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048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石墨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安装在外防护罩内部的底座、X向移动装置、工作台、Y向移动装置、Z向移动装置和模块化铣头,工作台的滑槽内沿其轨迹滑动连接有通过环形导轨驱动的移动座,移动座通过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移动座顶部安装有回收立柱,工作台顶部设置有原料立柱和转向柱,原料立柱和回收立柱外侧壁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原料套筒和回收套筒,原料套筒外壁缠绕有黏膜,黏膜自由端经过转向柱转向后与回收套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料立柱、转向柱、回收套筒配合将黏膜环绕工作台一圈设置,黏膜可将石墨加工过程中飞溅出的细小粉尘吸附,从而大大提高对防护效果。对防护效果。对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加工
,具体为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石墨制品指在碳素材料初级制品(石墨碳棒、石墨砖)的基础上进行切削加工成型的各类零件、模具等。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在通用型龙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专用于石墨加工的高效率高稳定性机床设备,节能环保,性能优异。
[0003]该型式龙门复合加工中心最适合大型复杂石墨制品的加工。主轴头为模块化设计,可搭载直角铣头、延长铣头、万向铣头,用于加工各种特定角度的型面。工作台上可以搭载第四轴单元,用于回转体的加工。
[0004]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使用全封闭内外防护,集中除尘装置,粉尘回收率达到95%以上,大颗粒切屑通过高速排屑机输送到集屑箱中集中回收。
[0005]石墨模具进行加工时采用干式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石墨粉尘,粉尘易飞散、导电性强,防护不到位则对设备和环境有较大的损害。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龙门复合加工中心防护不到位石墨粉尘对设备有较大的损害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安装在外防护罩内部的底座、通过X向移动装置驱动的工作台、通过Y向移动装置和Z向移动装置驱动在龙门架上移动的模块化铣头,所述工作台顶部边缘开设有闭环结构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沿其轨迹滑动连接有通过环形导轨驱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通过旋转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移动座顶部安装有同轴的回收立柱,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原料立柱以及位于滑槽拐角处内侧的转向柱,所述原料立柱和回收立柱外侧壁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原料套筒和回收套筒,所述原料套筒外壁缠绕有黏膜,所述黏膜自由端经过转向柱转向后与回收套筒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回收立柱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回收套筒的夹紧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通过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连接在同轴的回收立柱内部的丝杆、以回收立柱轴线环形阵列的夹条,所述夹条在回收立柱上沿回收立柱径向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上下部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组滑块,所述夹条两端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分别与两组滑块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回收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块。
[0012]优选的,所述回收立柱和移动座之间安装有铰链。
[0013]优选的,所述铰链包括固定在移动座上的固定块、固定在回收立柱上的活动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活动块通过转轴在固定块的旋转槽内旋转,所述旋转槽用
于限制活动块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卡板移动的引导槽,所述卡板与伸缩装置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靠近外防护罩的安全门一侧边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卡板上安装有与定位板配合的定位开关。
[0015]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呈回转体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原料立柱位于闭环结构的滑槽内侧,所述转向柱外壁旋转连接有转套。
[0017]优选的,所述原料套筒和回收套筒结构相同。
[0018]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原料立柱、转向柱、回收套筒配合将黏膜环绕工作台一圈设置,黏膜可将石墨加工过程中飞溅出的细小粉尘吸附,从而大大提高对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外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台及其配合部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座和环形导轨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回收立柱及其配合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铰链半剖视图。
[0027]1、底座;10、原料立柱;11、原料套筒;111、黏膜;12、回收套筒;13、移动座;131、旋转动力装置;15、环形导轨;2、工作台;21、滑槽;3、龙门架;31、X向移动装置;32、Y向移动装置;33、Z向移动装置;34、模块化铣头;35、外防护罩;36、安全门;7、铰链;71、固定块;711、旋转槽;712、引导槽;72、活动块;73、转轴;74、卡板;75、伸缩装置;76、定位板;77、定位开关;8、转向柱;81、转套;9、回收立柱;91、丝杆;92、旋转电机;93、夹条;94、连杆;95、滑块;9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安装在外防护罩35内部的底座1、通过X向移动装置31驱动的工作台2、通过Y向移动装置32和Z向移动装置33驱动在龙门架3上移动的模块化铣头34,工作台2顶部边缘开设有闭环结构的滑槽21,滑槽21内沿其轨迹滑动连接有
通过环形导轨15驱动的移动座13,移动座13通过旋转动力装置131驱动旋转,移动座13顶部安装有同轴的回收立柱9,工作台2顶部设置有原料立柱10以及位于滑槽21拐角处内侧的转向柱8,原料立柱10和回收立柱9外侧壁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原料套筒11和回收套筒12,原料套筒11外壁缠绕有黏膜111,黏膜111自由端经过转向柱8转向后与回收套筒12连接。
[0030]进一步的,回收立柱9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回收套筒12的夹紧机构。
[0031]进一步的,夹紧机构包括通过旋转电机92驱动旋转连接在同轴的回收立柱9内部的丝杆91、以回收立柱9轴线环形阵列的夹条93,夹条93在回收立柱9上沿回收立柱9径向滑动配合,丝杆91上下部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组滑块95,夹条93两端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94分别与两组滑块95连接。
[0032]进一步的,回收立柱9的下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块96。
[0033]进一步的,回收立柱9和移动座3之间安装有铰链。
[0034]进一步的,铰链包括固定在移动座13上的固定块71、固定在回收立柱9上的活动块72,固定块71上开设有旋转槽711,活动块72通过转轴73在固定块71的旋转槽711内旋转,旋转槽711用于限制活动块72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固定块71上开设有供卡板74移动的引导槽712,卡板7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安装在外防护罩(35)内部的底座(1)、通过X向移动装置(31)驱动的工作台(2)、通过Y向移动装置(32)和Z向移动装置(33)驱动在龙门架(3)上移动的模块化铣头(3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顶部边缘开设有闭环结构的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沿其轨迹滑动连接有通过环形导轨(15)驱动的移动座(13),所述移动座(13)通过旋转动力装置(131)驱动旋转,所述移动座(13)顶部安装有同轴的回收立柱(9),所述工作台(2)顶部设置有原料立柱(10)以及位于滑槽(21)拐角处内侧的转向柱(8),所述原料立柱(10)和回收立柱(9)外侧壁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原料套筒(11)和回收套筒(12),所述原料套筒(11)外壁缠绕有黏膜(111),所述黏膜(111)自由端经过转向柱(8)转向后与回收套筒(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立柱(9)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回收套筒(12)的夹紧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专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通过旋转电机(92)驱动旋转连接在同轴的回收立柱(9)内部的丝杆(91)、以回收立柱(9)轴线环形阵列的夹条(93),所述夹条(93)在回收立柱(9)上沿回收立柱(9)径向滑动配合,所述丝杆(91)上下部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两组滑块(95),所述夹条(93)两端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杆(94)分别与两组滑块(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春泉叶方勤佘佳晟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