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44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频电源谐波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工厂中频电源自动投切滤波装置。一种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包括自动投切及保护装置和滤波回路,其中滤波回路由三角形连接支路组成,三角形内每条支路按照下述方法连接,电抗器和电容器串接,两组上述串接的电路并联并且和显示灯并联,该并联支路与晶闸管和快速熔断器串接组成;三条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A、B、C三相400V母线相连接,与A、B连接的支路还通过开关与自动投切控制器相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设备可以得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使用以自动投切控制器、晶闸管为核心的自动投切滤波装置控制投切,大大提高投切次数,而且可以实现电压过零投入、电流过零切除和快速投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投切滤波装置
本新型属于中频电源谐波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工厂 中频电源自动投切滤波装置。技术背景离心工厂经常采用65kW中频电源作为设备的供电电源,而 65kW中频电源在离心工厂运行中将产生高次谐波,影响电网质量。 因此,在工厂运行中应当对65kW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进行滤波。 目前应用的滤波装置是具有手动控制接触器的无源投切滤波装置。这 种手动的投切滤波装置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需指派专人跟踪操 作,同时,手动操作采用交流接触器,投切次数有限,触头极易烧坏。 另外,不可能做到电压过零投入和电流过零切除,电容器冲击涌流大, 操作过电压大,不可能做到实时快速投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手工的投切滤波装置需指派 专人跟踪操作,同时,手动操作采用交流接触器,投切次数有限,触 头极易烧坏。另外,传统技术无法做到电压过零投入和电流过零切除, 电容器冲击涌流大,操作过电压大,无法实时快速投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包括自动投切及 保护装置和滤波回路,自动投切及保护装置包括按照常规连接入电路 的自动投切控制器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三角形连接支 路组成的滤波回路,三角形内每条支路按照下述方法连接,电抗器和 电容器串接,两组上述串接的电路并联并且和显示灯并联,该并联支 路与晶闸管和快速熔断器串接组成;三条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A、 B、C三相400V母线相连接,与A、 B连接的支路还通过开关与自动投 切控制器相连接。如上所述的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400V母线还分别通过氧化锌避雷器与地线相连接。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设备可以得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使用 以自动投切控制器、晶闸管为核心的自动投切滤波装置控制投切,大 大提高投切次数,而且可以实现电压过零投入、电流过零切除和快速 投切。附图说明附图为自动投切滤波装置连线原理图 图中l.自动投切控制器,2.保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包括自动投切及保护装置和滤波 回路两部分。自动投切及保护装置包括自动投切控制器1和保护装置 2,自动投切控制器1通过控制晶闸管通断实现滤波器组的无触点自 动投切保护装置2是以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来实现各种保护功能。 自动投切控制器1选用的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电子公司的产 品,型号为FS-3;保护装置2选用的也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 电子公司的产品,型号为FP-2。自动投切控制器l的两个Ic引脚均 与C相母线连接,Ua和Ub引脚分别通过开关与A相和B相母线相 连接,Un引脚与N相总线相连接,Up引脚与A相总线相连接,GND 引脚与地线相连接。保护装置2的Up引脚与自动投切控制器1的 Up引脚相连接,Un引脚与N相总线相连接。滤波回路由三条支路 组成,每条支路按照以下方式连接首先电抗器和电容器串接,两组 上述串接的电路并联并且和显示灯并联,该并联支路与晶闸管和快速 熔断器串接组成。三条支路为三角形连接,即第一条支路的输入端与 第二条支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条支路的输入端与第三条支路的输 出端相连接。三条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A、 B、 C三相400V母线相 连接,与A、 B连接的支路还通过开关与自动投切控制器1相连接。另外400V母线还分别通过氧化锌避雷器与地线相连接。为了监控滤 波回路的电压还可以在与A、 B、 C三相400V母线相连接的支路上 连接电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包括滤波回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接入自动投切控制器(1)和保护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包括滤波回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接入自动投切控制器(1)和保护装置(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投切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波 回路由三角形连接支路组成,三角形内每条支路按照下述方法连接, 电抗器和电容器串接,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藕新兰勇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