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645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一送料机构包括至少1个第一送料单元,第一送料单元包括两组运输皮带组件,每个第一送料单元与采茶机前端的对应进料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根皮带相互贴近,形成运输茶叶的送料间隙,从进料口进入的茶叶被互相贴近的皮带夹持并运输至指定位置收集,皮带之间的送料间隙能够调节适应不同种类的茶叶,在保证稳定夹持茶叶的情况下能避免挤压损伤茶叶,而且皮带的移动速度一致,避免了摩擦损伤茶叶,同时设置多个送料单元,能够提高运输的速率,皮带轴的错位设置也便于节省空间,形成的进料口也便于进料。形成的进料口也便于进料。形成的进料口也便于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茶机
,尤其是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每年的茶叶产量巨大,传统的人工采摘早已满足不了需求,越来越多的机械化采茶设备开始被使用,虽然采茶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现有的采茶机不注重采摘时对茶叶的保护。目前大多数采茶机在裁剪刀的前方设置鼓风机,通过风力将裁剪下的茶叶吹进集料仓,或者在裁剪刀的下方设置传输带,茶叶被裁剪后掉落在传输带上,通过传送带进行运输,或者干脆通过快速移动采茶机,使得被剪下的茶叶自然的滚入集料仓,如CN104335765A公开的采茶机、CN109661901A公开的采茶机,此类设计将导致茶叶受到冲击,而导致茶叶损坏,降低了茶叶的品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来避免采摘时伤到茶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通过皮带运输来避免采摘时对茶叶的损伤,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机构(26),第一送料机构(26)包括至少1个第一送料单元(27),第一送料单元(27)包括两组运输皮带组件(13),每个第一送料单元(27)与采茶机前端的对应进料口(11)连接,两组运输皮带组件(13)前端部位分别设置在进料口(11)的两侧,这样位于进料口(11)内的茶叶能够沿着两组运输皮带组件(13)之间所形成的送料通路(55)夹持输送到预设位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运输皮带组件(13)包括多个皮带轴(16)、一根皮带(18),至少有一个皮带轴(16)设置在进料口(11)的一侧,两组运输皮带组件(13)上的两根皮带(18)绕在对应皮带轴(16)上形成夹持运输茶叶的送料通路(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的右侧设有第一皮带轴(29),第一皮带轴(29)的后方靠左位置设有第二皮带轴(30),第二皮带轴(30)的后侧设有第三皮带轴(31);第一皮带轴(29)、第三皮带轴(31)上套设有第一皮带(32),第二皮带轴(30)的左侧抵靠在第一皮带(32)上,用于调整输送回路的走向,使得第一皮带(32)向第二皮带(38)靠拢,以及调整第一皮带(32)的松紧度;进料口(11)的左侧设有第四皮带轴(35),第四皮带轴(35)的后方靠右位置设有第五皮带轴(36),第五皮带轴(36)的后端设有第六皮带轴(37);第四皮带轴(35)、第六皮带轴(37)上套设有第二皮带(38),第五皮带轴(36)的右侧抵靠在第二皮带(38)上,用于调整输送回路的走向,使得第二皮带(38)向第一皮带(32)靠拢,以及调整第二皮带(38)的松紧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茶机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皮带轴(30)、第五皮带轴(36)均位于第一皮带轴(29)和第四皮带轴(35)后方,第一皮带轴(29)与第四皮带轴(35)之间、第二皮带轴(30)与第五皮带轴(3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