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21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所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包括:壳体(13)、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分别安装于壳体(13)内;通过壳体(13)上的气孔(21)将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单元(5)连接;电路单元(5),用于接收并处理输出信号,并上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测量高差、位移和倾角;将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置于与水准仪(4)相连的气孔(21)中,使拉线可以通过水准仪(4)的气体管(44)进行安装,简化安装过程,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具有随机性、多样性、难以及时发现的特点,地质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如果能实时、准确地进行监测,就会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在工程建筑领域,监测仪技术为新兴建筑的设计和旧建筑的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层出不穷的工程安全监测仪器逐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现在的监测设备可以连续进行自动监测,在地区分布网点或在重点地区布置监测点,进行在线监测。但是,现有的监测设备不仅功能单一,而且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不便于推广使用,且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都是独立的,分散安装,这种结构的系统既给安装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质量,增大了传感器被外界环境影响的风险。
[0003]现有设备一般都是单独对杆塔进行监测,设备结构复杂,安装过程受人员经验及现场状态的影响,杆塔修建地点可能高低不平,土质松软,不利于安装,安装过程比较困难,且安装时间比较长,因此急需一种便于安装的杆塔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包括:壳体13、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
[0005]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分别安装于壳体13内;
[0006]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单元5连接;通过壳体13上的气孔21将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
[0007]所述电路单元5,用于接收并处理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输出信号,并生成用于上传的传输信号。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13包括:液管接口41、气管接口42、通讯线缆接口12、气孔21、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
[0009]所述液管接口41、气管接口42和通讯线缆接口12安装于壳体13的表面,且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液管接口41在气管接口42的下方;所述液管接口41和气管接口42分别与水准仪4连接;两个通讯线缆接口12相连,其中一个通讯线缆接口12与电路单元5连接;
[0010]所述气孔21、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位于壳体13上;所述气孔21与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分别连接;所述线栓22位于气孔21一侧,所述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与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水准仪4的液体管46两端,分别与壳体13侧面的两个液管接口41相连;
[0012]所述水准仪4的气体管44两端,分别与壳体13侧面的两个气管接口42相连;所述气体管44还与壳体13上的气孔21连接。
[0013]优选的,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穿过水准仪4的气体管44,经方向转换装置23换向后从气孔21穿出,并固定于线栓22上;
[0014]所述气体管44用于通气和防止外界误触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
[0015]所述方向转换装置23用于保证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与拉线式位移计2的轮毂转动方向间的角度不变。
[0016]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气线合并监测系统,包括所述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若干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和连接件若干;
[0017]若干台设置于杆塔9预设监测点上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按设定顺序,经若干连接件连接组成连接电路后,与所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连接,构成回路;
[0018]所述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用于获取杆塔姿态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上传至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
[0019]所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用于对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上传的杆塔姿态数据进行处理和发送;还用于为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供电。
[0020]优选的,所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包括:外壳、多传感器采集模块、微处理器和GPRS无线通信模块;
[0021]所述多传感器采集模块、微处理器和GPRS无线通信模块安装于外壳内,且均与外壳连接;
[0022]所述外壳与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的连接电路相连,用于传输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上传的杆塔姿态数据;
[0023]所述多传感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上传的杆塔姿态数据,得到杆塔姿态采集信号,并传输到微处理器中;
[0024]所述微处理器与多传感器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杆塔姿态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用于上传的杆塔姿态传输信号;
[0025]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发送所述杆塔姿态传输信号;
[0026]所述杆塔姿态数据包括杆塔相对于地面的沉降值、位移值和倾角。
[0027]优选的,所述多传感器采集模块,包括:沉降传感器采集模块、倾角传感器采集模块和拉线位移传感器采集模块;
[0028]所述沉降传感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若干个水准仪4得到的杆塔沉降数据,得到杆塔沉降变形采集信号;
[0029]所述倾角传感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若干个倾角仪3得到的杆塔倾角数据,得到杆塔倾角采集信号;
[0030]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若干个拉线式位移计2得到的杆塔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数据,得到杆塔水平位移采集信号。
[003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管、液管71、气管72和通讯电缆68;
[0032]所述液管71和通讯电缆68分别经外管包裹后穿入气管72中;
[0033]所述外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液管71或通讯电缆68的连接端口;
[0034]所述外管、液管71、气管72和通讯电缆68可卷绕。
[0035]优选的,所述外管还用于包裹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经外管包裹后穿入气管72中,用于防止外界误触。
[0036]优选的,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的外壳经连接件与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的电路单元5连接。
[0037]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储液罐7;
[0038]所述储液罐7设置于任一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上方;
[0039]若干台设置于杆塔9预设监测点上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按设定顺序,经若干连接件连接后,与所述储液罐7连接,构成连通器管道系统。
[0040]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所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包括:壳体13、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分别安装于壳体13内;通过壳体13上的气孔21将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单元5连接;所述电路单元5,用于接收并处理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输出信号,并生成用于上传的传输信号;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将水准仪4、拉线式位移计2和倾斜仪3三者具备的功能集于一体,可同时反映出测量点的高差、位移和倾角,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3)、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分别安装于壳体(13)内;通过壳体(13)上的气孔(21)将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单元(5)连接;所述电路单元(5),用于接收并处理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输出信号,并生成用于上传的传输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包括:液管接口(41)、气管接口(42)、通讯线缆接口(12)、气孔(21)、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所述液管接口(41)、气管接口(42)和通讯线缆接口(12)安装于壳体(13)的表面,且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液管接口(41)在气管接口(42)的下方;所述液管接口(41)和气管接口(42)分别与水准仪(4)连接;两个通讯线缆接口(12)相连,其中一个通讯线缆接口(12)与电路单元(5)连接;所述气孔(21)、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位于壳体(13)上;所述气孔(21)与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分别连接;所述线栓(22)位于气孔(21)一侧,所述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与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仪(4)的液体管(46)两端,分别与壳体(13)侧面的两个液管接口(41)相连;所述水准仪(4)的气体管(44)两端,分别与壳体(13)侧面的两个气管接口(42)相连;所述气体管(44)还与壳体(13)上的气孔(21)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穿过水准仪(4)的气体管(44),经方向转换装置(23)换向后从气孔(21)穿出,并固定于线栓(22)上;所述气体管(44)用于通气和防止外界误触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所述方向转换装置(23)用于保证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与拉线式位移计(2)的轮毂转动方向间的角度不变。5.气线合并监测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若干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和连接件若干;若干台设置于杆塔(9)预设监测点上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按设定顺序,经若干连接件连接组成连接电路后,与所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连接,构成回路;所述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用于获取杆塔姿态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赵斌滨杨知程永锋孔小昂刘彬李孟轩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