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门运动机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35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运动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滑移门运动机构及车辆,包括:滑轨;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滑轨上;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所述连杆机构适于与车辆上的侧门连接;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滑块组件在所述滑轨上进行运动,通过所述滑块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连杆机构朝靠近和远离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该滑移门运动机构具有使用一根导轨即可实现侧门的开闭,大大提高了滑移门的适用范围的优点。大提高了滑移门的适用范围的优点。大提高了滑移门的适用范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移门运动机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运动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滑移门运动机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滑移门机构在汽车、挖掘机以及起重机操纵室等上的应用都非常广泛,但现有的滑移门机构的结构形式基本都为三轨道导向,即,需要使用三根滑轨,才能实现滑移门的固定和开闭,这种三轨道导向的滑移门机构对车型的限制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使用模具冲压或使用滚压的方式成型,成本高、安装困难,用模具冲压成型其强度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滑移门机构通常使用三根滑轨,才能实现滑移门的固定和开闭,这种三轨道导向的滑移门机构对车型的限制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的缺陷之一,从而提供一种滑移门运动机构及车辆。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移门运动机构,包括:滑轨;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滑轨上;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所述连杆机构适于与车辆上的侧门连接;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滑块组件在所述滑轨上进行运动,通过所述滑块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连杆机构朝靠近和远离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
[0005]可选地,所述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四连杆组件和运动连杆,所述四连杆组件中的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四连杆组件中的第三连杆适于连接车辆上的侧门;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四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接端铰接,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进行靠近和远离运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靠近和远离运动,带动所述四连杆组件朝远离和靠近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
[0006]可选地,所述四连杆组件包括顺次铰接形成闭环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呈平行式设置,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呈平行式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一同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
[0007]可选地,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四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
[0008]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
[0009]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伸缩杆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二端一同铰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0010]可选地,所述伸缩杆组包括伸缩杆筒和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筒内并能相对所述伸缩杆筒进行伸出和回缩运动的伸缩杆,其中,所述伸缩杆筒与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与设置在相应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伸缩杆组具有伸出状态和回缩状态,在伸出状态下,所述伸缩杆相对所述伸缩杆筒朝外侧伸出,带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点逐渐朝靠近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至到所述滑轨的垂直距离最短;在回缩状态下,所述伸缩杆相对所述伸缩杆筒的内部进行回缩运动,带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点逐渐朝远离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至到所述滑轨的垂直距离最长。
[0012]可选地,所述滑轨包括复式滑轨。
[0013]可选地,所述复式滑轨包括上滑轨部件和设置在所述上滑轨部件的下方的下滑轨部件,其中,所述上滑轨部件与所述下滑轨部件叠设为一体。
[0014]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门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槛上的上述所述的滑移门运动机构。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6]本申请通过增设该滑轨、滑块组件、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组件,当车辆上的侧门处于闭合状态时,连杆机构与滑轨之间形成的面积最小,此时,连杆机构到滑轨之间的距离最短,当需要打开车辆上的侧门时,该驱动组件开始运动,通过该驱动组件的运动,促使滑块组件在该滑轨上进行运动,通过滑块组件的运动,带动该连杆机构朝远离该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可见,本申请只需增设一根滑轨,即可实现侧门的打开和闭合,无需增设现有技术中的3根滑轨,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滑轨的数量,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使用三根轨道以至于对车型的限制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的情况,本申请的滑移门运动机构不再受限于整车造型的限制,仅需布置一根滑轨即可实现侧门的开闭,大大提高了滑移门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滑移门运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滑移门运动机构携带侧门处于打开的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滑移门运动机构携带侧门处于完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滑轨;10:滑块组件;20:连杆机构;11:上滑轨部件;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四连杆组件;41:第一连杆;411:第一连杆的第一端;412:第一连杆的第二端;42:第二连杆;421:第二连杆的第一端;422:第二连杆的第二端;43:第三连杆;431:第三连杆的第一端;432:第三连杆的第二端;44:第四连杆;441:第四连杆的第一端;442:第四连杆的第二端;200:侧门;5:运动连杆;51:运动连杆的第一端;52:运动连杆的第二端;6:驱动组件;61:伸缩组件;611:第一连接杆;612:第二连接杆;613:伸缩杆组;613a:伸缩杆筒;613b:伸缩杆;铰接点:a、b、c、d、e。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移门运动机构,应用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滑轨上;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所述连杆机构适于与车辆上的侧门连接;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滑块组件在所述滑轨上进行运动,通过所述滑块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连杆机构朝靠近和远离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四连杆组件和运动连杆,所述四连杆组件中的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四连杆组件中的第三连杆适于连接车辆上的侧门;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四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接端铰接,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进行靠近和远离运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靠近和远离运动,带动所述四连杆组件朝远离和靠近所述滑轨的方向进行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组件包括顺次铰接形成闭环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呈平行式设置,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呈平行式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一同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移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四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铰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