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25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外框体和两组过滤板,所述外框体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两组过滤板,其中两组过滤板将外框体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污水分离池和两个对称式的沉淀池;还包括有两组曝气机构,两组所述曝气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过滤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两组过滤板将外框体内分为污泥分离池和两个沉淀池,污泥分离池可对污泥进行初级的泥水处理,经过过滤网将大颗粒的污泥杂质进行隔离,进入到两组沉淀池后的水源进行二次处理,即沉淀处理,沉淀后最后通过溢流管排出,采用上述设置,实现污水的两次处理,从而能够保证污水处理更加彻底,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目前沉淀池常常用在污水的分离作用中。但是由于现有的污水处理用的沉淀池在使用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沉淀池结构单一,沉淀效果不佳,一般存在着泥水处理不够彻底等缺陷,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包括:外框体和两组过滤板,所述外框体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两组过滤板,其中两组过滤板将外框体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污水分离池和两个对称式的沉淀池;还包括有两组曝气机构,两组所述曝气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过滤板上,两组所述过滤板均呈倾斜状设置,且过滤板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污水分离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两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外框体的两侧壁偏上位置处均安装有溢流管。
[0005]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均设置有斜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口的内部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水口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塞子,所述溢流管的内部设有第二控制阀。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过滤板组成锥形状结构,两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均为锥形状结构。锥形状便于污泥的收集和排料。
[0008]优选的,所述曝气机构包含有曝气管和曝气器,所述曝气管安装在过滤板上,其中曝气管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曝气口,所述曝气管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通到相应的曝气器上。通过在曝气口上设置滤网,可防止污泥进入,用来阻隔污泥。
[0009]优选的,所述曝气器安装在外框体的顶部,所述曝气口上设置有滤网。通过在曝气口上设置滤网,可防止污泥进入,用来阻隔污泥。
[00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首先,通过两组过滤板将外框体内分为污泥分离池和两个沉淀池,污泥分离池可对污泥进行初级的泥水处理,经过
过滤网将大颗粒的污泥杂质进行隔离,进入到两组沉淀池后的水源进行二次处理,即沉淀处理,沉淀后最后通过溢流管排出,采用上述设置,实现污水的两次处理,从而能够保证污水处理更加彻底,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其次,通过在过滤板上安装有曝气机构,曝气器和曝气管的配合可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防止部分污泥堵在过滤网造成污水不易排出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本装置污水的处理质量,本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外框体;2、过滤板;3、污泥分离池;4、沉淀池;5、斜板;6、第一排水口;7、第一控制阀;8、第二排水口;9、塞子;10、曝气管;101、曝气口;102、连接管;11、曝气器;12、溢流管;13、第二控制阀;1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1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包括:外框体1和两组过滤板2,外框体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两组过滤板2,其中两组过滤板2将外框体1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污水分离池3和两个对称式的沉淀池4;还包括有两组曝气机构,两组曝气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过滤板2上,两组过滤板2均呈倾斜状设置,且过滤板2上设置有过滤网14;污水分离池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8,两组沉淀池4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排水口6,外框体1的两侧壁偏上位置处均安装有溢流管12。
[0018]如图1所示,沉淀池4的内部均设置有斜板5,斜板5用来辅助清水和污泥的分离。
[0019]如图1所示,第一排水口6的内部设有第一控制阀7,第一控制阀7用来控制污泥的排出,第二排水口8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塞子9,塞子9用来控制污泥的排水,溢流管12的内部设有第二控制阀13,第二控制阀13用来控制清水的排出。
[0020]如图2所示,两组过滤板2组成锥形状结构,两组沉淀池4的底部均为锥形状结构。锥形状便于污泥的收集和排料。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曝气机构包含有曝气管10和曝气器11,曝气管10安装在过滤板2上,其中曝气管10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曝气口101,曝气管10的顶部通过连接管102连通到相应的曝气器11上,曝气器11将空气通过连接管102通入到曝气管10内,然后从曝气管10上的曝气口101排出,从而作用到污泥分离池3内的污水或者污泥上,起到曝气的效果。曝气器11安装在外框体1的顶部,曝气口101上设置有滤网,通过在曝气口101上设置滤网,可防止污泥进入,用来阻隔污泥。
[0022]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首先将污水从污泥分离池3的上方倒入,随后通过污泥分离池3进行污水的初级处理;即落入到污
泥分离池3内的污水,会通过过滤网14进行过滤处理,过滤网14将大颗粒的污泥或者杂质进行拦截,将其拦截在污泥分离池3内,没有被拦截的污水直接通过过滤网14进入到沉淀池4内进行二级处理;
[0023]此时落在污泥分离池3内的污泥如果粘在过滤网14,造成过滤网14的堵塞,此时用户可通过曝气机构进行曝气处理,即通过曝气器11将空气通过曝气口101排出,从而对污泥进行曝气处理,防止污泥造成过滤网14的堵塞,影响污水的排出;待污水处理结束后,可将塞子9取出,将污泥倒出即可;
[0024]当污水进入到沉淀池4内的时候,斜板5可辅助污泥和水进行分离,经过沉淀后,污泥由于自身重力落入到沉淀池4的底部,清水位于上层,直至从溢流管12排出即可,沉淀结束后,将污泥从第一排水口6排出即可;由图1所示,溢流管12设有上下两组,用户可根据水流的高度和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体(1)和两组过滤板(2),所述外框体(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两组过滤板(2),其中两组过滤板(2)将外框体(1)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污水分离池(3)和两个对称式的沉淀池(4);还包括有两组曝气机构,两组所述曝气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组过滤板(2)上,两组所述过滤板(2)均呈倾斜状设置,且过滤板(2)上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污水分离池(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8),两组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排水口(6),所述外框体(1)的两侧壁偏上位置处均安装有溢流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的内部均设置有斜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展昭侯展飞单孟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若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