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45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第一静触头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呈四边形间隔分布,且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在四边形中的一个对角相对布置,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在四边形中的另一个对角相对布置,动触头组件包括承载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承载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二静触头组件之间,以使动触头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且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在第二状态,第一动触头与第四静触头接触且第二动触头与第三静触头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触器,可以实现多个回路的互锁。锁。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同用户对汽车的功能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新能源汽车高压用电器也随着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接触器作为重要的高压配电元器件,在控制高压用电器回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对于有互锁需求的特殊回路比如升压DC

DC回路,相关技术中,实现升压DC

DC回路的互锁功能主要是通过设置两个车用高压接触器分别控制两个回路来实现。
[0003]然而,上述方案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需要采用两个车用高压接触器,元器件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布置空间的集成设置;2、需要采用两个低压控制回路分别驱动接触器的通断,控制逻辑较繁琐,失效概率较大;3、单个车用高压接触器的价格较贵、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可以控制多个回路的通断,且可以实现单一回路的导通,从而实现多个回路的互锁,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第一静触头组件(2a)和第二静触头组件(2b),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2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2b)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2a)包括第一静触头(21)和第二静触头(22),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2b)包括第三静触头(23)和第四静触头(24),所述第一静触头(21)、所述第二静触头(22)、所述第三静触头(23)和所述第四静触头(24)呈四边形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静触头(21)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2)在所述四边形中的一个对角相对布置,所述第三静触头(23)和所述第四静触头(24)在所述四边形中的另一个对角相对布置;动触头组件(3),所述动触头组件(3)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包括承载件(31)、第一动触头(32)和第二动触头(33),所述承载件(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静触头组件(2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组件(2b)之间,以使所述动触头组件(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动触头(32)与所述第一静触头(21)接触且所述第二动触头(33)与所述第二静触头(22)接触,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动触头(32)与所述第四静触头(24)接触且所述第二动触头(33)与所述第三静触头(2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还具有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一动触头(32)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3)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21)、所述第二静触头(22)、所述第三静触头(23)和所述第四静触头(24)均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固设于所述壳体(1),且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31)相对所述壳体(1)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盖(12)和下壳(11),所述上盖(12)和所述下壳(11)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并限定出第一空间(10),所述第一空间(10)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的上部空间(10a)和下部空间(10b),所述第一静触头(21)和所述第三静触头(23)均设于所述上部空间(10a),所述第二静触头(22)和所述第四静触头(24)均设于所述下部空间(10b),所述承载件(3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设于所述第一空间(10)内,且与所述上盖(12)共同限定出第二空间(5a),所述第一静触头(21)和所述第三静触头(23)固设于所述上盖(12)且伸入所述第二空间(5a),所述第二静触头(22)和所述第四静触头(24)固设于所述防护罩(5)且伸入所述第二空间(5a),所述承载件(31)设于所述第二空间(5a)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1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佳荣刘擎张文豪胡慧忠张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