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49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包括S01:获取现场机组相关数据,S02:根据完成化验好的机组入炉煤热值,进行机组不同工况稳态试验,直接采集或通过中间参数计算不同工况,并完成入炉煤热值记录,S03:计算不同工况下机组效率η,其中供热机组热耗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计算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质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与经济运行至关重要,燃煤煤种多样性和煤热值波动大的特性,加大了利用锅炉正平衡准确计算煤耗的难度,煤质的分析;
[0003]目前主要采用实验室物理检测方法,机组一般八小时检测一次煤质,并以此作为该时间段内实时反平衡计算的煤质参数值,因此这种方法在煤热值测量在实时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对现场机组运行监测缺乏指导意义,在机组实时运行过程数据中,存在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入炉煤热值的参数,在机组运行参数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现场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并分析相关参数影响机组的性能是否与热值相关,继而可以建立以实时参数为切入点的入炉煤热值计算思路,因此,如何在线确定煤质低位热值,是目前在建立电站实时监测和运行优化管理系统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因此而提出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01:获取现场机组相关数据;
[0007]S02:根据完成化验好的机组入炉煤热值,进行机组不同工况稳态试验,直接采集或通过中间参数计算不同工况,并完成入炉煤热值记录;
[0008]机组参数见表1:
>[0009]表1.机组参数
[0010][0011][0012]S03:计算不同工况下机组效率η,其中供热机组热耗H
r
以焓降法计算,式中参数含义如表1列表所示,计算公式如下:
[0013][0014]S04:依据机组各工况热平衡图获取相应基准参数,将因环境温度、背压和供热引起的给粉机转速变化折算成电负荷,步骤如下:
[0015]1)计算不同工况下,系统热源温度T
H

[0016][0017]式中:T
H
为循环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学平均温度,K;ΔS为熵的变化,kJ/(kg
·
K);α
zr
为再热蒸汽份额;h"
zr
、s"
zr
分别是再热蒸汽焓值和熵值,kJ/(kg
·
K),kJ/kg;而h'
zr
、s'
zr
则是冷再热蒸汽焓值和熵值,kJ/(kg
·
K),kJ/kg;
[0018]2)计算系统循环放热过程中的热力学平均温度T
L
,单位K,并根据水蒸汽表直接查得汽轮机的排汽压力;
[0019]3)通过取对数对热耗计算公式求导,计算环境温度、背压和供热变化引起的热耗率变化量:
[0020][0021]4)计算煤耗变化量Δb
s
,具体表现为:
[0022][0023]锅炉效率从锅炉热力实验报告中获得η
b
=f(P
e
),电机效率为99%,式中,Q0为标煤热值,kJ/(kg
·
K);
[0024]5)拟合出不同负荷工况下,环境温度T
en
、背压p
b
和供热D
h
引起的标准煤耗变化量:
[0025][0026][0027][0028]式中,T
基准
,p
基准
分别为环境温度和背压的基准值,由热力报告中获得;
[0029]S05:记录试验热值与相关参数值,计算值合并为合集X;
[0030]S06:入炉煤热值模型训练。
[0031]进一步在于:所述步骤S06的入炉煤热值模型训练是以
为LSSVM模型输入,以[Q
dw
]为模型输出,获得计算入炉煤低位热值的模型:
[0032][0033]进一步在于:所述步骤S05计算值合并为合集X的公式表现为:
[0034][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1)在化验煤种热值确切的前提下,试验多个稳定负荷,记录给粉机转数,以及相关蒸汽参数和供热参数,为入炉煤热值模型提供训练与测试数据源。
[0037](2)依据机组各工况热平衡图获取相应基准参数,量化因环境温度、背压和供热引起的煤耗变化量,可以依据该思路构建全厂运行参数的耗差模型。
[0038](3)构造以给粉机转速、负荷、背压、环境温度、供热流量等实时参数,以及背压、环境温度、供热等参数偏离基准值引起的与低位热值无关的煤耗偏差为模型输入;试验煤种低位热值为模型输出的热值模型。
[0039](4)将训练后模型输入切换为机组实时运行数据,可以实时提供模型输出的入炉煤低位热值,为在线热值计算提供新的思路,并可以与一定时间段内的正平衡法计算获得的热值进行验证。
附图说明
[004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4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种煤质下模型训练过程输出的对比图。
[004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两种煤质下模型训练过程输出的误差图。
[004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两种煤质下模型测试过程输出的对比图。
[004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两种煤质下模型测试过程输出的误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8]S01:获取现场机组相关数据;
[0049]S02:根据完成化验好的机组入炉煤热值,进行机组不同工况稳态试验,直接采集或通过中间参数计算不同工况,并完成入炉煤热值记录;
[0050]机组参数见表1:
[0051]表1.机组参数
[0052][0053]S03:计算不同工况下机组效率η,其中供热机组热耗H
r
以焓降法计算,式中参数含义如表1列表所示,计算公式如下:
[0054][0055]S04:依据机组各工况热平衡图获取相应基准参数,将因环境温度、背压和供热引起的给粉机转速变化折算成电负荷,步骤如下:
[0056]1)计算不同工况下,系统热源温度T
H

[0057][0058]式中:T
H
为循环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学平均温度,K;ΔS为熵的变化,kJ/(kg
·
K);α
zr
为再热蒸汽份额;h...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建模的供热机组入炉煤热值在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获取现场机组相关数据;S02:根据完成化验好的机组入炉煤热值,进行机组不同工况稳态试验,直接采集或通过中间参数计算不同工况,并完成入炉煤热值记录;机组参数见表1:表1.机组参数S03:计算不同工况下机组效率η,其中供热机组热耗H
r
以焓降法计算,式中参数含义如表1列表所示,计算公式如下:S04:依据机组各工况热平衡图获取相应基准参数,将因环境温度、背压和供热引起的给粉机转速变化折算成电负荷,步骤如下:1)计算不同工况下,系统热源温度T
H
:式中:T
H
为循环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学平均温度,K;ΔS为熵的变化,kJ/(kg
·
K);α
zr
为再热蒸汽份额;h"
zr
、s"
zr
分别是再热蒸汽焓值和熵值,kJ/(kg
·
K),kJ/kg;而h'
zr
、s'
zr
则是冷再热蒸汽焓值和熵值,kJ/(kg
·
K),kJ/kg;2)计算系统循环放热过程中的热力学平均温度T
L
,单位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慧崔晓波陈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