3;
[0012](4)精制塔1对步骤(3)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液3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却后得到液相异喹啉,60%

75%wt回流至塔顶,25%

40%wt采出至系统外,塔釜得到浓缩液4;
[0013](5)精制塔2对步骤(3)中塔顶得到的DMAC、乙酸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却后得到液相乙酸溶液,该溶液85%

98%wt回流至塔顶,2%

15%wt采出至系统外;塔釜得到浓缩液5;
[0014](6)精制塔3对步骤(5)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液5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凝后得到液相DMAC,将液相DMAC 85%

98%wt回流至塔顶,2%

15%wt作为成品采出至系统外;塔釜得到浓缩混合物6,将浓缩混合物6泵返回精制塔2,进行循环精馏。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混合液1的成分为异喹啉、乙酸、DMAC、水和重组分,所述浓缩混合液2的成分为异喹啉、乙酸、DMAC和重组分,所述浓缩液3为含重组分的异喹啉液,所述浓缩液4为含异喹啉的重组分液,所述浓缩液5为含乙酸的DMAC液,所述浓缩混合物6的成分为DMAC和乙酸。
[0016]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溶液原料含水的质量分数为80%以上,所述塔顶出料含水的质量分数为99.99%以上;步骤(2)中所述塔顶出料含水的质量分数为99.99%以上;步骤(4)中所述塔顶得到的异喹啉成品,异喹啉的质量分数为98.0%以上,所述异喹啉成品收率在90%以上;步骤(5)中所述塔顶得到的成品,乙酸的质量分数在68%以上;步骤(6)中所述塔顶得到的DMAC成品,DMAC的质量分数在99.9%以上,所述DMAC成品收率在85%以上。
[0017]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一效脱水塔的操作压力为3~15kpa(A);步骤(2)中所述二效脱水塔的操作压力为2~20kpa(A);步骤(3)中所述分离塔的操作压力为0.5~10kpa(A);步骤(4)中所述精制塔1的操作压力为0.5~10kpa(A);步骤(5)中所述精制塔2的操作压力为70~100kpa(A);步骤(6)中所述精制塔3的操作压力为0.5~20kpa(A)。
[0018]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一效脱水塔的操作温度为45~80℃;步骤(2)中所述二效脱水塔的操作温度为70~85℃;步骤(3)中所述分离塔的操作温度为45~130℃;步骤(4)中所述精制塔1的操作温度为95~165℃;步骤(5)中所述精制塔2的操作温度为145~170℃;步骤(6)中所述精制塔3的操作温度为60~100℃。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一效脱水塔、二效脱水塔、分离塔、精制塔1、精制塔2、精制塔3的操作温度比为0.9

1.2:1.4

1.7:0.9

1.2:1.9

2.2:2.9

3.2:1.5

1.8。
[0020]优选地,所述一效脱水塔、二效脱水塔、分离塔、精制塔1、精制塔2、精制塔3的操作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DMAC和异喹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原料泵入一效脱水塔中部,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气相水,经冷凝得到液相水,30%

45%wt回流至塔顶,55%

70%wt采出至系统外回收;塔釜得到浓缩混合液1;(2)二效脱水塔对步骤(1)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混合液1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水冷凝后得到的液相水全部采出至系统外回收;塔釜得到脱水后的浓缩混合液2;(3)分离塔对步骤(2)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混合液2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凝后得到液相的DMAC、乙酸混合物,将该混合物30%

45%wt回流至塔顶,55%

70%wt进入精制塔2;塔釜得到浓缩液3;(4)精制塔1对步骤(3)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液3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却后得到液相异喹啉,60%

75%wt回流至塔顶,25%

40%wt采出至系统外,塔釜得到浓缩液4;(5)精制塔2对步骤(3)中塔顶得到的DMAC、乙酸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却后得到液相乙酸溶液,该溶液85%

98%wt回流至塔顶,2%

15%wt采出至系统外;塔釜得到浓缩液5;(6)精制塔3对步骤(5)中塔釜得到的浓缩液5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气相冷凝后得到液相DMAC,将液相DMAC 85%

98%wt回流至塔顶,2%

15%wt作为成品采出至系统外;塔釜得到浓缩混合物6,将浓缩混合物6泵返回精制塔2,进行循环精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一效脱水塔的操作压力为3~15kpa;步骤(2)中所述二效脱水塔的操作压力为2~20kpa;步骤(3)中所述分离塔的操作压力为0.5~10kpa;步骤(4)中所述精制塔1的操作压力为0.5~10kpa;步骤(5)中所述精制塔2的操作压力为70~100kpa;步骤(6)中所述精制塔3的操作压力为0.5~20k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一效脱水塔的操作温度为45~80℃;步骤(2)中所述二效脱水塔的操作温度为70~85℃;步骤(3)中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占山覃立森何志斌袁舜齐汤昌丹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瑞华泰薄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