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74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为了对碳排放实现管控,需要先了解碳排放的数据,以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控制碳排放,在目前还不具备完整的方案去控制碳的合理排放,使得碳排放控制在制定的合理的范围内。包括碳排放配额、建立交易平台、平台架构设计、平台的数据采集、碳排放数据管理、项目设计、碳排放轨迹跟踪和减排量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碳排放实现配额,并建立交易平台,对碳排放实现可控,并对平台进行设计,使得使用方便,还能对相关的项目进行设计,能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监测和管理,还能对相关项目进行设计,对碳排放的轨迹进行追踪,并能验证成果,实现了对碳排放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
,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为了对碳排放实现管控,需要先了解碳排放的数据,以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控制碳排放,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还不具备完整的方案去控制碳的合理排放,使得碳排放控制在制定的合理的范围内。
[0003]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碳排放配额:在一定的区域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企业,若企业实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能够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奖励低排放企业,促进低碳投资,对发展较好的企业,给予其一些履约的灵活性,使其得以较低成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对发展不好的企业,协助发展较好的能够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展较好的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减少总的减排成本;
[0008]S2、建立交易平台:建立区块链+碳排放权项目核证平台,实现将碳资产形成过程持续性动态化穿透,进而将碳资产数字化、标准化核证,打包出符合各行业以及各方法学的标准化碳交易产品,建立起成体系标准化的国家级碳排放核定标准,同时打通国内碳交易市场,并使该标准成为在国内各交易所交易通用的基本交易依据,完成碳交易;
[0009]S3、平台架构设计:平台为支撑强制减排及资源减排行业核算指南、行业方法学的多样性,数据采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按照需要动态获取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整个平台分为四层,包括Iaas基础插件、区块链基础设施、PaaS基础设施和SAAS应用设施;
[0010]S4、平台的数据采集:开发发电机组碳排放监测管理系统以完成一定的功能目标,还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发电机组碳排放数据,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可以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线计算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碳排放数据的时效性,同时可以协助碳
排放企业自出出具项目设计报告及监测报告,减少了由外部机构提供相关报告的财务成本及沟通成本;
[0011]S5、碳排放数据管理:主要用于给集团下的碳排放企业管理碳排放过程中的参与碳排放核算的生产数据,碳排放企业对于碳排放数据的管理是逐步展开的,按照成立数据监测小组、数据监测程序、碳排放数据采集和采集数据核验等流程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管理;
[0012]S6、项目设计:对相关的项目进行设计,包括项目信息维护、方法学选用、项目边界、基准线识别、额外性分析、减排量计算和监测计划;
[0013]S7、碳排放轨迹跟踪:主要追踪减排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活动轨迹,并依据国际国内碳核算标准进行碳排放的科学计算,包括轨迹分析、实时碳核算功能、活动轨迹追踪和生产数据监测;
[0014]S8、减排量验证:在进行碳排放数据核算与报告工作之前,碳排放负责人应首先进行报告年份确定、企业组织边界识别、二氧化碳排放活动识别、排放单位及重点排放设施识别等工作,在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数据核算和报告,具体功能为:项目信息概况、监测方案陈述、碳排放量计算、数据处理、监测预警和监测报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S1中,初始碳配额分配方式主要有拍卖、免费发放和定价出售三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
[0017]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原有碳排放或碳减排基础数据实时抓取上链,并交叉验真,基于动态、真实、客观的基础数据,高效生成可交易的标准碳资产产品,帮助地方碳交易市场互信互联,增加碳交易市场规模与活跃度;整合并归纳不同行业的碳资产审定与核证方式,平台提供的标准化采集与核证流程,帮助三方核证机构降低核证成本,提高核证效率,平台将碳排放核算方法学转化为可自动执行的程序;通过平台整合的数据采集接口,使排放/减排企业的数据上链存证,帮助核查机构简化环节,降低监管建设成本,核证机构能够实时对各项目方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生产结果进行动态持续监控与链上数据查证。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S3中,
[0019]IaaS基础插件以服务的模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主要是将基础设施资源(计算、存储、网络带宽等)进行虚拟化和池化管理,便于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再分配和回收;
[0020]区块链基础设施基于超级账本打造,专注于为企业级区块链部署开发一整套框架、工具和程序库;
[0021]PaaS层主要提供应用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用户可以基于该平台,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运行,它依托于云计算基础架构,把基础架构资源变成平台环境提供给用户和应用,为业务系统提供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同时可以将各业务系统功能纳入微服务开发体系中,有效地复用和编排组织部的应用服务构件,以便按需组织这些服务构件;
[0022]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应用层为进驻客户提供多租户服务模式,租户实现了应用隔离、存储隔离、数据隔离、账本隔离、网络隔离。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S4中,功能目标包括:
[0024]运营分析:集团下全部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可视化图表分析,包括各企业/各项目碳资产数据分析、能耗分析、碳排放数据预警等;
[0025]项目设计:协助企业自主完成项目设计,包括减排项目组的创建、减排工艺说明、适用方法学选择及项目边界确定、减排监测计划制定等;
[0026]碳轨迹追踪:追踪CCER减排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活动轨迹,根据国际国内碳核算标准进行碳排放的科学计算,并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多维可视化分析;
[0027]方法学管理:维护集团下各项目适用的方法学、明确各个方法学下的碳排放计算规则、监测参数、基准线、减排工艺等;
[0028]碳盘查:集团下属各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交叉验证,采集方式支持手动录入、系统集成、设备自动采集等,支持对采集数据进行差异化的数据校验规则,实现数据的自动验证,并通过预设的报警规则,实现数据超阈值提醒和数据校验报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数据采集误差;
[0029]碳排放预警:对于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判和分析,分级设定限值,对超标情况,通过“自动对表”方式,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碳排放配额:在一定的区域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企业,若企业实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能够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奖励低排放企业,促进低碳投资,对发展较好的企业,给予其一些履约的灵活性,使其得以较低成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对发展不好的企业,协助发展较好的能够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展较好的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减少总的减排成本;S2、建立交易平台:建立区块链+碳排放权项目核证平台,实现将碳资产形成过程持续性动态化穿透,进而将碳资产数字化、标准化核证,打包出符合各行业以及各方法学的标准化碳交易产品,建立起成体系标准化的国家级碳排放核定标准,同时打通国内碳交易市场,并使该标准成为在国内各交易所交易通用的基本交易依据,完成碳交易;S3、平台架构设计:平台为支撑强制减排及资源减排行业核算指南、行业方法学的多样性,数据采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按照需要动态获取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整个平台分为四层,包括Iaas基础插件、区块链基础设施、PaaS基础设施和SAAS应用设施;S4、平台的数据采集:开发发电机组碳排放监测管理系统以完成一定的功能目标,还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发电机组碳排放数据,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可以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线计算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提高碳排放数据的时效性,同时可以协助碳排放企业自出具项目设计报告及监测报告,减少了由外部机构提供相关报告的财务成本及沟通成本;S5、碳排放数据管理:主要用于给集团下的碳排放企业管理碳排放过程中的参与碳排放核算的生产数据,碳排放企业对于碳排放数据的管理是逐步展开的,按照成立数据监测小组、数据监测程序、碳排放数据采集和采集数据核验等流程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管理;S6、项目设计:对相关的项目进行设计,包括项目信息维护、方法学选用、项目边界、基准线识别、额外性分析、减排量计算和监测计划;S7、碳排放轨迹跟踪:主要追踪减排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活动轨迹,并依据国际国内碳核算标准进行碳排放的科学计算,包括轨迹分析、实时碳核算功能、活动轨迹追踪和生产数据监测;S8、减排量验证:在进行碳排放数据核算与报告工作之前,碳排放负责人应首先进行报告年份确定、企业组织边界识别、二氧化碳排放活动识别、排放单位及重点排放设施识别等工作,在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数据核算和报告,具体功能为:项目信息概况、监测方案陈述、碳排放量计算、数据处理、监测预警和监测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初始碳配额分配方式主要有拍卖、免费发放和定价出售三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原有碳排放或碳减排基础数据实时抓取上链,并交叉验真,基于动态、真实、客观的基础数据,高效生成可交易的标准碳资产产品,帮助地方碳交易市场互信互联,增加碳交易市场规模与活跃度;整合并归纳不同行业的碳资
产审定与核证方式,平台提供的标准化采集与核证流程,帮助三方核证机构降低核证成本,提高核证效率,平台将碳排放核算方法学转化为可自动执行的程序;通过平台整合的数据采集接口,使排放/减排企业的数据上链存证,帮助核查机构简化环节,降低监管建设成本,核证机构能够实时对各项目方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生产结果进行动态持续监控与链上数据查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IaaS基础插件以服务的模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主要是将基础设施资源(计算、存储、网络带宽等)进行虚拟化和池化管理,便于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再分配和回收;区块链基础设施基于超级账本打造,专注于为企业级区块链部署开发一整套框架、工具和程序库;PaaS层主要提供应用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用户可以基于该平台,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运行,它依托于云计算基础架构,把基础架构资源变成平台环境提供给用户和应用,为业务系统提供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同时可以将各业务系统功能纳入微服务开发体系中,有效地复用和编排组织部的应用服务构件,以便按需组织这些服务构件;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应用层为进驻客户提供多租户服务模式,租户实现了应用隔离、存储隔离、数据隔离、账本隔离、网络隔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功能目标包括:运营分析:集团下全部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可视化图表分析,包括各企业/各项目碳资产数据分析、能耗分析、碳排放数据预警等;项目设计:协助企业自主完成项目设计,包括减排项目组的创建、减排工艺说明、适用方法学选择及项目边界确定、减排监测计划制定等;碳轨迹追踪:追踪CCER减排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活动轨迹,根据国际国内碳核算标准进行碳排放的科学计算,并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多维可视化分析;方法学管理:维护集团下各项目适用的方法学、明确各个方法学下的碳排放计算规则、监测参数、基准线、减排工艺等;碳盘查:集团下属各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交叉验证,采集方式支持手动录入、系统集成、设备自动采集等,支持对采集数据进行差异化的数据校验规则,实现数据的自动验证,并通过预设的报警规则,实现数据超阈值提醒和数据校验报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数据采集误差;碳排放预警:对于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判和分析,分级设定限值,对超标情况,通过“自动对表”方式,予以分级预警提示,并记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绍康汤鹏王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