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功功率补偿
,具体涉及一种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现有的此类装置基本上是通过微电脑及接口元件,控制接触器或晶闸管阀来增减补偿电容器容量,以达到补偿无功功率,控制功率因数之目的,如中国专利局已公告的技术专利(专利号ZL92231732.1)由于该补偿器中的晶闸管都是在理论电流过零点之后用窄脉冲串进行触发导通的,也就是说在该时刻使晶闸管触发导通,而不产生冲击电流的先决条件是,应给补偿电容器予充电,使其上的电压予充至电网峰值电压,这样才能在理论电流过零点触发导通晶闸管而不产生冲击电流,因此该补偿器存在的缺点是补偿电容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且不可避免开机时出现电流冲击。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交流电压任意相位点投入补偿电容器,而不产生冲击电流,不产生火花,不影响是容器使用寿命,性能更为优越的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装置由采样控制器部分,检测触发器部份,补偿电容器投切控制元件,补偿电容器等组成,首先通过互感器把采样控制器中的采样电路和电网相接,采样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采样控制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有采样控制器,检测触发器,补偿电容器投切控制元件,补偿电容器;通过互感器把采样控制器与电网相接,其特征在于:由采样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进入由电阻R↓[1]、R↓[2]、R↓[3]、R↓[4]、R↓[5]、R↓[6]、R↓[7]、R↓[8]、R↓[9],二极管D↓[1]、D↓[2]、D↓[3]、D↓[4],三极管P↓[1]、N↓[1]、N↓[2]、N↓[3]、N↓[4]、N↓[5]以及光耦01相互连接组成的检测触发器,其中D↓[1]的负极、D↓[3]的正极、R↓[7]的一端、R↓[3]的一端、R↓[5]的一端、检测触发器直流工作电源正极、补偿电容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止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有采样控制器,检测触发器,补偿电容器投切控制元件,补偿电容器;通过互感器把采样控制器与电网相接,其特征在于由采样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进入由电阻R1、R2、R3、R4、R5、R6、R7、R8、R9,二极管D1、D2、D3、D4,三极管P1、N1、N2、N3、N4、N5以及光耦01相互连接组成的检测触发器,其中D1的负极、D3的正极、R7的一端、R3的一端、R5的一端、检测触发器直流工作电源正极、补偿电容器投切控制元件双向晶闸管T1的阴极相连,R7的另一端和N1的基极,光耦01的3端相连,R3的另一端和N2的基极、R6的一端相连,R6、的另一端和光耦输出端4、检测触发器直流工作电源负极相连,R5的另一端和N2的集电极相连,R9的一端和双向晶闸管T1阳极相连,另一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彰勉,张学晋,郭亚军,赵志英,胡野平,高俊宏,邵桓,
申请(专利权)人:高俊宏,邵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