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用供气导管及包括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01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噪声降低效果优异的风扇用供气导管,及包括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燃烧装置。风扇用供气导管,用于将空气引导至风扇的吸气口,且包括导管主体部,所述导管主体部在内部形成有一端侧设为空气流入口并沿规定的x方向延伸的空气通路,且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空气通路中行进的空气供给至风扇的吸气口的供气口,且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中,导管主体部的内部中供气口的周边区域构成为空间部,所述空间部除了与空气通路的连通部以外,周围被壁部包围,且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空气通路的宽度且能够进行气柱振动。于空气通路的宽度且能够进行气柱振动。于空气通路的宽度且能够进行气柱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用供气导管及包括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燃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噪声降低作用的风扇用供气导管及包括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燃烧装置,有包括向燃烧器供给燃烧用的空气的风扇,且在所述风扇的吸气口使用风扇用供气导管来引导空气的燃烧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种燃烧装置中,要求在使风扇驱动时降低从风扇用供气导管产生的噪声。
[0003]作为用于满足此种要求的单元,例如有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单元。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单元中,在风扇用供气导管设置有构成共鸣型消音器的空洞部。所述空洞部为经由小孔与空气朝向风扇行进的空气通路连通的部位。通过使由这些空洞部及小孔确定的共鸣频率与风扇用供气导管的共鸣频率一致,能够降低从风扇用供气导管放出的噪声。
[0004]然而,所述现有技术未必可断言可获得优异的噪声降低效果,仍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

13320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3

116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10]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想出,其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噪声降低效果优异的风扇用供气导管及包括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燃烧装置。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2]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性手段。
[001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而提供的风扇用供气导管用于将空气引导至风扇,包括导管主体部,所述导管主体部在内部形成有一端侧设为空气流入口并沿规定的x方向延伸的空气通路,且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空气通路中行进的空气供给至所述风扇的供气口,且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部的内部中所述供气口的周边区域构成为空间部,所述空间部除了与所述空气通路的连通部以外,周围被壁部包围,且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空气通路且能够进行气柱振动。
[0014]根据此种结构,可获得如下效果。
[0015]即,在风扇的驱动时,从空气通路向所述空间部入射噪声的振动,且在所述空间部中产生气柱振动,由此能够产生与所述噪声为相反相位的驻波而消除所述噪声。此处,作为所述驻波,除了与所述空间部的y方向上的宽度对应的波长的驻波以外,还可产生与从包围空间部的壁部中朝向y方向的壁部(能够作为声音的反射壁发挥功能的壁部)至供气口的y方向上的宽度对应的波长的驻波。若产生波长不同的多种驻波,则能够扩大噪声降低的频
率范围,使噪声降低效果优异。
[0016]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产生气柱振动的空间部相较于空气通路为宽幅状,因此与所谓的扩张型消音器同样地,声压在所述空间部中扩散,也可获得使声音的能量衰减的效果。另外,所述空间部可配置于作为噪声源的风扇的附近,因此能够使噪声降低效果更优异。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构成为:通过气柱振动而产生消除在所述风扇的驱动时产生的噪声中声压最高的频率范围的声音的驻波。
[0018]根据此种结构,可更有效果地降低噪声。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的x方向上的宽度为y方向上的宽度的15%~35%。
[0020]本案专利技术人在所述空间部中准确地产生规定频率的驻波来实现噪声降低的方面,通过试验求出了所述空间部的优选的纵横比(x、y方向上的宽度的比率)如何(省略详细数据)。所述试验的结果判明,所述数值的范围特别优选。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空间部具有在y方向上向所述空气通路及所述供气口的单侧伸出的第一区域、以及向与其相反的一侧伸出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y方向上的宽度互不相同。
[0022]根据此种结构,作为在所述空间部中产生的驻波,能够产生与空间部的整体对应的驻波、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驻波、及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驻波。因此,能够使这些驻波带来的噪声消除效果更优异。另外,不需要增大所述空间部的尺寸,也可抑制风扇用供气导管的大型化。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正面剖视时,所述供气口位于所述空气通路的x方向的延长线上。
[0024]根据此种结构,可使从空气通路至供气口的空气流动顺畅,并可减小供气阻力。
[0025]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而提供的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用于向所述燃烧器供给空气的风扇、以及用于向所述风扇引导空气的风扇用供气导管,且所述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使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而提供的所述的风扇用供气导管。
[0026]根据此种结构,可获得与关于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风扇用供气导管所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027]根据以下参照随附附图而进行的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0028]图1的(a)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燃烧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Ib

Ib剖视图(风扇用供气导管的正面剖视图)。
[0029]图2是表示在图1的(a)、图1的(b)所示的燃烧装置的风扇用供气导管中产生的噪声的例子的图。
[0030][符号的说明][0031]A:风扇用供气导管
[0032]C:燃烧装置
[0033]13:风扇
[0034]3:导管主体部
[0035]31a、32a:壁部
[0036]33~35:壁部
[0037]5:空气通路
[0038]50:空气流入口
[0039]52:连通部
[0040]6:供气口
[0041]7:空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43]图1的(a)、图1的(b)所示的燃烧装置C除了后述的风扇用供气导管A的结构以外,其他的基本性结构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燃烧装置相同。即,所述燃烧装置C被用作热水供给装置WH的构成元件。热水供给装置WH为以下结构:在内部流通作为加热对象的热水的热交换器2配置于燃烧装置C的罐体10内,且能够通过气体燃烧器等燃烧器11进行加热。
[0044]燃烧装置C除了所述罐体10或燃烧器11以外,还包括对燃烧器11的配置部位喷出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供给集管(header)12、用于将燃烧用的空气供给至罐体10内的风扇13、及风扇用供气导管A。风扇13为例如将未图示的旋转叶片收容于壳体内,并利用马达M驱动旋转自如的结构。符号13b表示风扇13的送风口。
[0045]风扇用供气导管A包括导管主体部3、以及与所述导管主体部3的上部连设的辅助部4。在辅助部4设置有形成导管用供气口40的筒状部41。在本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C中,采用所谓的双重管供排气方式,辅助部4的筒状部41以包围罐体10上部的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用供气导管,用于将空气引导至风扇,包括导管主体部,所述导管主体部在内部形成有一端侧设为空气流入口并沿规定的x方向延伸的空气通路,且设置有用于将在所述空气通路中行进的空气供给至所述风扇的供气口,且所述风扇用供气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部的内部中所述供气口的周边区域构成为空间部,所述空间部除了与所述空气通路的连通部以外,周围被壁部包围,且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空气通路且能够进行气柱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用供气导管,其中,所述空间部构成为:通过气柱振动而产生消除在所述风扇的驱动时产生的噪声中声压最高的频率范围的声音的驻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扇用供气导管,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西启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能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