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78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8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包括公端基座及至少两个光连接器;所述公端基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所述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光连接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光连接器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公端容纳通道;所述公端基座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座体上的至少一个公端电连接器,每个所述公端电连接器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光连接器之间,实现光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均设置于一体,亦有效利用了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上的两个光连接器之间的闲余空间,而不需占用其它空间,从而提高了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空间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接入交换机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之间的通信主要使用网线,网线同时要兼顾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的功能。当接入速率提升到10G或更高时,由于网线无法满足速率提升的同时兼顾200m的通信,需要使用光模块和光纤进行通信。为了满足向AP供电的功能并兼顾布线工艺要求,会使用光电混合缆。采用该等光电混合缆,需要光模块配合额外的RJ45等供电接口,即使用分离的光学连接装置及电连接装置,如此,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小占用空间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包括:公端基座及至少两个光连接器;所述公端基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所述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光连接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光连接器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公端容纳通道;所述公端基座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座体上的至少一个公端电连接器,每个所述公端电连接器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光连接器之间。
[0005]其中,公端电连接器用于插接于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的母端的母端电连接器,以实现光电混合连接器与母端的电连接。
[0006]本申请提供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汇集光连接器与电连接器设置于一体,即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具备光接口的同时又兼容电接口,实现同步插拔光连接器与电连接器,方便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与母端之间的安装及拆卸,节省现场施工寻址时间及组装时间,有效提高现场安装效率。另外,每个公端电连接器凸设于座体上并位于两个光连接器之间,有效利用了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上的两个光连接器之间的闲余空间,而不需占用其它空间,从而提高了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空间利用率。
[0007]传统的接入交换机与接入点之间,是通过使用分离的光学连接装置及电连接装置实现。如此,使得接入交换机与该等光学连接装置及电连接装置进行耦合连接的耦合界面的面积较大。
[0008]本申请提供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在不改变现有的公端的光接口面积的情况下,又兼容了电接口。在接入交换机与接入点通过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连接的应用场景下,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包括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及与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耦接的母端,其中,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的母端为设于接入交换机的光模块,接入交换机与接入点之间通过设置于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光连接器能够双向光信号进行传输的同时,接入交换机亦
可通过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电连接器为进行供电。由于每个公端电连接器凸设于座体上并位于两个光连接器之间,有效利用了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上的两个光连接器之间的闲余空间,如此,且无需额外增大接入交换机的耦合界面面积。这也意味着,在相同面积的交换机的耦合界面上,相较于分离的仅设有光连接器的公端及电连接器,能够排布更多的本申请提供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
[0009]可以理解,公端电连接器可以与座体一体设置,公端连接器也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等方式固定于座体上,在此不作限定。
[0010]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公端电连接器包括公端插接部及公端接触端子,所述公端插接部背离所述座体的端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收容所述母端电连接器的插接部,所述公端接触端子设于所述插接槽的内壁上。
[0011]公端接触端子用于与母端电连接器的母端接触端子电连接。插接槽能够对母端电连接器的插接部插接时进行限位,方便公端电连接器与母端电连接器之间的插接。
[0012]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公端容纳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沿第二方向排列,每个所述公端电连接器上,所述公端接触端子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相互正交,一个所述公端接触端子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另一个所述公端接触端子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
[0013]由于两个公端接触端子(又可以称为两极)沿第三方向(即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厚度方向)设于插接槽的内壁上,而不占用公端容纳通道排列方向(即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横向)的空间,公端接触端子与光连接器之间不会相互干涉及影响,换而言之,公端接触端子有效利用公端基座在第三方向的闲余空间,进一步提高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空间利用率,有效减小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
[0014]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座体包括支撑部及凸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公端接触端子电连接的公端走线结构,每个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所述公端容纳通道。
[0015]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公端基座还包括公端卡扣,所述公端卡扣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预压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预压端与安装于所述公端容纳通道中的光连接器抵持,用于提高光连接器设置于公端基座上的稳定性。另外,公端走线结构设置在座体的底部,与公端卡扣相对设置;实现公端基座空间最大化利用,公端走线结构不占用公端基座之外的空间,不影响插合解锁。
[0016]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公端容纳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公端卡持凸起,所述公端卡持凸起与安装于所述公端容纳通道中的光连接器卡扣连接,方便光连接器与公端基座的组装与拆卸。
[0017]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连接器为LC连接器。采用标准件LC连接器,方便使用。
[0018]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连接器的数量两个,所述公端容纳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以降低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制造时的公差及精度,从而降低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及生产难度。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母端,用于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实现方式提供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连接,所述母端具耦合界面,所述耦合界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母端容纳通道,所述母端容纳通道用于安装光连接器,所述耦合界面还设有至少一个母端电连接器,每个所述母端电连接器位于两个所述母端容纳通道之间。
[0020]所述母端电连接器用于收容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的公端的公端电连接器,实现所述母端电连接器与所述公端电连接器电连接。
[0021]本申请提供的母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基座及至少两个光连接器;所述公端基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的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所述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光连接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光连接器安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公端容纳通道;所述公端基座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座体上的至少一个公端电连接器,每个所述公端电连接器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光连接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电连接器包括公端插接部及公端接触端子,所述公端插接部背离所述座体的端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公端接触端子设于所述插接槽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容纳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公端容纳通道沿第二方向排列,每个所述公端电连接器上,所述公端接触端子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三者中的任意两个相互正交,一个所述公端接触端子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另一个所述公端接触端子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支撑部及凸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公端接触端子电连接的公端走线结构,每个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所述公端容纳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基座还包括公端卡扣,所述公端卡扣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预压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预压端与安装于所述公端容纳通道中的光连接器抵持。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容纳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公端卡持凸起,所述公端卡持凸起与安装于所述公端容纳通道中的光连接器卡扣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敏曹金灿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