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及负载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35344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2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与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及负载匹配方法,包括单端转差分模块、差分功率放大模块、匹配网络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的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匹配网络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匹配网络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全差分结构实现驱动信号的放大,简化功率放大电路的复杂度。对于非纯阻性负载,匹配网络模块实现了功率放大电路和负载的频率匹配及阻抗匹配,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及负载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与系统
,特别涉及是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及负载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以输出较大功率为目的的放大电路,用于将输入信号转换成具有较大功率的输出信号,它一般直接驱动负载,带载能力要强,是最常用的电路之一。功率放大电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医疗、民用、物联网等领域,在电子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的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传统的线性功率放大电路可以分为A类、AB类、B类等,不同的偏置状态让功率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工作效率和线性度。偏置在A类具有更好的线性度却降低了效率,偏置在B类得到了效率却无法兼顾线性度,AB类则在线性度和效率之间有一个折中。现有的功放电路大都通过调节输入信号强度的方式,实现功率调节,这种方式不论输入信号大小变化,此功放电路的工作状态、偏置类型不变,这并不是最优的能效方案。此外伴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普及,各种类型负载也不断出现,功率放大电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纯阻性负载的驱动,例如微机械超声换能器、静电驱动微电机、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端转差分模块、差分功率放大模块、匹配网络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的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匹配网络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匹配网络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匹配网络模块包括第一有源电感单元、第二有源电感单元、有源电容单元以及片外变压器,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的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有源电感单元的信号接收端、第二有源电感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有源电感单元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片外变压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有源电感单元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片外变压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片外变压器的次级与负载连接;所述片外变压器的抽头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有源电容单元的第一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片外变压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有源电容单元的第二信号收发端与所述片外变压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包括第一MOS管以及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第一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有源电感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有源电感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平控制模块,所述电平控制模块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电平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的信号发送端与所述差分功率放大模块的第三信号收发端连接,所述功率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剑龚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