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乳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量化学分析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血乳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乳酸,即Blood Lactic Acid,是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主要由红细胞、横纹肌和脑组织产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主要取决于肝脏及肾脏的合成速度和代谢率。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时),可引起组织缺氧,由于缺氧可引起体内乳酸升高。另外,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如糖酵解速度增加,剧烈运动、脱水时,也可引起体内乳酸升高。体内乳酸升高可引起乳酸中毒。检查血乳酸水平,可提示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血乳酸的含量在(0.5~1.7)mmol/L。血乳酸的测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组织严重缺氧可导致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需氧氧化的障碍,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酵解作用增强,血中乳酸与丙酮酸比值增高及乳酸增加,甚至高达25mmol/L。这种极值的出现标志着细胞氧化过程的恶化,并与显著的呼吸增强、虚弱、疲劳、恍惚及最后昏迷相联系。即使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已得到处理,此种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乳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血乳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和保存(a)、血乳酸标准物质的制备对健康普通人群或运动员志愿者捐献的血清分别进行检测,当上述血清中的HBV、HCV、HIV及新冠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时,收集上述血清至需要数量,并在上述血清中加入0.1%~0.5%(v/v)Proclin300或叠氮钠作为防腐剂,加入后充分混匀,以保证血清的稳定性,然后采用生化分析仪、便携式乳酸分析仪、葡萄糖乳酸盐分析仪或质谱仪对血清中的血乳酸浓度进行初步测定,当上述血清中的血乳酸初步测定浓度不低于要制备的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浓度的1%时,即将上述血清进行分装,得到血乳酸标准物质;当上述血清中的血乳酸初步测定浓度低于要制备的血清中血乳酸浓度的1%时,在上述血清中加入99%以上乳酸纯品标准物质,使得上述血清中的血乳酸浓度不低于要制备的血清血乳酸浓度1%,加入乳酸纯品标准物质的体积不得超过上述血清总体积的10%,加入后,上述血清在室温混匀(0.5~24)h,得到血乳酸标准物质;(b)、血乳酸标准物质的分装和保存将上述血乳酸标准物质分别装入无色或棕色安瓿瓶或塑料的冻存管中,将上述血乳酸标准物质在振荡条件下分装至上述安瓿瓶或冻存管中,并封口或密封,根据分装的顺序,对每个分装单元进行连续编号,分装单元数量为P,然后将分装单元置于
‑
20℃以下的冰箱中冷冻保存;(二)、血乳酸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检验(c)、对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均匀性进行检验用Excel中的randbetween函数对连续编号的分装单元进行随机抽取检验,当P≤200时,抽取分装单元数量m不少于11个;当200<P≤500时,抽取分装单元数量m不少于15个;当500<P≤1000时,抽取分装单元数量m不少于25个;当分装单元P>1000时,抽取分装单元数量m不少于30个,按照抽取的先后次序,对m个抽取分装单元进行依次重新编号和顺序排列,用生化分析仪法、葡萄糖乳酸盐分析仪法或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对上述抽取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含量进行均匀性检验,在检验时,首先按照上述顺序对每个抽取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进行第一次检验,然后打乱上述顺序,再重复对上述每个抽取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含量进行第二次检验,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对每个抽取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进行第n次检验,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从而得到n次检验结果,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并统计出: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均匀性;当抽取了m个样品,按照上述检验方法在重复性n次条件下,得到m组精密度测量数据如下:编号1:x
11
,x
12
……………
x
1n
,平均值编号2:x
21
,x
22
……………
x
2n
,平均值
……………
编号m:x
m1
,,x
m2
……………
x
mn
,平均值
平均值平均值统计量NN=m
·
n
ꢀꢀꢀꢀ
公式(2)组间差平方和:组内差平方和:组间自由度:v1=m
‑
1;组内自由度:v2=N
‑
mm统计量F:其中S
12
为组间方差,S
22
为组内方差,根据自由度(v1,v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由表查得F
α
的临界值值,再与公式(7)计算得到的F值与F
α
进行比较,若F<F
α
则认为组内与组间无明显差异,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是均匀的,否则,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是不均匀的;(d)、对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检验长期稳定性检验的持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长期稳定性检验的时间段内,按照前密后疏的原则,选择不少于5个时间点k,在每个时间点上,抽取不少于步骤(b)中的
‑
20℃以下的温度储存的至少2个分装单元中的血乳酸标准物质,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乳酸盐分析仪或同位素稀释质谱方法对每个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含量进行3次重复检验,然后计算这些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得到在每个时间点的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Y
i
,将上述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Y
i
与对应测量时间按照下面的线性模型进行拟合:Y
i
=b0+bX
ꢀꢀꢀꢀ
公式(8)在公式(8)中:b0—截距,b—回归系数(斜率);X—检验时间,单位(月);Y
i
—在每个时间点的血乳酸标准物质中血乳酸含量的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根据公式(9)和公式(10)计算出回归系数(斜率)和截距:
在公式(9)中:X
i
—第i个时间点的检测时间,单位为月;Y
i
—在第i个时间点上,上述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乳酸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所有时间点的检测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月;—所有时间点上,上述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乳酸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k—时间点的数量;根据公式(11)计算s值:公式(11)中的各个符号的含义与公式(8)、公式(9)和公式(10)中的符号含义相同,根据公式(12)计算s(b)的值:查t分布表,得到t
0.95,k
‑2的值;若|b|<t
0.95,k
‑2·
s(b),则表明斜率不显著,没有观察到不稳定性,说明血乳酸标准物质是长期稳定的;否则说明血乳酸标准物质是不稳定的;(e)、对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的短期稳定性进行检验短期稳定性检验的持续时间不少于7天,在短期稳定性检验的时间段内,按照前密后疏的原则,选择不少于5个时间点k,在每个时间点上,从步骤(b)中取出至少二个分装单元,将它们置于
‑
20℃到4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考察,提取上述分装单元中的血乳酸标准物质,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乳酸盐分析仪或同位素稀释质谱方法对每个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进行3次重复检验,计算这些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得到每个时间点的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Y
i
,将上述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对应测量时间按照下面的线性模型进行拟合:Y
i
=b0+bX
ꢀꢀꢀꢀ
公式(8)在公式(8)中:b0—截距,b—回归系数(斜率);X—检验时间,单位(月);Y
i
—在每个时间点的血乳酸标准物质中血乳酸含量的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根据公式(9)和公式(10)计算出回归系数(斜率)和截距:
在公式(9)中:X
i
—第i个时间点的检测时间,单位为月;Y
i
—在第i个时间点上,上述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乳酸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所有时间点的检测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月;—所有时间点上,上述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乳酸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k—时间点的数量;根据公式(11)计算s值:公式(11)中的各个符号的含义与公式(8)、公式(9)和公式(10)中的符号含义相同。根据公式(12)计算s(b)的值:查t分布表,得到t
0.95,k
‑2的值,若|b|<t
0.95,k
‑2·
s(b),则表明斜率不显著,没有观察到不稳定性,说明血乳酸标准物质是短期稳定的;否则说明血乳酸标准物质是不稳定的;(三)、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标准值的测定(f)、用高效液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测定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标准值首先,任取步骤(b)中的至少5个分装单元中的血乳酸标准物质作为样本,用水或甲醇或乙腈作为溶剂,将上述溶剂中加入99%以上的乳酸纯品标准物质制成与样本中初步测定血乳酸含量相同浓度溶液即为标准品,在相同体积的样本和标准品中加入相同数量的内标品,其中内标品为含有与样本中初步测定血乳酸含量相同浓度的
13
C标记乳酸的溶液,加入内标品的体积与样本或标准品的体积比在1:100~10:1之间,用高效液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仪的MRM或SIM模式分别检测上述样本和标准品,在样本的色谱图中,用积分法得到血乳酸峰面积和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在标准品的色谱图中,用积分法得到乳酸峰面积和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样本的血乳酸峰面积:样本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标准品乳酸峰面积:标准品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样本的血乳酸含量:样本
13
C标记乳酸含量)/(标准品的乳酸含量:标准品的
13
C标记乳酸含量),即得到样本的血乳酸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重复检测3次,得到的测量结果按照K
‑
S单样本正态性检验,并采用格拉布斯
法和/或Dixon法进行异常值检验,通过上述统计检验后,取所有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高效液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方法测定结果的标准值;未通过统计K
‑
S单样本正态性检验、格拉布斯法和/或Dixon法进行异常值检验的样本,增加样本数量,重复步骤(f),直到通过为止;(g)、用气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测定分装单元中血乳酸标准物质的血乳酸标准值首先,任取步骤(b)中的至少5个分装单元中的血乳酸标准物质作为样本,用水或甲醇或乙腈作为溶剂,将上述溶剂中加入99%以上的乳酸纯品标准物质制成与样本中初步测定血乳酸含量相同浓度溶液即为标准品,在相同体积的样本和标准品中加入相同数量的内标品,其中内标品为含有与样本中初步测定血乳酸含量相同浓度的
13
C标记乳酸的溶液,加入内标品的体积与样本或标准品的体积比在1:100~10:1之间,用气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仪分别检测上述样本和标准品,在样本的色谱图中,用积分法得到血乳酸峰面积和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在标准品的色谱图中,用积分法得到乳酸峰面积和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样本的血乳酸峰面积:样本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标准品乳酸峰面积:标准品
13
C标记乳酸的峰面积)=(样本的血乳酸含量:样本的
13
C标记乳酸含量)/(标准品的乳酸含量:标准品的
13
C标记乳酸含量),即得到样本的血乳酸含量,用气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仪重复检测3次,得到的测量结果按照K
‑
S单样本正态性检验,并采用格拉布斯法和/或Dixon法进行异常值检验,通过上述统计检验后,取所有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气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方法测定结果的标准值;未通过统计K
‑
S单样本正态性检验、格拉布斯法和/或Dixon法进行异常值检验的样本,增加样本数量,重复步骤(g),直到通过为止;(h)、对步骤(f)和步骤(g)得到的血乳酸标准值进行确定对高效液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测定得到的至少15个血乳酸含量数据,和气相色谱
‑
同位素稀释质谱测定得到的至少15个血乳酸含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若由公式(13)算出的|t|值小于其中通过查GB/T 4086.3
‑
1983《统计分布数值表t分布》得到,则认为t检验结果通过,说明两种方法定值结果之间没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利庆,王仙霞,杨彬,刘亚辉,张宁,高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