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静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5418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抗静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外力作用下,使熔融态的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向着张力毛刷表面流动;使纱线在被张力毛刷施加张力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张力毛刷与所述纱线的接触使熔融态的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覆设在所述纱线的表面上,制成抗菌抗静电纱线,该方法创新地将抗菌功效的实现结合在纱线张力处理过程中,实现对纱线功能性和张力的有效双重赋予,精简了工艺步骤,而且还可使熔融态的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充当润滑油剂,可省略原先张力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的油剂,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制备服饰类纺织品。于制备服饰类纺织品。于制备服饰类纺织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抗静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抗静电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静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抗菌抗静电织物是近些年需求量较大的商品织物,常见的抗菌抗静电织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吸湿性好且抗菌的材料作为基材,如中国专利CN201520505407.X,公开了一种阻燃防尘抗菌抗静电降噪窗帘面料,其提出双层结构的抗菌抗静电降噪窗帘面料,表组织为鸟眼组织,里组织为夹花斜纹组织,表面经纱为导电银纤维,里面经阻燃涤纶长丝,使该面料同时具有阻燃、防尘、抗菌、抗静电、降噪的功能。另一类则是织物后整理,如中国专利CN202010087837.X,公开了抗菌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提出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与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进行螯合,再与烷基次膦酸金属盐进行原位聚合,得到抗菌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随后将其应用于织物的抗菌抗静电整理。
[0003]虽然目前抗菌抗静电整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工艺较为复杂,大多数增加专门的工艺流程,增加耗能,带来污染;同时,相关整理对织物的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创新地将抗菌功效的实现结合在纱线张力处理过程中,实现对纱线功能性和张力的有效双重赋予,精简了工艺步骤,而且还可使熔融态的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充当润滑油剂,可省略原先张力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的油剂,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制成的抗菌抗静电纱线。
[0006]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制成的抗菌抗静电纱线在制备内衣布料中的应用。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08]在外力作用下,使熔融态的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向着张力毛刷表面流动;
[0009]使纱线在被张力毛刷施加张力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张力毛刷与所述纱线的接触使熔融态的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覆设在所述纱线的表面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压力为气压,包括但不限于可以采用压缩空气进行提供压力。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包括纳米银、导电TPU,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在熔融态时的黏度为500

1000mPa
·
s。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与所述导电TPU的投料质量比为1

3∶100。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纳米银的粒径为20

350nm,纯度为99.9%分析纯,可商购获得;所述导电TPU为商购获得,熔点为155

190℃。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银在添加过程中混合低沸点油剂,以使纳米银更好地附着在导电TPU的表面。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张力毛刷包括多个张力子毛刷,该多个张力子毛刷中:部分张力子毛刷的材质为耐磨尼龙纱,部分张力子毛刷的材质为天然毛料,所述天然毛料包括猪鬃和马毛。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张力子毛刷中:猪鬃的数量占总数量的55

60%,马毛占20

25%、耐磨尼龙纱占20

25%。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猪鬃的直径为200微米

290微米、长度为6

8cm;马毛的直径为210微米

230微米、长度为6

8cm;耐磨尼龙纱的直径为350微米

370微米、长度为6

8cm。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将该多个张力子毛刷设置为沿上方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环型张力调节区,且每个所述环型张力调节区内的各个所述张力子毛刷的长度和延伸方向均相同,各个所述环型张力调节区内的所述张力子毛刷相互之间的长度呈现变化、延伸方向相同。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各个所述环型张力调节区内的所述张力子毛刷的长度由下而上依次变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底下一层张力子毛刷的长度为5.9厘米

6.0厘米,以最底下一层为基准,上一层比下一层长0.1

0.15厘米。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猪鬃、马毛、耐磨尼龙纱间隔混合排列组成一个单元,多个单元组成一个环型张力调节区(一个环型张力调节区代表一层),每个单元内排列方式为1

2根猪鬃:1根马毛:1

2根猪鬃:1根耐磨尼龙纱纱:1

2根猪鬃。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控制熔融态的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在外力作用下仅向着材质为耐磨尼龙纱或猪鬃的所述部分张力子毛刷的表面流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张力毛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纱线的与所述张力毛刷相接触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夹角角度为60
°‑
120
°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张力毛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纱线的与所述张力毛刷相接触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夹角角度为70
°‑
110
°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张力毛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纱线的与所述张力毛刷相接触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夹角角度为80
°‑
100
°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先使所述纱线从纱线卷筒上退绕,然后再经过所述张力毛刷处理并被所述张力毛刷施加张力;
[0024]其中,在制备过程中,所述纱线由下而上运动,所述纱线卷筒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张力毛刷倾斜设置;在所述纱线从所述纱线卷筒上退绕的过程中,所述纱线围绕固定所述张力毛刷的部件发生转动并向上运动。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控制所述纱线围绕固定所述张力毛刷的部件发生转动的同时还进行自转,该方式可以通过整经机实现,纱线的围绕其他部件转动是基于张力帽施加张力所需,更可更好地在退绕过程中获得张力,同时纱线的围绕其他部件转动与自转的设置可以使得纱线获得一定的离心力,使覆设在纱线表面的流体状态的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更好地在短时间内分布在纱线的四周表面。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控制所述纱线围绕固定所述张力毛刷的部件发生转动的转动速度为30

80r/s,所述纱线的自转速度为15

40r/s。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纱线经过张力毛刷处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风冷干燥,以使表面的功能性助剂快速干燥而覆设在所述纱线表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外力作用下,使熔融态的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向着张力毛刷表面流动;使纱线在被张力毛刷施加张力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张力毛刷与所述纱线的接触使熔融态的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覆设在所述纱线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为气压;和/或,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包括纳米银、导电TPU,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在熔融态时的黏度为500

1000mPa
·
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毛刷包括多个张力子毛刷,该多个张力子毛刷中:部分张力子毛刷的材质为耐磨尼龙纱,部分张力子毛刷的材质为天然毛料,所述天然毛料包括猪鬃和马毛;其中,将该多个张力子毛刷设置为沿上方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环型张力调节区,且每个所述环型张力调节区内的各个所述张力子毛刷的长度和延伸方向均相同,各个所述环型张力调节区内的所述张力子毛刷相互之间的长度呈现变化、延伸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熔融态的所述抗菌抗静电混合助剂在外力作用下仅向着材质为耐磨尼龙纱或猪鬃的所述部分张力子毛刷的表面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毛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纱线的与所述张力毛刷相接触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夹角角度为60
°‑
12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静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先使所述纱线从纱线卷筒上退绕,然后再经过所述张力毛刷处理并被所述张力毛刷施加张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菊珍任美荣任哲薇李兴兴刘宇清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新三养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