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237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目前在对碳排放的数据处理时不够完善,进而使得用户无法更好的了解的碳排放的具体状况,进而无法对超标的碳排放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应用层面设计、公共服务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提交区块链设计、计算数据模型、数据上链提交、数据校验,在碳排放数据的设计上首先根据CCER方法学模型或者CEA核算指南模型将数据建模的过程标准化。该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能够自动自动计算出每个电厂的碳排放量,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换的了解各大企业的碳排放量情况,进而方便对超标的碳排放企业作出相应的措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
,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体被火烧后的废气都会产生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收、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0003]但是目前在对碳排放的数据处理时不够完善,进而使得用户无法更好的了解的碳排放的具体状况,进而无法对超标的碳排放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没有针对这一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目前在对碳排放的数据处理时不够完善,进而使得用户无法更好的了解的碳排放的具体状况,进而无法对超标的碳排放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应用层面设计、使不同的集团创建单独的碳排放检测服务,数据层面也对应不同的数据库,对于同一集团客户下的不同子公司的数据,在系统中采用基于权限的数据隔离策略,每一个公司在系统中都会创建对应的公司组织,而所有的数据都和组织关联,所有登录的用户都有其所属组织,且只能看到其授权的组织数据库;S2、公共服务设计:将碳排放核算过程中的数据项以及流程以标准化、模板化的方式编排在系统中,将数据信息划分为基本信息、适用条件、核算边界、情景替代方案类型以及减排量计算公式数据模型;S3、数据模型设计:在碳排放数据的设计上首先根据CCER方法学模型或者CEA核算指南模型将数据建模的过程标准化,此过程将定义项目的排放源、排放场景以及数据项,其次将数据获取方式做通用化处理,最后统一减排量计算模型;S4、数据提交区块链设计:在每次采集任务完成后,碳排放检测服务调用上链端接口将采集数据提交到区块链,上链端服务封装了与区块链交互相关的提交数据、查询数据等接口,数据成功提交到区块链后,相关信息以异步消息的方式通知会碳排放检测服务,碳排放检测服务接收到成功消息后,记录该数据的上链状态以及上链信息;S5、计算数据模型:参照CCER方法学模型中的计算公式将数据按层级拆分成明细数据项,将所拆分的数据项与碳排放数据项建立映射关系,通过计算引擎,根据模型计算公式以及相关数据项计算相应的减排值,通过人工输入生产数据或者选择某个项目后自动获取生产数据,系统自动提取碳排放计算公式计算碳排放量需要的数据,并自动计算出每个电厂的碳排放量;S6、数据上链提交:将计算完毕后的数据提交到区块链以及查询区块链数据信息服务中;S7、数据校验:对提交的数据分别进行项目审定和项目核证,在审定时,从项目提交审定开始,系统依据大数据校验模型对业主在项目设计期间所需提供的文件及其数据进行系统化验证,并生成系统验证结果,辅助审定机构在审定工作中有可视化的数据支撑,在项目核证时,从核证自愿减排项目申请对一定监测周期的减排量进行核证申请时开始,系统依据大数据,对业主在监测期内所产生的减排量及其相关文件进行系统化验证,并生成系统验证结果,以此辅助核证机构在核证工作中可以快速追溯监测数据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当因请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绍康汤鹏王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