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半导体换流技术实现的。电力系统无功电源装置,用于发生电容性及电感性无功功率,调节电力系统的无功潮流及电压。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轧钢机、电弧炉、电力机车、大型半导体换流设备等特殊负载。它们运行时吸收的带冲击性的无功功率和产生的谐波以及不对称电流注入电力网,严重地影响了电力网电压质量,可导致供电质量的降低以及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恶化。如调相机、电容器、电抗器已不能充分满足这种特殊负载所造成的动态无功补偿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一种采用强迫换向电路的可控硅无功电源装置,见中国的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18~24页。可控硅无功电源装置工作环节主要是使直流起动电容Cd充电至所需电压,使控制环节〔6〕开始工作,按规律把导通或关断脉冲加在相应的可控硅(SCR)上,使装置输出交流电压,调节控制环节〔6〕的输出脉冲,使装置经输出变压器〔3〕输出的交流电压大小及相位与电力系统母线〔1〕电压大小及相位相同,此时整个装置投入运行,运行后,经测量电路〔5〕测得的电力系统母线〔1〕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以及反映出来的无功功率的变化,改变了控制环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功补偿用的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有:用单只晶体管工作于开关状态的相敏检测电路;用继电器自身触点,电阻和二极管等元件组成先投先切的环行计数投切触点输出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半导体换流技术实现的,电力系统无功电源装置。包括有输出变压器〔3〕、测量电路〔5〕、控制环节〔6〕、无功发生电桥〔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输出变压器〔3〕与控制环节〔6〕之间连接的主电路无功发生电桥〔4〕采用GTO为主元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无功发生电桥〔4〕由六个相同的桥臂〔7〕组成三个同相支路(A、B、C)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桥臂〔7〕均采用GTO、续流二极管D、阻尼电路〔8〕并联连接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同GTO并联的续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秋声,蔡方英,龚颖臻,
申请(专利权)人:龚秋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