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的灌木类茶树用的采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茶设备
,具体为一种山地的灌木类茶树用的采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茶叶的主要原产地,是世界上茶叶种植、消费、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茶叶的采摘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茶叶采摘的方法有:手摘法和机采法。手摘法缺点是费工,成本高,难以做到及时采摘。
[0003]刀割法常采用半月形茶刀割茶叶,通样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
[0004]机采法是采用采茶机切割芽梢。如果操作熟练,肥水的管理跟上,机械采茶对茶叶的产量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减少采茶的劳动力。因此近年来,机械采茶越来越受到茶农的青睐。
[0005]中国专利网中公开了“采茶机”,专利号为201710623052.8。上述装置公开了包括承重台、支撑装置、行进装置和两组采摘装置。上述行进装置通过驱动轮和履带在地面移动。
[0006]但种在山上的灌木类茶树比较低矮,茶树排列比较紧密。太大的机械装置无法前行,且山路地面崎岖坑洼,机械行走不够稳定,边采茶边行走过程中会有颠簸,导致采茶过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的灌木类茶树用的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焊接有握把(14),所述支架(1)呈凹字型,支架(1)内设有轴杆(2),轴杆(2)靠近支架(1)前端,所述轴杆(2)水平放置贯穿整个支架(1),所述支架(1)左侧设有活动板(4),轴杆(2)左端穿过活动板(4),活动板(4)连接有活动杆(41),活动杆(41)与轴杆(2)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活动杆(41)与轴杆(2)相互垂直,活动杆(41)前端与轴杆(2)杆身滑动配合;所述支架(1)底部设有剪切组件,活动板(4)与剪切组件连接,轴杆(2)连接有毛刷(3),活动板(4)与轴杆(2)之间设有驱动组件,当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4)向支架(1)远离时,剪切组件将茶叶剪下,同时轴杆(2)朝支架(1)内侧方向旋转,使得毛刷(3)将茶叶扫入支架(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的灌木类茶树用的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滚轮(5)、滚筒一(6)、滚筒二(7)和电机(13),所述电机(13)设在支架(1)右侧,电机(13)传动轴与轴杆(2)右端连接,所述滚轮(5)设在活动杆(41)杆身上,滚筒一(6)位于滚轮(5)左侧,滚筒二(7)位于滚轮(5)右侧,所述滚筒一(6)、滚筒二(7)设在轴杆(2)杆身上,所述滚筒一(6)、滚筒二(7)朝向滚轮(5)一侧均呈斜面,滚筒一(6)斜面与滚筒二(7)斜面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的灌木类茶树用的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一(6)、滚筒二(7)之间形成容纳滚轮(5)的通道,电机(13)驱动轴杆(2)旋转,轴杆(2)带动滚筒一(6)、滚筒二(7)转动,使得容纳滚轮(5)的通道倾斜方向改变,从而趋使活动板(4)带动剪切组件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的灌木类茶树用的采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组件包括滑板(8)、多个切片(9)、底板(10)和多个刀片(11),活动板(4)下端连接有横条(42),横条(42)与滑板(8)焊接,底板(10)与支架(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滑板(8)滑动配合在底板(10)与支架(1)之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