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燃烧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64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旋流式燃烧头,包括集中腔;集中腔上套有中间筒;中间筒上套有外筒;外筒内集中腔端头处相通有内筒;外筒内部内筒表面有套筒;套筒上套有与集中腔、外筒、中间筒连接的L型环板;外筒的端头处有法兰板板;外筒、L型环板、集中腔、套筒、法兰封堵围成旋流室;旋流室与内筒通过旋流管相通;旋流室通过第二旋流板与集中腔相通;外筒、中间筒、L型环板围成第二旋流室;外筒与中间筒之间有旋流板;外筒上相通有风道;风道内有隔板;隔板把风道分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第二旋流室相通;第二风道与旋流室相通;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有调节阀,通过燃烧头的三次旋流风保证了燃烧效果,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果。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果。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式燃烧头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烧头,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燃烧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物质颗粒、秸秆、木材下脚料、建筑模板等生物质类燃料被广泛采用,生物质类燃料在悬浮、沸腾、半气化裂解燃烧过程中普遍存在火焰不集中、燃烧不充分、灰大等现象,此项技术提供一种旋流式燃烧头,实现了生物质类燃料燃烧过程中火焰集中、裂解可燃气体充分燃烧,通过燃烧头的三次旋流风保证了燃烧效果,减少了灰份,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类燃料的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旋流式燃烧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生物质类燃料燃烧过程中火焰集中、裂解可燃气体充分燃烧,通过燃烧头的三次旋流风保证了燃烧效果,减少了灰份,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类燃料的燃烧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旋流式燃烧头,包括集中腔;所述集中腔外端面上套设有中间筒;所述中间筒外端面上套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集中腔端头处相通连接有内筒;所述外筒内部内筒表面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表面套设有与集中腔、外筒内壁、中间筒固定连接的L型环板;所述外筒的端头处设有法兰板;所述外筒、L型环板、集中腔、套筒、法兰封堵围成旋流风室;所述旋流风室与内筒通过旋流管相通连接;所述旋流风室通过第二旋流板与集中腔相通;所述外筒、中间筒、L型环板围成第二旋流风室;所述外筒与中间筒之间设有旋流架;所述旋流架上设有旋流板;所述外筒上相通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把风道分割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旋流风室相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旋流风室相通;所述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分别设有调节阀。
[0005]所述旋流架与外筒和中间筒固定连接。
[0006]所述外筒远离风道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斜切缩风管。
[0007]所述外筒上设有安装法兰。
[0008]所述外筒、中间筒、集中腔远离内筒的端头处设有开口。
[0009]所述集中腔与中间筒之间设有耐火层。
[0010]所述耐火层由碱性硅酸盐的浓缩水和耐热无机填充物构成;所述耐火层受热时通过起泡形成高度隔热涂层。
[0011]所述旋流管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旋流管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一个点上;所述旋流管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在集中腔内。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旋流式燃烧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生物质类燃料燃烧过程中火焰集中、裂解可燃气体充分燃烧,通过燃烧头的三次旋流风保证了燃烧效果,减少了灰份,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类燃料的燃烧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旋流式燃烧头的剖面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旋流式燃烧头的旋流板的剖面图。
[0015](1、集中腔,2、中间筒,3、外筒,4、内筒,5、套筒,6、L型环板,7、法兰板,8、旋流风室,9、第二旋流板,10、第二旋流风室,11、旋流管,12、旋流板,13、风道,14、隔板,15、第一风道,16、第二风道,17、调节阀,18、斜切结构,19、安装法兰,20、耐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旋流式燃烧头,包括集中腔1;所述集中腔1外端面上套设有中间筒2;所述中间筒2外端面上套设有外筒3;所述外筒3内集中腔1端头处相通连接有内筒4;所述外筒3内部内筒4表面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表面套设有与集中腔1、外筒3内壁、中间筒2固定连接的L型环板6;所述外筒3的端头处设有法兰板7;所述外筒3、L型环板6、集中腔1、套筒5、法兰封堵7围成旋流风室8;所述旋流风室8与内筒4通过旋流管11相通连接;所述旋流风室8通过第二旋流板9与集中腔1相通;所述外筒3、中间筒2、L型环板6围成第二旋流风室10;所述外筒3与中间筒2之间设有旋流架;所述旋流架上设有旋流板12;所述外筒3上相通连接有风道13;所述风道13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把风道分割成第一风道15、第二风道16;所述第一风道15与第二旋流风室10相通;所述第二风道16与旋流风室8相通;所述第一风道15与第二风道16内分别设有调节阀17;所述旋流架与外筒3和中间筒2固定连接;所述外筒3远离风道13的端头固定连接有斜切缩风管18;所述外筒3上设有安装法兰19;所述外筒3、中间筒2、集中腔1远离内筒的端头处设有开口;所述集中腔1与中间筒2之间设有耐火层20;所述耐火层20由碱性硅酸盐的浓缩水和耐热无机填充物构成;所述耐火层受热时通过起泡形成高度隔热涂层;所述旋流管11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旋流管11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一个点上;所述旋流管11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在集中腔1内。
[0018]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使用时,风从第一风道15和第二风道16进入进入,风从第一风道15进入到第二旋流风室10,第二旋流风室10内设有旋流板12,进入第二旋流风室10的风经过旋流板12形成一次旋流风,一次旋流风经过外筒3上的缩风管18时,一次旋流风向中心点聚集,实现火焰的集中,风经过第二风道16进入到旋流风室8,进入到旋流风室8的风经过第二旋流板9形成二次旋流风,二次旋流风进入到集中腔1内,助燃,旋流风室8内的风另一部分经过旋流管11,形成三次旋流风,经过内筒4,进入到集中腔1,助燃,所述旋流管11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一个点上;所述旋流管11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在集中腔1内,三次旋流风集中到集中腔1内的一个点上,一次旋流风、二次旋流风、三次旋流风的风向不同,在相互配合下,保证了燃烧效果,减少了灰份,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类燃料的燃烧效果,第一风道15与第二风道16内分别有调节阀17,实现了分别调节风力大小的作用,耐火层20由碱性硅酸盐的浓缩水和耐热无机填充物构成,耐火层20受热时通过起泡形成高度隔热涂层,达到防止热量散发的作用。
[0019]虽然本专利技术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和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授权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燃烧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腔(1);所述集中腔(1)外端面上套设有中间筒(2);所述中间筒(2)外端面上套设有外筒(3);所述外筒(3)内集中腔(1)端头处相通连接有内筒(4);所述外筒(3)内部内筒(4)表面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表面套设有与集中腔(1)、外筒(3)内壁、中间筒(2)固定连接的L型环板(6);所述外筒(3)的端头处设有法兰板(7);所述外筒(3)、L型环板(6)、集中腔(1)、套筒(5)、法兰板(7)围成旋流风室(8);所述旋流风室(8)与内筒(4)通过旋流管(11)相通连接;所述旋流风室(8)通过第二旋流板(9)与集中腔(1)相通;所述外筒(3)、中间筒(2)、L型环板(6)围成第二旋流风室(10);所述外筒(3)与中间筒(2)之间设有旋流架;所述旋流架上设有旋流板(12);所述外筒(3)上相通连接有风道(13);所述风道(13)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把风道分割成第一风道(15)、第二风道(16);所述第一风道(15)与第二旋流风室(10)相通;所述第二风道(16)与旋流风室(8)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守泉
申请(专利权)人:新立圣威山东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