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一开关箝位型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直流
‑
交流变换
,尤其涉及一种十一开关箝位型三相光逆变器拓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能源消耗和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太阳能的优势不断凸显。光伏发电作为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形式更是被重点关注。在2021年的《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预估太阳能发电在清洁能源建设的占比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而光伏发电占太阳能发电的百分之九十七以上。伴随着光伏发电的发展,传统光伏逆变器配备的变压器所带来的高损耗、高成本、大体积的问题亟需解决,故去除变压器的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应运而生。虽然解决了上述缺点,但是去除了变压器导致光伏板和输出侧之间失去了电气隔离,光伏板、光伏板和大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大地和电网共同构成了一个回路,共模电压作用在这个回路上,产生了漏电流,形成了电磁干扰,影响输出电源质量,影响设备和人员安全。因此,德国的VDE
‑
0126
‑1‑
1标准规定了逆变器的漏电流的范围。
[00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一开关箝位型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PV)、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续流电路、箝位电路、三相输出LC滤波电路和三相负载,所述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包括A相上桥臂开关管(S1)、A相下桥臂开关管(S4)、B相上桥臂开关管(S3)、B相下桥臂开关管(S6)、C相上桥臂开关管(S5)和C相下桥臂开关管(S2);续流电路包括A相续流开关管(S7)、AB相间续流二极管(D1)、B相续流开关管(S8)、BC相间续流二极管(D2)、C相续流开关管(S9)、CA相间续流二极管(D3);箝位电路包括第一直流分压电容(C
dc1
)、第二直流分压电容(C
dc2
)、第一箝位开关管(S
10
)、第二箝位开关管(S
11
);所述续流电路的A相续流开关管(S7)的漏极与CA相间续流二极管(D3)的负极、A相上桥臂开关管(S1)的源极相连,A相续流开关管(S7)的源极与AB相间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A相下桥臂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B相续流开关管(S8)的漏极与AB相间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B相上桥臂开关管(S3)的源极相连,B相续流开关管(S8)的源极与BC相间续流二极管(D2)的正极、B相下桥臂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C相续流开关管(S9)的漏极与BC相间续流二极管(D2)的负极、C相上桥臂开关管(S5)的源极相连,C相续流开关管(S9)的源极与CA相间续流二极管(D3)的正极、C相下桥臂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所述箝位电路第一直流分压电容(C
dc1
)的正极与光伏电池(PV)的正极、A相上桥臂开关管(S1)的漏极、B相上桥臂开关管(S3)的漏极、C相上桥臂开关管(S5)的漏极相连;第一直流分压电容(C
dc1
)的负极与第二直流分压电容(C
dc2
)的正极、第一箝位开关管(S
10
)的源极相连;第二直流分压电容(C
dc2
)的负极与光伏电池(PV)的负极、A相下桥臂开关管(S4)的源极、B相下桥臂开关管(S6)的源极、C相下桥臂开关管(S2)的源极相连;第一箝位开关管(S
10
)的漏极与第二箝位开关管(S
11
)的漏极相连;第二箝位开关管(S
11
)的源极与A相续流开关管(S7)的源极、AB相间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A相下桥臂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开关箝位型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输出LC滤波电路包括A相滤波电感(L
a
)、B相滤波电感(L
b
)、C相滤波电感(L
c
)、A相滤波电容(C
fa
)、B相滤波电容(C
fb
)和C相滤波电容(C
f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开关箝位型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负载包括A相负载(R
a
)、B相负载(R
b
)和C相负载(R
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一开关箝位型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滤波电感(L
a
)的一端与A相续流开关管(S7)的源极、AB相间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箝位开关管(S
11
)的源极、A相下桥臂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于点A,所述B相滤波电感(L
b
)的一端与B相续流开关管(S8)的源极、BC相间续流二极管(D2)的正极、B相下桥臂开关管(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