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
技术介绍
从DE 44 46 779 C2和WO 92/17929中已知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 输的方法,其中存在弱感应耦合。从DE 199 29 344 Al中已知了 一种由多个并行导体(线)构成的绕组, 这些导体经由连接元件彼此连接。从DE 103 12 284 B4中已知一种变压器(换)头/传输器头 (tbertragerkopf),其包括一可与初级导体(Primarleiter )感应耦合的 次级线圏。从DE 24 451 143中已知一种电变压器,其中使用带状电缆来形成至 少两个绕组。从US 5,500,632中已知一种宽带音频变压器(wide band audio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以较低的费用建造一种系统。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系统中得以实现。 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系统方面的重要特征是,其设置成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 输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导体系统和一 包括至少一个与初级导体系统 感应耦合的次级绕组的变压器头,其中所述次级绕組包括至少一个扁平电 缆,该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导体系统和一包括至少一个与该初级导体系统感应耦合的次级绕组的变压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包括至少一个扁平电缆(20),该扁平电缆具有至少两个并行引导的电导体,该电导体彼此保持一定间距并且相互绝缘,其中所述次级绕组由分别由所述电导体之一形成的子绕组(41、42)组成,其中每个子绕组(41、42)与所属电容(6)形成谐振频率基本上与初级电流的中频一致的串联谐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6-5-30 102006025457.0;DE 2007-3-23 1020070141.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初级导体系统和一包括至少一个与该初级导体系统感应耦合的次级绕组的变压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包括至少一个扁平电缆(20),该扁平电缆具有至少两个并行引导的电导体,该电导体彼此保持一定间距并且相互绝缘,其中所述次级绕组由分别由所述电导体之一形成的子绕组(41、42)组成,其中每个子绕组(41、42)与所属电容(6)形成谐振频率基本上与初级电流的中频一致的串联谐振电路。2.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 联谐振电路设置成被变压器头包括的串联电路。3.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 级绕组由两个或多个扁平电缆(20)构造,其中所述扁平电缆从内向外按 周期顺序交替布置。4.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导体是绞合导线,其各绞线相互绝缘。5.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 级绕组连同其线圏芯(11-15)以及用于形成与所述次级绕组电连接的电容 的电容器(6)被壳体(1)围绕。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壳体部件 (8)組成,特别是能密封地、可拆卸地连接和/或具有高的防护级。7. 按照权利要求5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线圏芯由铁氧体构造,特别是由多个铁氧体部件(11、 12、 13、 14、 15)、 特别是相同的铁氧体部件(13、 15)组成。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一种、两种或多 种铁氧体部件(11、 12、 13、 14、 15)、特别是彼此粘合连接的铁氧体部 件。9.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头包括到负载的电连接(10),从该变压器头能给该负载供电。10. 按照权利要求5至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施密特,M哈贝马斯,T马克赫瑟,L波德别尔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